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5BNGFmM2NmYjYtMjAwNy00ZDkzLWI3ZWMtOGZhOTRhYzQwMTA0XkEyXkFqcGdeQXVyNzU2MzMyNTI@._V1_UX182_CR0,0,182,268_AL_  

这部根据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同名经典小说拍摄的『东方快车谋杀案(Mu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在IMDb以及烂番茄上的分数都不太好看,不过基于对导演肯尼斯布莱纳(Kenneth Branagh)的信心(我实在喜欢他的莎剧风格),今天我还是买票进场支持。结果,又在雷片护照上盖章了吗?嘿嘿!当然不是!这部片比预期的好看太多了!编导能把一个大家都知道故事情节(而且已经被翻拍过无数次)的作品放进自己的想法(这是最令人赞赏的部分),在结局时还让人感动掉泪,真的是很不简单!

相信会去看这部片的观众应该很少人不知道剧情吧?因为「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推理大师阿嘉莎最有名的作品,也是凶手组成最特别的侦探小说经典始祖,所以基本上这是一部不怕爆雷的影片(不过话虽如此,这里还是尽量不要爆雷><)。故事叙述一辆从伊斯坦堡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共有16名主要人物(包括名侦探白罗、火车资方布克先生),其中一人在自己的车厢内被刺死,大雪阻挡了火车行进,白罗在这段时间内要查出凶手到底是谁。

由于这个案件有点像密室杀人案,原著中对火车哪个包厢住了哪个人、包厢之间的空间关系、犯案时间的布置、每个人物与受害人的关系等细节描述得比较仔细,让读者与侦探白罗一起办案,享受最后解谜的乐趣。

MV5BNGZiNWRjNTktMmI5Zi00ZWE0LWFmMjYtMjhjYjAwZTVjN2FjXkEyXkFqcGdeQXVyNTYzMzU2Mzk@._V1_SY1000_CR0,0,706,1000_AL_ (如同电影海报,白罗才是本片主角)

 

但是本片强调的重点(好看的地方)并不是悬疑与否,所以电影中对这些细节并不刻意雕琢,而是将重心放在白罗这个角色身上(导演肯尼斯布莱纳自己也是很爱演出的^_^)。从片头开始就以他在耶路撒冷哭墙前的办案建立起他的神探形象,强调他心中没有灰色地带,最后再以他历经这个火车奇案后的心境,反省他先前心中是非黑白绝对平衡的信念是否也有例外,让影片留下一个很有余韵的结尾。

白罗这个角色贯穿全片,也负责带出让观众深思的问题。

本片第一个提出的问题就是:宗教信仰不同是否真的是世界动荡问题的根源?

导演对这个问题的问答由前面提的白罗出场耶路撒冷哭墙段落(这一段搭配最近「美国总统川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条大新闻来看真是格外有意思><)来说明,导演让三种宗教的神职人员:拉比(犹太教)、神父(天主教基督教)、伊玛目(伊斯兰教)被无辜指控涉入窃案,几乎引起族群暴动,对比真正的贼却是负责当地治安的警察首长。影射世界上因宗教引起的纷争,似乎比不上各国政府因私利所秘谋煽动挑起的动乱。

第二个问题:种族、阶级、语言隔阂是否是造成人类无法合作世界无法大同的主因?

导演对这个问题的问答则分两场戏来表达,一场是白罗探长在伊斯坦堡的一间饭店内巧遇富家子弟布克先生带著妓女正在风流胡闹,白罗对布克先生的行为没有任何反感、对妓女女士也以绅士对待淑女之道相待,象征一个真正胸怀宽大的人是不被阶级教养刻板印象所左右的。另一场戏则是旅客在上船前船只故障,黑皮肤的医生对著语言不通、正在抢修的船员技工强调自己赶时间,说了一阵子之后,他发现自己这样的荒谬性,说出:「我在这里对著你大吼大叫,又吵又没有帮助。~~我可以帮忙吗?」这么有深意的句子。

