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為止張衡地動儀的真品原件是不存在的。

從張衡生活的東漢到現在將近兩千年,張衡地動儀的原件沒有能夠穿越時光被保存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所以現在博物館的展品應該說是仿製品,連複製品都算不上,因為並不能完全清楚張衡地動儀的工作原理。仿製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研究生成,那就不能叫作「張衡地動儀」。

張衡地動儀是否有存在的真實性?

首先,《後漢書*張衡列傳》里關於張衡地動儀的記載,提到「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這是關於張衡所造的「侯風地動儀」的具體描述,主要描繪的是外形,非常細緻。但關於地動儀的工作原理並沒有詳細解釋,只說「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地動儀的作用效果也講到了,「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後漢書》說得很清楚,候風地動儀能感知有地震的方向,僅僅是感知。並說地震級別的大小在地動儀報警時有什麼不同。如果仿製者照樣畫葫蘆地做了一個自以為和史籍描寫外形一樣的儀器就說複雜了地動儀,而這個復原的地動儀在感知上有問題或是測不出震級大小,這些都要怪罪到張衡身上,這是不公平的。

史籍對張衡地動儀的記載也不是孤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幾種史書都有這個記錄。西晉司馬彪《續漢書》、東晉袁宏《後漢紀》、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都有關於地動儀的記載。

另外,能證明張衡地動儀存在的正是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史背景。

地動儀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存在的基礎就是古代對於天、地、宇宙等概念很早就開始探索,並一步步加深了解。比如《列子》里記載的那個「杞人憂天」的故事。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戰國思想家在講一個小國的國人去憂慮那些與他無關的不切實際的事,而從側面則正好證明了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天、地的意識並開始探索。

故事裡的「杞國」是個很古老的方國,從上古三代的夏一直到戰國,延綿的時間很長。杞國地處河南,國君姒姓,傳說是大禹後人。故事裡的杞國人擔心「天地崩墜」,並為此憂慮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個「天地崩墜」真的是無聊多餘的擔心嗎?難道這裡面沒有地震的影子?

張衡所生活的時代已經有關於天文的探測。現存的「靈台故址」就是東漢時期的國家天文台。也許是因為天命說流行,中國古代關於天文觀測、天象記錄的例子非常多。

張衡自己就是曾經在東漢掌管天文的官員,他自己寫過一部天文學著作《靈憲》,用以論述宇宙生成和演化的思想。他甚至能測量計算出太陽、月亮的視直徑。

對於地震的研究只是張衡的研究項目之一,這個研究是建立在他精通天文學、數學的基礎上。而自己製造儀器這也是張衡的強項,比如指南車、記里鼓等。與張衡同時代的崔瑗說他「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


張衡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科技的代表,入選中小學歷史課本,被中國地震局當作標誌沿用幾十年,是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部中的陳列品。

但是,張衡地動儀從來就沒有出土過,課本上的照片只是考古學者王振鐸(1912-1992年)於1951年設計的模型,設計所依據的是僅僅是《後漢書·張衡傳》中196個字的描述,現在的課本已經增加了「模型」兩字。

對張衡地動儀的復原研究早已有之,早期的有1875年的日本人服部一三、1883年的英國人米爾恩等人。王振鐸是較早的國內研究者,也是較有影響力的一位,他所復原地動儀的核心原理是「直立桿」。

「直立桿」原理如下圖所示,中間有個直立的杆子,地震時的震動會令其傾倒,然後觸動某一個方向的開關,這跟人們在家裡地板上倒立一個啤酒瓶報告地震是一個道理。

但這種「直立桿」有兩個致命的問題,一是方向沒準,這跟地動儀能判定地震方位的說法相悖;二是不能篩選出地震的震動,如果地動儀敏感到能檢測出遠處地震的極微弱震動,甚至人們沒有感覺時就能觸發(這是古籍的說法),那地動儀附近的腳步震動,略遠處的打夯等都應會觸發地動儀動作。

「直立桿」結構早在18世紀就已經被嚴格的地震學計算、實驗室試驗和地震檢驗所淘汰,它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

張衡地動儀研究專家、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馮銳研究員在文中說到「對這個普遍宣傳的測震直立桿,主管單位和設計人居然在幾十年間從來沒有做過一次科學實驗去檢驗,便列入我國中小學課本中一代又一代昏昏昭昭地講了半個多世紀,講者與聽者實際上都是處於一種似是而非的滿足、似明又暗的迷茫中,背離了科學實踐的基本原則。

