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法實施一年了,我到監委工作也已滿一年。

  回想2018年1月19日,從檢察機關轉隸後的我第一次來到市紀委監委,看着會議室裏陌生卻充滿和善的面孔,聽到市紀委書記宣讀人員融合方案,得知自己被分配到了案件監督管理室,一顆忐忑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

  在室主任的安排下,我主要負責談話室管理工作。市監委成立後,根據上級紀委監委要求,市紀委監委設立了專門的談話室。

  本以爲這些談話室可能跟檢察院的辦案區一樣,只有特定的人羣才能進入,沒想到幾天之後,談話室迎來了第一批“客人”改變了我先入爲主的印象。

  這名談話對象是某單位的一把手,候談室裏,他故作輕鬆的表情背後,我能感覺到他的緊張與不安。在與工作人員辦完了談話手續後,他走進了談話室。

  在檢察機關工作這些年,我見識過公安機關審訊的“雷霆之勢”,也親身經歷過檢察機關訊問的“紅臉白臉”,唯獨沒有見識過紀檢監察鐵軍的辦案風采。乘着工作之便,我也想觀摩一下紀檢監察人到底是怎麼談話的。

  這次,我看到紀檢監察幹部與談話對象在談話室裏握手、坐定,看到和顏悅色的交流,看到談話對象緊張地解釋着什麼……一直到談話結束、簽字捺印,我都沒有看到厲聲訓斥、情緒激動的畫面。

  談話結束後,我忍不住問工作人談話是否順利,他們給了我肯定的回答。我不禁疑惑,難道這就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風格?或許這只是個例,正巧這名談話對象比較配合而已?帶着這種心態,我想再進一步觀察。

  紀委監委的談話很多,因爲監督監察涉及面廣,問題線索數量很大,線索辦理要件件有迴音、案案有結果,每個案件辦理都要找覈查對象、證人一一談話,幾個月內,談話室已累計使用100多次,這樣高的使用頻率在檢察機關是不曾有過的;更令我不解的是,我始終沒有看到預想中拍案而起、怒斥談話對象的畫面。

  帶着這個疑問,我找到了室主任。室主任告訴我,紀委監委審查調查,是爲了給幹部“看病”,是“治病樹”、“拔爛樹”,在他們還有小錯時就介入,防止“小過”變成“大錯”,“懲”是爲了“治”,根本目的是爲了教育人、轉化人、挽救人。

  聽到這裏,我明白了爲什麼強調“監委不是司法機關”“轉隸是深層次變革,是形的重塑、神的重鑄”,這種變革體現在辦案時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體現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風上的進一步轉變,體現在更加註重工作程序、更加細化辦案環節,體現在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一年中,談話室的佈局經過幾次調整更加彰顯人性化,“突出思想政治工作”、“手遞手”交接、“六必知”這些新要求不斷健全完善談話工作機制;400多次談話雖然不算多,但從中卻可以清晰地表達出紀檢監察幹部對黨規黨紀的堅守,對監察法的尊崇,以及對談話對象的關懷。

  (作者張瑛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紀委監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