 

MV5BNTFmYzYzOGMtYWE5YS00NDVlLWI3YzktNmMxMGFiYjQ3MWJiXkEyXkFqcGdeQXVyNjUwOTM1OTY@._V1_(片中大牌演员众多,这个角色的精彩台词可能容易被观众忽略掉><)

后来导演给了这位医生一个擦拭脏黑双手的镜头,船只的故障也解决了。种族、阶级、语言的隔阂并不会真正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受限于既定印象中所造成的偏见与被动。尊重、主动、聚焦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这是导演以短短几个镜头呈现出的想法,很令人佩服。

 

第三个问题:复仇是否真的能带来救赎?(以下有雷)

这也是这部片我觉得拍得最好的地方。看过小说的观众都知道这起谋杀案的原因是为了复仇,死者是个该死的坏蛋,他绑架撕票了一位小女孩,造成一个家庭破碎全亡,让与这家庭有关的十几位亲友心中充满了痛苦。而在火车上谋杀死者之后,他们每个人都刺了死者一刀,这是小说内容中很关键的一段,但也是文字描述不容易表达人物情绪的一段。

导演以近距离仰角的镜头角度,拍摄每个凶手刺死者一刀的过程,过程中他们没有解脱的喜悦、也没有复仇的快感,有的是杀人的惶恐与不安。

复仇是否真能带来救赎?白罗有段台词似乎说得很明白:「这里没有凶手、只有心里需要疗愈的人。」

这部片不仅让白罗带著观众想想这些可以深思的问题,也在结尾时展现了有了宗教暗喻的影像构图,列车上涉案的十二个人一字排开,会让人联想到达文西名作「最后的晚餐」。在蜜雪儿菲佛(Michelle Pfeiffer)的强大演技下,我们真的体会了被害人的痛苦、以及由这种痛苦所引发做出违反自己善良人性行为时的那种矛盾。这一段让我掉了一些眼泪,这实在是始料未及的。

MV5BYzUxZGMzOWUtYjI1YS00MmRlLTgzMDQtMmE2ZmM0MWI1NzcxXkEyXkFqcGdeQXVyNTYzMzU2Mzk@._V1_ 350px-Última_Cena_-_Da_Vinci_5  

(结尾的12 位角色一字排开,构图神似「最后的晚餐」)

人性是有灰色地带的,这早从犹大出卖耶稣时就存在了。白罗最后也体认了这一点,即使「只有心灵破碎的人才会杀人」,但这些人何以心灵破碎?电影就在他心里已经修正自己的看法、但外在仍无法容忍任何不平衡的调适过程中落幕。在漫天风雪中,原本想度个小假却遇上这个颠覆自己信念大案子的白罗,在小小荒凉的车站独自下车,背景中是那十三位被困在痛苦中的人物。当白罗登上接驳小车时,影片呈现出一种很难形容的孤寂感,我个人觉得拍得很好,让人在座椅上不忍离场,也让本片超脱了「经典重拍」的狭隘地位。

这部片让导演肯尼斯布莱纳再度证明自己的才华,剧中巨星云集,影像设计美感十足,导演在掌握演员演出以及场面调度上也都有很好的结果。不管您是否是阿嘉莎克莉丝蒂的书迷、还是众多影星的影迷、或是想知道这个故事内容喜欢推理的推理迷,都不难从片中找到这位擅长莎剧的导演言之有物的人文素养,这也是他的影片总是能打动人心的主要原因。

 

PS.本片编剧麦克葛林(Michael Green)也是『罗根(Logan)』的编剧。

 

IMDb:6.8 (无法理解)

 

MyScore:8.5(言之有物、值得观赏)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进戏院观赏,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错过)

 

 

 

 

 

***喜欢本文的话,粉丝团『泰瑞莎的电影文字寓』欢迎您来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terrisa.movie/),请记得设定「抢先看」可以确保收到贴文通知,谢谢喔!^_^。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