為了演示測震效果,近年來的一些單位甚至發展到在模型內部安放電器和彈簧結構來造假,難怪有的老師驚呼:不知道成千上萬的教師是如何講解地動儀的。」

中國地震學奠基人傅承義院士曾在1976年當面告訴王振鐸先生,稱他的設計有致命錯誤,英國李約瑟院士、美國地震學家博爾特院士、日本地球物理學家力武常次等都撰文批評了這個模型。 直立桿模型在學術界已經被徹底推翻了,死得透透的了,但它依然在課本上堅挺地存在著。

2003年10月,馮銳研究員牽頭組織了9個單位的地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自動化學家、美術家的專題研究組,經過5年的研究,設計出了一個新的復原模型。與王振鐸的「直立桿」原理不同,馮銳研究員採用是是「懸垂擺」原理,簡單地說,「直立桿」相當於倒立的啤酒瓶,而「懸垂擺」相當於家里的吊燈。

「懸垂擺」對人們的腳步和打夯等垂直震動不敏感,對地震的橫向波動敏感,它的抗擾性能更好,在驗震方面比「直立桿」更科學。馮銳團隊在研究「懸垂擺」模型時使用了大量「剪切性力源」等現代科學概念和方法,終於做出了新模型。

據說做過實驗,在震台上人為設置震動,某方向的珠子會掉下來,但後來經歷過多次地震,卻從來沒有真的起過一次作用。

事實已經非常清楚,張衡地動儀只是個不靠譜的傳說。歷史上的張衡有4篇涉及日食地震的文章,全部是用「妖星見於上,震裂著於下,天誡詳矣」的占卜觀進行解釋的,為此主張「明烽火,遠斥候,深藏固閉,無令谷畜外露」以「取媚神祇,自求多福」。

當年地動儀問世後,張衡多次上書借「上天懲誡」之凶兆議論朝綱,強調對地震要遵從禮制、祭天祀地,迫使順帝京師地震後的次日首次下罪已詔,並且連續兩年罷免了四位高官 。張衡對地震的權威解讀權和對皇帝的巨大影響力,令朝廷官員對他非常恐懼和嫉恨,張衡後來被排擠最終失勢。

我們的祖先智慧勤勞,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歷史,張衡無疑是他所在年代非常智慧的人,他的神鬼觀是歷史的局限,我們後人當然不能跨越時空去嘲諷古人,但也不必對古人盲目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

當代中國人也同樣智慧勤勞,這些年的迅猛發展早已經令世人刮目,根本不必靠那些似是而非的中國古代科學找自信,實事求是才是最大的自信。


肯定不是真的。這是中國歷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後漢書》對張衡的歷史記載,反覆推敲模擬出來的。大概1950年前後,在國家的支持下,由北京的工人按照教授的繪圖,進行工藝美術鑄造而成的。

嚴格說現在這個歷史博物館的東漢張衡地動儀,就是一件模擬製造的工藝美術作品。

如果我們從嚴格的歷史文物來說,現在的這件張衡地動儀,只能說是一件歷史工藝美術陳列品。

首先,我們從實物來源說,連複製和仿製都不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一點實物性依據,你想複製和仿製,都沒有一絲一痕的實物依據。所以,這就是說,現在的地動儀,主要是想像,就像我們要畫一張光武帝的畫像,你想想,我們這麼能畫像?光武帝都沒見過,也沒有古代真實的畫像做參考。

一般來說,文物出土以後損壞嚴重,我們把殘缺的補上,這叫修復。完全一模一樣的放大或者縮小,叫做仿製。不放大,也不縮小,就叫複製。這些都可以可做是有一定依據的文物。

從工藝過程來說,也完全是工藝美術的一套做法。例如,鑄造,做舊。

但是中國歷史上想像文物,並不是張衡的地動儀是第一個。簡直太多了。最明顯是例如唐代畫家閻立本繪製的《歷代帝王圖》,你想想那上面有三國的孫權。我們就算三國流傳下來了一幅孫權的畫像,那也不能證明就很像。因為中國的繪畫在唐代以前,基本沒有畫像人物的技術。

除了畫像還有雕塑,例如老子的雕塑,孔子的雕塑也很多。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張衡的「地動儀」嗎?歷史學家有不同看法。我個人認為,中國漢代也是一個創造性很強的時代,張衡不但是漢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學者,美術史上說他還是畫家。可以說,張衡是當時傑出的學者,有一定的智慧和發明的積極性,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或者他自己喜歡做一些發明創造的事情,不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至於,他的「地動儀」測量出了隴西發生地震,那應該完全是一次巧合。畢竟發生地震也不是一種常態,發明地動儀更是一種奇思妙想。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地震的認識,這也是對世界歷史的偉大貢獻,值得我們驕傲。

那麼,我們怎麼看張衡地動儀,這件想像出來的「文物」呢?我們說,文物真的能夠想像製造,那麼,世界上還有「文物」嗎?

