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以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吗?

这句话放在学历史这件事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最近,我看了一本我司的新书《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看的过程中,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居然是这样”!

了解那些所谓的历史大事件,并不一定非要怀着沉重的心情。相反,历史中的趣闻、偶然和巧合,轻松有趣得就像和朋友一起喝酒时的聊天。

今天,我就准备了4个历史上的“反转时刻”,它们既是冷知识,也是影响了大历史的小事情,总之,你会从中get到一丝趣味。

现在,你准备好接受“反转”了吗?


  维京海盗:我们其实是商人 

我们提到维京人,第一反应就是维京海盗。的确,在8世纪到12世纪的欧洲海域,维京人来势汹汹地四处掠夺。

开着又窄又长的维京长船的维京人,其实也是做生意的商人。根据记载,西欧、拜占庭帝国到伊斯兰世界的商人,都和维京人进行过交易。

我们以为的只在海上漂流的维京海盗,其实还十分“脚踏实地”。

△ 影视剧中的维京人形象丨《维京传奇》

10世纪的维京人罗洛率军征服了诺曼底,罗洛族人中的一支后来还成了诺曼底公爵;瑞典的维京人在俄罗斯建立过诺夫哥罗德公国;在加拿大纽芬兰岛的遗迹中有维京人的纺车;甚至维京人达到西印度群岛比哥伦布还早了500年……

这么看,维京人绝对有称霸欧洲的潜质。然而他们更爱金钱,对统治地区根本没有兴趣,在每个地方都是赚足了就撤。

至于维京人的海盗形象,是因为交易和掠夺有时候很难区分,当买家和卖家对价格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武力值更高的维京人经常强买强卖,自然就有了掠夺者的称号。


  哈雷彗星:别看了,买保险吗? 

我们现在最烦接到的骚扰电话,大概就是卖保险的。而在历史航,真正给人寿保险定出了计算保险费的明确根据的,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 · 哈雷——对,就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

17世纪下半叶,英国已经出现了人寿保险公司,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推算城市中人口的死亡情况。所以卖保险是一件没什么说服力的事儿,毕竟你追着人家说他可能会意外身亡,不挨揍都算万幸。

△ 为人寿保险事业做出贡献的哈雷

title是天文学家的哈雷编制了一个“生命表”,有了这个表,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某个群体的人口、年龄、死亡人数等数据,推算出死亡率和平均剩余寿命。

这份生命表,让人们意识到,看似孤立且毫无规律的个人的死亡,放在群体中其实有一定规律。有了某一个地区的人口、居民构成和人均死亡年龄等,就能让保险公司推算出一个人大概能活多少年,以方便卖保险。


  欧洲人为了吃糖,开始奴隶贸易 

还记得上周末,我们推送了一篇深读,讲了人类自古以来对糖的痴迷,14-17世纪忙于地理大发现的欧洲人也无法抗拒这种甜蜜。

甘蔗中提取出的砂糖,让欧洲人的饮食发生了改变。17世纪,对当时还处于贫穷边缘的欧洲人来说,砂糖成了热量的主要来源,它让欧洲人的体格更加强壮,体力增强,也活得更久。

所以当欧洲人发现了砂糖的重要性后,自然也意识到了种甘蔗是一件很有利可图的事情,他们就开始寻找大量种甘蔗、榨甘蔗的土地和人。

在地理大发现中占据先机的葡萄牙人,最早在殖民地大规模种植甘蔗,开始有大量的奴隶从西非被运往巴西(葡萄牙当时的殖民地)。在16-19世纪,葡萄牙向巴西运输奴隶约585万人。

这个因为种甘蔗而产生的奴隶贸易,在一些日本历史学家口中,被称为“砂糖革命”。后来这种奴隶贸易的生产模式,在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西印度群岛上也被使用。


  耶稣会:想传教,先卖枪 

如果去问今天的日本人,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很多日本人都回回答:我是无神论者。

而这样的无神论源头,来自被誉为日本战国三杰的织田信长。因为一生致力于结束日本战国乱世的织田信长,就是一个无神论者。

△ 织田信长

然而在历史记载里,他接待过基督教的耶稣会亚洲总管瓦里格纳诺,还允许耶稣会在日本安土城设立神学院。

所以他是一个说谎的人吗?当时,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们(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大封建主)都很想得到葡萄牙船只运来的军需品,而耶稣会就是那个赚差价的中间商。耶稣会把炮火、硝石和弹药等卖给日本武将,从而得到传教的许可。

在这个贸易中,耶稣会在织田信长等人的眼中,更像是一个供应欧洲武器的军火商。

耶稣会赚差价的同时,也不忘本职,的确有来买军火的日本人皈依了基督教。比如九州大名大友宗麟,不但接受了洗礼,还想在九州建立基督教王国。更有甚者,第一个皈依宗教的大名大村纯忠,把自己的领地长崎献给了耶稣会。

后来,随着日本军事实力的增强,耶稣会想靠军火商“马甲”继续在日本传教的套路,就行不通了。


今天讲述的所有历史故事和冷知识,都来自未读 · 思想家新鲜出品的《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

[日] 玉木俊明 | 著

凌文桦  | 译

2019年4月 未读 · 思想家 出品

点击书封可直接购买

作者玉木俊明是一名经济学教授,他开始写书的契机,是因为编辑的这样一句鼓励:“你知道到吗?所谓历史呀,就是在居酒屋里一边喝酒一边讲给别人,让别人听了陷入沉思的故事。”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抽象而庞杂的历史,有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史。从亚历山大大帝到织田信长,从晕船的航海家到影响着亚欧市场的小小棉花……

更吸引人的一点,是这本书中有很多对惯有认知的反思,就比如前面讲的这些历史故事。大英帝国因为借钱而兴盛?“保持中立”等于“反对战争”吗?印刷术影响了我们今天的商业规则?经济学教授用他的视野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有一次逃脱出“我以为”经验的历史体验。

3000年的世界史,汇聚在12次蝴蝶效应里,再变成居酒屋里喝酒时的谈天,我想,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互动话题 

你知道什么“有反转”的历史冷知识吗?


📖

编辑 = Cellur

图片来源 = GIPHY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点这里带走“不为人知”的世界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