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平均154萬人有1位A級足球教練!這或許可以解釋,爲什麼我們的青年足球水平這麼多年,從衝出亞洲、與日韓分庭抗禮、到與東南亞球隊踢的有來有回,不升反降的局面。

中國專業的體育從業者,他們都去哪了?

文/ 永小飛,編輯/ 維迦

體育的問題是人

與其他行業相比,不管是成人體育還是青少年體育,都是一個多年不太被大家重視的行業。而就在近幾年,突然之間國家下發了各種文件,體育行業,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開始被重視,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了體育行業。

提到行業,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行業的從業人員,那麼說到體育人,大家最想到的肯定是專業。目前大量的體育人大部分來自於專門的體育院校、師範類學校的體育學院,或者是綜合大學裏的體育學院。我們也可以把他們稱爲術科人才。

而這些術科體育人的就業方向目前來看其實是非常窄的,傳統意義上比較主流的就業方向是考事業編,成爲體育老師,但是他們很多都不能在一線城市留任,很多隻能去小地方的初中、小學。

而現在,隨着體育越來越商業化和市場化,大量體育俱樂部、體育類公司的崛起,成爲教練的術科人才越來越多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一些問題。

現在體育公司的老闆們有的是自己本身就是體育出身的,也有已經在別的行業做得很好、跨界來的,不管是哪種,在最初做體育培訓的時候面對的可能會是資金問題、場地問題等等。

但是當他們在體育培訓行業深耕和長期耕耘之後,當他們已經把公司做到一定規模之後,他們都發現資金、場地都不是關鍵問題,專業的體育從業人員纔是行業的關鍵。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體育是與人的鏈接非常強,體育是人類自身的東西,無法用機器人代替,也很難用科技手段表達,科技最多是起到助推作用,但是也代替不了人。體育培訓行業要想發展的好,還是要靠專業體育人才。

體育人的素質

如果你是做青少兒體育的,那麼你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一定有:對行業的熱愛,對孩子的喜愛,以及職業素質。

我們以西方的青少年教練員爲例,打開他們的教練手冊,最先強調的就是大家能聚在這裏,就是因爲大家都熱愛體育,喜歡孩子。然後裏面的內容裏只有不到10%談的是技術,剩下的90%強調的都是責任心、跟孩子跟家長的溝通和互動、如何引導孩子的成長等。這些也是體育人最真實需求的東西。

眼前還是遠方?逐漸失格的體育術科人才

我們反觀中國,現在很多真正的青少兒體育從業者,尤其是學習體育出身的年輕從業者,對體育人的素質理解出現了非常大的偏差。

作爲年輕的從業者,學體育這麼多年,體育畢業生們對於體育技術非常重視,而對於責任心,喜歡孩子、不吸菸不酗酒等等基本素養並不重視,覺得差不多就好了。而更爲關鍵的職業素養,如:教學經驗、教學能力等對於年輕從業者們來說,在最開始是非常淺的,甚至是不具備的。

縱觀全世界不管是成人教練還是青少兒教練,沒有10年的成長週期,很難將基本技能、教學經驗、教學能力等關鍵的職業素養做好積累,也無法給自己創造更好的回報,也無法給自己的學員、客戶創造好的回報。

現在國際上任何優秀的教練幾乎沒有35歲以下的,35歲以下的專業從業人才充其量叫Instructor,很難被稱爲Coach。

縱觀國內來看,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追求的是快速賺錢,而不是沉澱自己的技能、專業素養、教學經驗等等。

比如學游泳的畢業生,有些覺得自己的技術非常好了,畢業之後不考慮繼續提高在游泳行業的專業度,責任心和訓練安全度等等,想的卻是我的游泳已經學了很多,我需要的是在一個游泳館一個月可以掙4、5萬,職業規劃、晉升路徑很少考慮,或者是很難深入思考。

大三、大四出去當所謂的教練員,給孩子上課,除了掙快錢,還是一種實戰,這個時候出去兼職實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實戰的本質是獲得成長的經驗和別人交往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不足。

現在很多大學生們太着急,過於急功近利,早早的就在社會上做教練員掙很多的錢,以出去一天掙了1000塊錢,幾百塊錢爲榮,但是不考慮自己的成長軌跡,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很少關注技能的成長,個人的進步,這個現象並非個例,對於一個行業來講,這是非常可怕的。

青少兒體育行業其實是一個極慢的行業,但是行業的術科人才被社會的浮躁影響,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一個這麼慢的,由人構成的行業裏想要花最短的時間成功,多麼諷刺。

真正的青少兒體育是需要公司深耕的,體育人才是需要向上培養的,教練是終身的職業。縱觀全世界來看,在歐美很多做籃球,做足球的教練都是60歲70歲,他們依然活躍在行業裏。豐富的人生閱歷決定了教練的高度,優秀的Coach不是一蹴而就的。

現在國內的青少兒體育市場,由於人變得浮躁,催生着俱樂部、公司也很多變得浮躁,也形成了一種局面,本來優秀的公司在行業中失去了競爭力,反而很多打幌子、掛招牌、忽悠說畢業生月薪一兩萬甚至更多的企業招走了很多人。

100個畢業生裏面確實有能在公司裏以銷售爲導向,通過拿提成月入過萬,但是其他的大多數,錢沒掙到,也沒學到什麼,這裏面真正想學習的畢業生又和想紮紮實實做事的公司產生不了關聯。一時掙到了錢,以後能一直掙到嗎?5年以後,10年以後是什麼樣的情景。

其實,在我看來體育院校大學生作爲真正的體育術科人才,真的要打定決心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打造自己,幾年以後如果你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掙錢是很容易的事情。

十幾年的青少兒體育從業經驗,我見識了無數中國的體育客戶,我發現體育從來不是一個低消費的行業,很多客戶反映的是他們拿了錢,卻沒有好的教練,沒有好的俱樂部。

在體育上花個三五年去沉澱是再值得不過的事情了,在任何行業也都一樣,體育真正掙錢的時候是你把在體育上消費的人帶來好的提高和變化的時候,那個時候掙錢對於你來說也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體育人才打造之路,任重道遠

對於體育術科人才來說,在當下要讓自己過得去,最重要也是真正需要的是找走一條正確的路,找到能走向遠方的路。

各大體育院校的老師、俱樂部和公司的經營者們也該爲年輕人的成長思考,找到和走出一條長期發展的路。體育行業是人的行業,誰成爲了優秀的人,誰找到了優秀的人,都將給中國體育行業帶來改變。

最後祝福體育術科人才們可以紮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做事,去理解並相信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不停地成長和積累,成就明天更好的自己。

···

你對未來職業生涯有怎樣的規劃?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