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麒麟980處理器仍然用的是arm公版架構,未來幾年華為有沒有可能自研架構?自研有什麼制約嗎?


謝邀

數千人的隊伍

數十億美金的研發經費

每代產品至少三到五年的研發周期

然後反駁一下樓上:

1、項目落馬是因為功耗問題和基帶的缺席,和自研構架關係不大;

2、丹佛構架至今依然在最新的Tegra 上發揮餘熱,運用於自動駕駛,然後,蘋果秒天秒地的a11是6發射,丹佛是10發射……

以上,希望對你有些許幫助。

一己之見,多少片面,如有謬誤,還望指正,定第一時間修改。

謝謝!


我猜測華為應該是有自研架構的arm,但是性能不達標,所以沒有發布。早先的移動處理器廠商比如TI、NV都已經退出了,因為基帶做不好,手機廠商開發難度大,所以不願意用。華為的實力現在也就僅次於高通,按趨勢,超過高通也是必然的事。


未來可以期待一下,980已經試水了魔改,並非全部公版。超大核就是魔改的,2.6Ghz跑出了公版3.0Ghz的運算效力


華為垃圾的CPU

從垃圾,能用,難用,湊合,趕上平均水平。了解一下。

真的離不開群眾大把的現金支持啊。


謝邀。

好問題。可惜我也不知道。我也想知道。我唯一知道的,很難。某司花了多年潛心研究,自研做出D*架構,做成T* soc,想在mobile端一展宏圖,然後就退出了mobile市場。。。


難度在生態吧,配套編譯器,操作系統啥的。。


不難,問題是沒人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