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兒保,每個媽媽都不陌生,但是要問兒保具體有什麼用,爲什麼要做兒保,估計很多媽媽回答不上來。

每次帶着寶寶去醫院做兒保,見醫生只是簡單地給寶寶量量體重,測測身高和頭圍,全程不到5分鐘就完事了,似乎沒多大意義。

有的媽媽甚至覺得,只要孩子能喫能睡,身體健康,去不去做兒保都無所謂,對孩子的影響不大。

Mommy想說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兒保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卻至關重要。

0-3歲是寶寶成長髮育的關鍵期,定期做兒保能監測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醫生也能根據此提出具有針對性地養育指導,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所以醫生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在滿月、2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週歲時需要各做一次兒保,滿週歲以後每半年做一次,3歲以後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直到青春期。

兒保可不只是簡簡單單地給寶寶量個體重,測個身高,它的意義在於:

發育評估

0-3歲是寶寶生長髮育的一個關鍵期, 此時寶寶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如果此時寶寶身心發育不健康的話,會對以後的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

因此每次去醫院做兒保的時候,醫生都會先給寶寶量一下體重,測一下身高,量一量頭圍。然後再根據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繪製生長曲線,瞭解孩子的生長水平、生長趨勢及勻稱度,評估孩子的發育是否處於正常水平,及時對低體重、肥胖等不正常發育進行診治。

除了體格的檢測之外,做兒保時醫生還會對孩子的運動、行爲、心理、社交、情緒等做出相應的評估,確保孩子身心健康。

篩查健康隱患

專業的兒保醫生,不僅能從各項檢測結果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更能篩查出一些健康隱患,例如通過血液檢查篩查孩子是否存在貧血的情況,通過微量元素的檢測可以篩查孩子是否存在缺鈣缺鋅的情況。

兒保醫生還會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爲,來判斷寶寶是否存在腦癱、發育遲緩等問題。

這些健康隱患,是新手爸媽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如果錯過了最佳的診療期,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

養育指導

雖然現在很多父母在懷孕的時候已經做了很多育兒功課,但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依然會遇到很多的困惑,例如:

孩子頭髮又稀又黃,是不是真的缺鈣?

最近孩子晚上睡覺,總是頻繁夜醒,是病了還是到了猛長期?

孩子不愛喫飯,是真的不餓還是由於缺鋅導致的胃口不佳?

這些育兒難題困擾着很多的父母,給新手爸媽育兒帶來不小的難度。而這些問題就可以在做兒保的過程中諮詢兒保醫生,兒保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餵養建議,幫助新手爸媽解決育兒難題。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保醫生會給新手父母不同的餵養指導,例如睡眠訓練指導、排便指導、輔食指導,讓新手父母能儘快掌握育兒技巧。

兒保真的不只是簡簡單單地量體重、測身高,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爸爸媽媽們,爲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按時帶寶寶去做兒保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