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1088字,26張圖,全部看完約需要3分鐘。


枯山水,似乎就是世界的縮小,又是如此幹練和簡明,在表象上與現代主義,與抽象,與極少主義看著很接近。

但枯山水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有很多生成基因。

基因一:縮景術

第一個基因是縮景術,屬於中國古人嚮往的神仙術之一,縮景術直接產生的「觀法」即是「以大觀小」,縮千里於盆池,它的物質成果最常見的就是「盆景」。在漢代,山水盆景、盆石、碗峯之類,就已經比較流行了。盆景是枯山水的基因之一。

基因二:禪宗的觀法

第二個基因是禪宗的觀法,禪宗的觀法要求跳出時空看問題,在一種高度上看,在一個大的時間跨度上看。

好比在太空看地球,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是靜止的,江不流,雲不動,沒有人,不喧囂,非常安寧,種超然的視野,看一千里,看一千年。在這樣的視野下,世界的表現就是一種「凝」,注意不是止,而是「凝視」,既是過去,也是未來。那個白沙反映的就是一個一干裏眼下的水態,一千年流轉的凝集呈現。

枯山水多用在寺廟裡,圍繞方丈而營造,虛擬了一個非常觀的世界,提醒你在修行,宗教場所需要有個特殊的情境包圍來。

基因二:日本祭神場

第三個基因,是和日本本土的祭神場所有關。為何枯山水裡有大量的置石,幾乎沒有掇山? 為何是大量的白沙? 白沙不是隻有日本人有,我們唐宋時期在銅盆裏撒白沙置石就有了。

白沙比較容易反映一個固態凝結的水面,是想像化的水面,與呈貢的物品形成反差襯託。

日本的民族多傍海而居,他們的生活離不開「白沙洲濱」,就是沙灘。

食物來源於海,他們對於大海是崇拜的,很多神廟和聖跡都在海邊。白色既具象,又很抽象,是乾淨和聖潔的代言

說像沙灘,到置石,西方有巨石陣,很多民族原始時期都以巨石來建立一個祭祀的場所,日本通常把巨石作為神性的象徵。下面一個磐石,上面有一個石柱,這就是一個神的指代了。

所以,日本庭園中的置石,不能簡單類比於我們中國園林中疊石與掇山,他們的置石即是置神,是神的位置的擺放與確立,是三聖,是蓬萊,是龜島,是鶴島。

或者再直白一點講,就是牌位,只是被自然化了。所以,置石是有禁忌有風水說法的。既然是神位,就不能去觸碰冒犯,所以枯山水不可踏入,更不能坐在石頭上。

這一點與我們的園林很不一樣,我們要與山石發生親近的關係,甚至將它們看作室外的傢具。

現代枯山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