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

男女之間的感情就是這麼變幻莫測。

愛情往往從異性之間的友誼裏誕生,但當戀人沒得做,想回歸友誼是不可能的。

場 景 模 擬

任聲:嗨,我想跟說個事,做我女朋友吧。

女生:咦?什麼,我以為我們只是純潔的朋友關係呢,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再見!

1.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需要在人與人的認識與交往中產生。

純潔的友誼分兩種:

一是兩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產生愛意;

二是兩人斬斷了愛的情愫之後,完全回歸到友情。

雞湯哥說,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可能的。

2.

先看第一種,男女之間為什麼不會有純潔的友誼?原因是:

在相處中,雙方投入的時間資源和腦力資源,決定了異性之間必然萌發愛情的期望。

兩個人相處的時間越多,見面的次數越多,互相喜歡的程度越大,感情越深。

有人問,為什麼不能只是友情加深呢?

不能。

如果,兩人完全沒有愛情的可能性,感情不可能發生質變,比如兩個直男,時間不可能轉變兩人的性取向。

但是,時間天然就是愛情最好的培養皿,因為直男和直女存在愛情的可能性,時間就會像槓桿一樣不斷地放大這種可能性,會讓感情產生質的變化。

時間撬動友誼與愛情產生的作用力不同。原因是:

友誼的發展沒有長期目標,但愛情有。

不管你跟好哥們關係怎麼好,你們對彼此的感情也沒有長期計劃,每次交往都只是基於眼下需求,比如一起看球、打遊戲。

但愛情天然就有長期目標,比如從牽手到結婚,時間會讓兩人的關係發生質變。

現實中,你不會設想自己跟只見一面的人結婚;

但肯定考慮過,身邊長期來往的異性,哪個最適合作為結婚對象。

3.

愛情的基礎就是時間。

所以,即便一開始的男女沒有互相傾慕,當時間越久,實現長期目標就越容易,達成愛情的可能性越大。

當然,沒有長期目標的兩性關係,屬於短暫的慾望,不屬於愛情。

你投入的腦力也會影響你的感情決策。

因為在交往中,要實現良好的互動,需要揣測對方的心意,並據此來思考自己如何應對,這就是在花費腦力。

但是,同性間交往與異性間交往所消耗的腦力大大不同。比如:

直男相處,雙方的心理、言行都相差不多,容易傳遞信息和達成理解,幾乎可以不用動腦。

異性相處,性別差異天然地決定了思考模式不同,雙方難以互相理解。

比如男性說午飯喫得不好,一般是菜不合口味;

女性說沒喫好,可能是空調太冷、心情不好、最近減肥等。

所以,異性之間需要耗費更多的腦力才能達成「善解人意」。

4.

腦力活動有兩個影響:

因為不知道對方的想法,所以會產生多餘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說出來的話不一定代表內心想法。

所以,男女都沒辦法確定「對方到底想要什麼」。在你揣測對方心意的時候,容易產生誤解,而你的想法也會複雜多變。感情的複雜性最終會導致感情的不純粹。

因為不熟悉對方的特質,所以會過分關注某一面。

直男之間,比如對方打籃球很厲害,你一般不會為此沉醉。

但是,異性之間,如果對方有很優秀的技能,由於神祕和陌生,你更容易為此產生好感。

過度的關注,會給愛情可乘之機。

5.

所以,基於生物本能的腦力思考,異性交往一定會考慮愛情的可能性,而時間會無限放大這種可能性,讓兩人萌生愛意。

有人說,這種萌芽很容易被現實條件扼殺。

所以,兩人不能退回到完全的友情嗎?

不能。

簡單說,人與人的相處模式必然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因為這樣的互動方式是可持續的,否則就接不住對方拋來的球。

可如果A仍保有愛情的期望,B卻不這樣想,那麼B會陷入兩難境地:

或者直接讓A失望,

或者隱瞞真實想法而讓A誤解。

這兩種要麼讓感情破裂,要麼讓感情變得虛假、不純潔。

如果A和B都願意放棄對愛情的期望呢?

我們知道,轉變情緒需要一個過程。比如,你喜歡的一個玩具,家長不給你買,你要讓自己接受現實,把情緒由「憧憬」轉變為「淡定」。

你不是機器人,不可能瞬間變過來。

當期望越高,接受失望所需要的冷卻期就越長。熱情與失望隨著時間流逝而散去,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睡眠效應」。

顯然,異性的感情越深,退回純友誼需要的時間越久。

雞湯哥總結一下:異性交往必然投入時間和腦力,兩種資源合力產生愛情;

而時間越久、愛情的期望越高,破滅後越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回歸友情。

即便回歸後,這種友情也是附帶條件的,即雙方要達成一種默契:

在言行與思想上,不做可能產生愛情的溝通與解讀。

6.

一個心理學實驗你也可以做:不要讓自己想像房間裏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

顯然,當你控制自己不想的時候,你就已經在想了。

同樣的道理,當想用條件把交往限定在一個框架內的時候,友誼就已經不純潔了。

這個困擾人類千百年的問題,顯然不是一篇文章可以給你答案的。

那麼,對於男女之間的純潔友誼,你覺得存在嗎?

我的簡書:男女之間為什麼沒有純潔的友誼?《轉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