所以,首先,不能認為這是文物。不是文物,這是沒有商量的。

但是,作為一件學者運用歷史知識精心創作出來的工藝美術作品,仍然具有很高學術參考價值。因為這件地動儀也參考了大量漢代工藝美術資料,有大量漢代的文化信息,因此,值得我們欣賞和作為歷史資料的參考。


古人的智慧遠不是現代人所了解,尤其是古人在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智慧,遠超現代人,一部易經,研究了幾千年都沒鼓搗明白;一個兩千年之前的地動儀,現代人居然復原不出來(搞不清楚原理)。都說,科技在進步,文明在進步,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進步了什麼?

老麥可以很肯定的說到:地動儀是真的,它不是傳說。至少它曾真實的出現過,而且發揮過作用,同時也給人帶來過不詳,然後它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直到今天。

讓我們翻開史書,最早記錄地動儀的是正史《後漢書·張衡傳》,寥寥的196個文字記錄了這樣一個可以預測地震的神器,而且這個神器還引發了幾次政治的震蕩,原因很簡單,自地震儀出現,東漢政壇開始「以地震免」,什麼意思呢?就是地震出現,勢必是君主身邊出現杵逆之人,需要清君側。

看看史書記載吧:公元133年6月18日,京城發生地震,張衡立刻上述了《陽嘉二年京師地震對策》:「妖星見於上,震裂著於下,天誡祥矣,可為寒心。今既見矣,修政恐懼,則轉禍為福」。於是,很快太尉龐參和司空王龔「以地震策免」;134年12月13日,陝西發生地震,司徒劉琦和司空孔扶二人成了第二批「以地震免」的高官。

一時間,朝廷眾官員唯地震恐,生怕自己是下一個地震的受害者,一時間地動儀成為一顆犯了眾怒,且「懼其毀已」的不祥之物,一群官員群起而攻之,即便張衡因此被迫請辭,還是被流放到了河間,張恆苦不堪言,叫苦連天, 《怨篇》、 《四愁詩》、《髑髏賦》、《冢賦》等等詩篇,就是當時張衡真實的心態抒發。

張衡的失勢,帶來諸多官員噩夢的地動儀,一時不知所終,成為了千古疑案。但地動儀曾經真實存在的事實不容置疑。尤其是不能以「現代高科技不能復原」這樣的可笑理由質疑,古人的諸多偉大發明,有多少現代科技能復原的?是墨子的機關鳥、還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越王勾踐劍,還是乾隆皇帝的象牙席?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圖片來源於網路,首發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繫老麥。敬請關註: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去探尋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從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資料來看,張衡可能不曾做過所謂的「地動儀」,至少沒有成功過。史籍上的相關文字,可能是文學家對太史令張衡的想像而已。

很多人說「不能因為復原不了地動儀就懷疑地動儀的真實性,只要我們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和史料記載就能知道張衡地動儀一定存在過。」這句話對於科學工作有著深深的錯誤理解,這種預設「必然存在,古代水平高」 這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說這事不可能是真的?

作為一項發明,創作者在製造它的時候,腦子裡必然已經想好了關於它的基本原理,才能進行有效設計。如今諸多專家們按照《後漢書》原文描述的設計,再加上一些現代技術,卻依然不能奏效,這就表示值得嚴重懷疑它的真實性。

實際上,古人由於不分文理,尤其不重視自然科學,作為文學家的史籍寫作者沒有對事實進行考證,應該是常見的現象。比如在天文學(張衡的專業)里,為了讚揚天文曆法精確,常用「密合」「毫髮不爽」等表述,實際上,不知從何而來的誤差一直是令中國古代天文學們頭疼的問題。

正如@奧卡姆剃刀 指出的從史籍中張衡文章里對日食、地震的看法,可以知道的理解,跟當時其他人沒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他說「察三辰於上,跡禍福乎下,經緯曆數,然後天步有常」,他相信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上的現象決定人間禍福。他是相信某些迷信活動的。雖然他反對讖緯迷信,但認為「律歷、卦候、九宮、風角,數有徵效」。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他當成現代科學家,把我們現在對自然規律的理解「送」給他。

對於地震,他認為「天人之應,速於影響」「夫動靜無常,變改正道,則有奔雷土裂之異」。地震也是上天在實時地警告人間政事不當,「天誡詳矣」。也就是說,張衡對於地震的理解,並沒有超出當時流行的迷信觀念,他也主動利用這些觀念進行政治活動。

