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有一個備受皇帝信賴的寵臣,他的名字叫李衛。此人曾經擔任浙江巡撫、總督、直隸總督等要職。雖然不大識字,但是卻頗有才幹。在《閱微草堂筆記》中,紀曉嵐記載了李衛的一件奇聞。

  相傳,還沒有做官之前,有一年李衛乘船渡江,同船的人有幾個,其中一人是道士。當時因爲糾結船費的問題,有個人和船伕發生了一段激烈的爭吵。道士就在一旁嘟囔說:“明明就活不了不久,爲什麼非得爲了這幾文錢吵個不停呢?一點都不值得。意思就是生死最大,犯不着爲了這幾文錢吵架。一會過後,跟船伕爭吵的那個人不小心被船帆給擋了一下,接着就溺水身亡了。想起剛纔道士說的話,李衛頓時覺得此人不尋常。

  船到達江心的時候,突然颳起了大風,船撐不住勁,隨着江水和大風起伏,和翻了差不多。這時候道士出馬了,他急忙踏起禹步,開始唸咒祝禱,沒過多久風浪就停了,船安全渡江。下船之後,李衛一拜再拜,感謝道士的救命之恩。

  道士十分有禮地回答說:“剛纔那個墜江之人,溺亡是命中註定的,所以我纔沒救他。您不一樣,您是貴人,即便遭遇困境,依舊會平安渡江,這也是命中註定的事情,所以我不可以不救。這樣說來,就沒有什麼好謝的了。”

  聽了這番話,李衛還是心存感激:“感謝您的教導,我這一生算是安於命運了。”道士回答說:“也不完全如此,一個人是窮困還是騰達,應該聽從命運的安排。要是不順從命運,他們就會動用各種卑劣的手段。殊不知,要是李林甫和秦檜不殘害忠良,也能夠當上宰相,這樣做只不過徒增自身的罪孽罷了。現在朝廷設置百官,無疑是在彌補氣數。如果大權在手,自己卻整天閒着,什麼也不幹,那這天地降生才幹又有何用呢?朝廷自然也沒有設置官職的必要。”

  李衛接受了道士的教誨,並拜問他的姓名。道士說:“我說了,怕會驚嚇到您。”道士下船走了幾十步便消失了。後來李衛在省城起這件往事,恰巧明晟想要昭雪一樁冤案,他擔心自己的上司不準許,所以猶豫不決。經一名縣學公差提醒,他想起了往事,心裏就有了答案,身爲地方的父母官,他應該考慮的是案情是否有冤,而不是去問上司是否準許平反冤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