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一輩子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他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的重要著作。

亞當·斯密出生於18世紀末的英國,那個時候,英國完成工業革命不久,雖然大城市裡已經有了機器生產,但農村還是以手工業為主。機器革命帶來的變化是大工廠的建立,其帶來的變化是國家政策也必須改變,稅收也要改變等等。但是國家應該怎麼管制呢?

這時候,國家也沒有經驗。而且,人們都開始逐漸向經濟看齊,很多人為此感到憂心,覺得這些人都是利己主義的人,極度自私。

由此,亞當·斯密寫了《道德情操論》,其用意是告訴人們,利己主義和自私不一樣。這些人雖然是為了自己賺錢,但這樣同樣可以推動社會發展,讓全民跟著富有,這個很像後來我們所說的「先富帶動後富裕,共創富裕路」的這個感覺。

亞當·斯密的用意就是為了大工業發展掃清人么意識上的障礙。

此後,在1776年的時候出版了《國富論》其全標題是《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其論說的就是工業革命之後,國家經濟的走向。他提出了「看不見的手」,他認為國家要做一個守夜人,不要老是管控國家的經濟。商人雖然是自私的,但是他們的這種自私可以給老百姓帶來財富,不必擔心。國家這是做一個守夜人,保證國家的和平安定,讓大家發展自己的企業就好。

這一觀點改變了國家管控經濟的模式,也由國家的經濟從中世紀的封建模式向資本主義轉變。可惜,斯密後來的這個觀點也遭到了挑戰,就是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人們突然發現,國家不管經濟是容易出問題的,因此凱恩斯提出了「看得見的手」,認為國家應該干預經濟。

現在很多關於經濟的爭論,一般也都逃脫不掉這兩套思想體系。


亞當斯密對政治經濟學影響巨大,尤其是他在成名作「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的一些觀點,至今仍然影響著現代人和企業的經濟行為(首創GDP概念)。其在書中的關鍵詞可以概括如下:1 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個人自私有助於並決定著整個社會福利。 2 分工:每個人都專門從事他最有優勢的產品的生產,彼此交換,對每個人都有益。 3 自由放任(Laissez-faire):賺錢的唯一方法是自願的交易行為。 4 政府職責:政府應當減少對經濟的干預,因為他們缺少管理的知識體系,也缺乏動機。 5 公眾教育:公眾教育程度愈高,受教育者愈多,越有公正判斷的能力。

「國富論」寫於1776年,Smith還有一本出版於1759年的「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鮮為人知的是,這本書為「國富論」提供了道德上的、哲學上的、心理學層面的以及方法論上的基石。總體來說,斯密寫這本書受到了很多來自他導師的影響(格拉斯哥大學的Francis Hutcheson),他導師把道德哲學分為四部分:倫理和德行、私權和天性自由、家庭權利、國家和個體權利。就內容來說,「道德情操論」詳細探索了人類的道德狀況,指出自私和同情心一樣皆是人的本性,我尤其認同其中「人類生活的不幸和混亂,主要原因在於高估了一種境況和另一種境況之間的差別。」的觀點。


看不見的手。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應該翻譯成「人道倫理情操論」;「道德情操論」是我國學者,將人道相對性的「Moral--倫理」翻譯成絕對性的「道德」。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西方哲學是沒有絕對性的「道德」觀。道德,是中國古哲人在《道的形而上學》的學說中,是由老子、孔子解釋道生化萬物,存在絕對性的「陰陽行為原則」,即「道」的「行為原則」或「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稱之為「道德」或「道之德」。西方哲學,由於無法解釋「上帝」及「上帝的行為原則」,所以「Moral」,其本義是人道的、相對性的倫理道德,或人道倫理,而不應該翻譯成絕對性的「道德」

由於西方哲學無法回答「上帝」與「上帝的行為原則」是什麼,這第一哲學命題統攝一切學術的基本問題。因此,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人道倫理情操論」學說沒有絕對性真理作為標準,只是人道中相對性的學說。這也為什麼說,西方哲學或倫理學說是沒有絕對性「道德」觀的學說。如,道德普遍原則或道德行為準則,西方哲學或倫理學是無法回答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