尤其是非常可疑的是,《後漢書張衡傳》說,「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們,可是呢,史書上並沒有涉及這一項歷史記錄,也從側面驗證了「地動儀」可能並不曾存在過。

實際上,在一個點上,也根本測量不出來地震的方向。從地震波的性質來看,首先到達的是縱波,表現為地面上下跳動;稍後達到的是橫波,表現為前後左右橫向振動。因此從地震時房屋倒塌方向來看,大多數並不是順著地震傳來的方向,反而是垂直於地震波來的方向。(也因為這一特點,在地震時根本不存在什麼「生命三角求生空間」,甚至這個理論的提出者就是個騙子。)

從現代地震學,測地震發生方向的方法,需要多點測量地震波到達時間,再根據地震波速度來歸算震源方向和深度。因此需要在各地布點,迅速通報。在張衡的時代,對於地震波的性質是無法了解的,從而可想而知,根據「都柱」倒下的方向來測量地震震中位置,根本就是無效的,不符合現代科學認知。很多科學規律是違反我們「想當然」的猜測的,必須弄清楚真正的性質,才能做出科學測量。

這裡說到的每一點知識,都需要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才能把這些知識轉化到「可測量」的科學儀器。在張衡那個時代,有太多的知識還是空白。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依原文來看,我感覺百姓是被上個世紀的模型給先入為主,按原文,形似酒尊,外有八龍,按那個時代做出一個能檢測地動的儀器,我感覺這個儀器(酒尊只有八尺)應該是很大的,而且外面的龍與酒尊並不是一個整體。。自我意見

而且原文中的,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不一定是龍和蟾蜍的方向。如有地動,尊則震龍,他是通過什麼去震龍的,我們也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儀器的檢測精度斷然不會很高,依我猜想應該是很多個侯風地動儀每隔一段距離在不同地區安放,觀察被觸發珠子掉落方向判斷出具體方位。。自我意見

原文當中也說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可以猜想這種機器,是一種聯動性的,由各個單元機器跨越距離組成的一個地震監測網路。。。

再者,作書者在記錄侯風地動儀這段時,明顯和其他段落語氣不一致,這種描寫地動儀的說法,很像是摻雜了個人情感,很像是從別人那聽來,這種描述不能成為我們否認地動儀存在或違背基本原理的依據。一句話,歷史上的侯風地動儀可能不是這段話里描述如此,而根據這段話復原機器推斷出不可能存在地動儀或者是根據這段話描述違背科學來判斷地動儀不存在,都不可取。


張衡地動儀當然是真的,遺憾的是它失傳了,現在看到的只是復原後的地動儀。

范曄在公元432年開始撰寫《後漢書》,歷時13年,其中《張衡傳》中的196個字是介紹地動儀的經典依據。張衡,東漢人,他從小就熱愛思考,喜歡鑽研,他所在的時代地震頻發,給當時的人們造成了巨大傷害。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件台地震觀測儀器「候風地動儀」,這項發明向我們展示了古人智慧的結晶。

關於張衡地動儀,大家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張衡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嗎?根據《後漢書·張衡傳》的記載,這座儀器形似酒樽,這座樽的外面有八個龍首,口含小銅丸,如果發生地震,便會觸發內部精密的機關,使相應的龍口張開,讓小銅丸掉進下面的蟾蜍中,以此判斷地震發生的大致方位。由此可見,地動儀的觸發機制是在震後發生的,它不是用來預測地震的,只是用於驗證地震的發生,甚至連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和強度都不能記錄。

遺憾的是,張衡地動儀失傳了,現在看到的只是復原物。在漢代,地震被認為是蒼天對皇帝失當的懲誡和警示,因此地震的發生緊緊地把百姓的安危和政權的穩定連在一起。社會需要一種儀器,能對天地合一的災異實現神聖的知曉、明示和解脫,為國事占卜凶吉。古代的「天誡觀」成就了地動儀,也毀了地動儀。公元132年地動儀問世後,張衡四次上書,三次都借「上天懲誡」之凶兆議論朝綱,迫使順帝在公元133年京師地震後的次日首次下罪已詔,並且連續兩年以地震免掉了四位高官。張衡和地動儀被遷怒,成眾臣共討伐和譴責的對象。東漢末年的社會極不穩定,從190年董卓大火焚燒洛陽、破壞靈台、毀銅鑄錢開始,京師國都屢遭搬遷,貴重器物大量丟失損壞,黃河流域成為一片無人的荒原,地動儀大體失傳於此時。


