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喝牛奶有不少誤區,不少人認為:空腹不宜喝牛奶。其理由是:空腹的時候,急需補充能量。這個時候如果喝了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就會變成能量,不能用來合成人體組織,因而造成蛋白質資源的浪費。還有種說法:空腹喝牛奶,其中的蛋白質遇到胃酸會結成塊,對消化吸收不利。

其實,這些說法都存在一些問題。牛奶中含有3%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人體的吸收利用率高。但是牛奶中同樣含有4.5%的乳糖和3%的脂肪,這些營養素都可以為人體供應能量。另外,牛奶中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可以幫助人體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變成能量。

所以,空腹喝奶並不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至於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在胃中成塊,是因為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遇酸沉澱的特性,牛奶被胃酸凝成小塊,和牛奶經過發酵變成酸奶的原理是類似的,沒有人會認為酸奶不易消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喝牛奶後有腹脹腹瀉問題,那麼的確不宜空腹大量飲奶,還是喫些澱粉類食物之後再少量多次地喝牛奶為好,最好能飲用酸奶。在以前,提出不能空腹喝牛奶,是因為當時牛奶的生產、供應等不足,大多數人喝牛奶的機會較少,不少人出現「乳糖不耐受

」,一喝奶就腹脹腹瀉,消化不良。

如果喝得太急,特別是空腹喝奶,癥狀就會更加嚴重。然而時代不同了,居民飲食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很多孩子和年輕人從小就經常喝牛奶、酸奶,消化牛奶中乳糖的能力很強,即便空腹喝牛奶,也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那麼,所謂「空腹不能喝奶」的說法,也該改一改了,至少要加個前提,不能一概而論。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路

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