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岁了,现在读台大职治一,同时在学重考第二次,准备再考第三次。
职治系不好吗?未来老年化加上少子化,职能治疗领域的前景相当好
加上台大医学院毕业的背景,大概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到美国执业的职能治疗师一年收入可达两三百万台币
中国则近乎完全没有职能治疗的人力跟资源,人口基数那么庞大
不用做到临床,光是开班授课就能赚进非常可观的收入
但是我愿意为圆一个医学梦而放弃成为一位职能治疗师的机会。
我讨厌职治吗?一点也不。但是我更爱医学,即使现在医疗环境险峻。

从小我就是一个抱著医学书不放的小孩。
很奇怪,书念得不怎么样,但是碰到医学的东西反应就特别快。
一样的流体力学公式,放在物理课本里我直接看不懂不想背跳过
但是放在生理学里,便能细细体会管径、血液黏稠度、CO的交互作用
肌肉骨骼的名称自有一套系统,掌握了就可以运用自如
醇醛醚酮的分类一直困扰著我,放到药理学里,问题迎刃而解
蒋中正蒋经国做了什么我背不起来,但是SLE的ACR标准我可以。
存零用钱买二手医学教科书,在医图架子前站著翻Cecil翻到忘记时间
生日送自己一本小麻,开心一整个周末。
这不代表说像我这样的人上了医学系就能当卷哥卷姐
但,至少是在追寻自己用生命热爱的东西。

一直有些不安:走到现在,好像没有「人」的因素导致我想学医
(准医学生的自传不都写爷爷奶奶阿姨堂弟的感人故事吗?)
在2014年年底,我得了某种自体免疫疾病
也因此认识许多跟我一样的病友,看到他们的挣扎,
看到他们一直加药化疗脉冲却不了解自己的病情,
跟医生讲了半天,出诊间还不懂指数升降代表的意义
甚至去买一堆直销药品跟偏方搞到自己大发病。
病友社团里,一样的问题、一样的恐慌与痛苦重复上演
我也拼命查书、找paper,或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辟清各种伪科学谣言
原本想走外科系的我因此改变心意:我要走内科,成为一位风湿免疫专科医师。
我希望每个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都能够确实了解并掌握自己的状况。

我希望我的存在可以带给这些人安心与希望。

自体免疫疾病大多是慢性而反复的,需要长期追踪。
生过病的人更能同理病患的处境,但是这样的医师其实不多。

所以,我想把这条路走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