當然是真的,有《後漢書》記載為證:「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當然,現在有很多人都想復原地動儀都不是很成功,因此就開始有人懷疑其真實性。但是,由於現代技術和古代技術的巨大差別,不能因此就懷疑張衡地動儀的真實性。

圖片來自網路

我覺得現代復原的張衡地動儀過於依賴於西方現代地震儀,因而在地動儀內部的頂部懸掛一個擺,其實並不能解釋地震來臨時,某一方位的龍吐珠子給該方位蟾蜍的現象。因為如果按照西方現代地震儀的擺的情況,地震來臨時擺必然作往複運動,因而不可能只激發一個方向上的龍吐珠子給對應的蟾蜍,應該激發兩個方向的龍吐珠子給對應方向的蟾蜍。比如在地動儀安裝地區的西方發生地震,那麼地動儀裡面的擺就會在東西兩個方向作擺動,激發東西兩個方向的龍,吐珠子給其對應的蟾蜍,這樣顯然給後續判斷地震方位帶來極大困難,與史料記載嚴重不符。實際上,西方地震儀在擺記錄到地震的活動以後,還得通過物理及數學方法分析才能得到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直到現代最先進的數字化地震儀誕生以後,仍然是這樣的。而張衡地動儀根據記載,顯然可以直接快速判斷地震發生的方位,而無需計算。我設想的張衡地動儀的內部應該有一個槓桿系統,中間有一個上頭比較長而下頭比較短的槓桿,其餘八個方位有八個上頭比較短而下頭比較短的槓桿。這樣地震來臨以後,中間的槓桿由於頭重腳輕,而最先被激發,發生轉動,最後在用比較長的桿打動對應反方位的比較長的桿,最後反方向的比較短的再打向對應方位的比較短的桿,從而激發對應方位的龍吐珠子給對應的蟾蜍。

所以,不能因為復原不了地動儀就懷疑地動儀的真實性,只要我們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和史料記載就能知道張衡地動儀一定存在過。


看到這些復原設計真心塞,都沒有好好考究一下就瞎設計。真正地震儀內部核心是水銀與水的雙層結構,兩層液體之間是米型空心管結構,在米型管中間豎著一根實心桿,在上層也有一個米型細桿與液體中的空心管平行,中間由那根豎著實心桿相連。由於水和水銀密度不同,對於震源反應也有所不同,水的波動大,水銀波動小但是持續。所以米型管和豎直桿的波動會像震源方向傾斜,然後鏈接上層空氣里的米型桿會把小球推出,掉下來。不知道你們覺得我的這種模型靠譜不,反正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瞎編的。


深埋兩個字是一切根本。地動儀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好不啦?

偶覺得它的地動儀,應該是埋在地下的,就和鬼子弄個大缸埋起來,聽挖地道一個原理,張衡應該挖了一個很深的坑,把地動儀埋入深坑,地動後,鐵球失去平衡,劃入地動的方向?而且缸的底部四個或者八個方向,伸出很長的鐵觸角,深深埋入地下,當地震的時候,一個方向的觸角先被觸動,地面上的鐵球失去平衡劃入震動方向。八個青蛙,就是買入地下的八個方向的鐵觸角,地面上的鐵球處於微弱穩定狀態,一方向震動而觸發。放在陸地表面,怎麼測試都不靈,如果埋入地下,越深肯定有用,當年八路挖地道,太平軍挖地道攻城,不都用這種方法判斷對手挖地道的方向嗎?在城四周各個方向挖下深坑,埋缸,天天聽那個方向缸有震動,八路和太平軍,就在那邊挖地道?所以地動儀,應該是埋在地下的,別問我咋想到的,夢裡做夢很厲害。八條龍深深斜向埋入八個方向,周密無跡,現代的地動儀應該埋的更深一點,用來消除地面影響,比如汽車,施工,工廠的震動,越深越干擾少,那麼獲取的震動只要地震波而已,所以說現代地動儀,最好能埋入深一點,如果那個方向震動,可以過濾到干擾,因為這個深度的震波,只有地震波才能產生。可以提前預測地震,全國各地都弄個地動站,埋入震動檢測設備,如果一個地區要地震,根據各地的地震方向指向,可以準確確定地震地點!!!!!周邊地區震動肯定都指向這個將要地震的區!!!!偶攻破了預測地震的方法?

地震預測難題嗎?被偶破了嗎??

每一個地區都弄個地動站,根據各地震動指向,可以準確判斷地震地區,探測器埋入地下,接受器來測試震動方向,深度要排除地面干擾,然後可以根據指向確定地震點。

?!

地動儀要有用,必須埋入地下,深度排除地面震動干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