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明明有开一个栏位给自己乱写一些东西或是说废话,却不好好利用是件很浪费的事情。所以许久没有更文之后,想说来写一篇短文(?)稍加纪录一下生活。

前阵子又是一年一度的同志游行,想到去年时立志今年去,今年又没去就会觉得很想哭。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啊可恶。偏偏博客来办了个同志展,看到里面介意的书在游行当日可以用便宜很多的价钱买到(刚好作者出新书就促销了吧?)就更想哭了。

牵扯到钱和书,往往不是几个字可以了得。

 

不是我要说,冬天,真是个烧钱的季节。活了十六年第一次这么深切体认到。

也有可能刚好最近想买的东西很多然后就买买买然后就(ry 我想可能是购物欲太久没有得到满足(?)接下来还有圣诞节以及明年的排球only(一定要去!)为此,我放弃了星期天的火神only和接下来那场cwt。参加cwt到现在我真的都不想去记这到底是三十几了(不知不觉也从二十几变到三十几了啊......)

不时会想,甚么时候开始慢慢退出同人界呢?不过很恰巧的,每次只要一有这种想法,想好好去执行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个东西跑出来让我没办法成功(之前是夏洛克,现在就是排球了啊.....望上)

大概还是会继续打混吧。其实,有让自己狂热和萌的东西也不失一种幸福就是。

 

对了,说回博客来的同志展,展期间买了两本书,都还没看完,倒是莫名其妙地先把孙梓评的「男身」以及纪大伟的「膜」、「感官世界」看完了。

难道果然还是,图书馆里借的书比较美吗?

喜欢孙梓评的男身,透过这本书也稍微接触了这位作家。会想去读他的诗。不过很巧的是,就在读完他的作品没多久之后,学校举行的全年级作文比赛(?)题目,就引用了他的诗句。(但我们学校图书馆一本他的诗集都没有啊!(怒)

sentimetal会想买.......可是排程应该排到很后面了。还记得当年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想:这甚么书名啊!(笑)(好啦其实也才几个月前)

总之我喜欢男身这个故事。孙梓评的笔调很柔很柔,很适合女孩子,但不会给人娘娘腔的氛围。在该有力量的时候也有该有的力道(像是甜钢琴里的寻人,短短两页的篇幅,却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作品)只可惜我在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才发现到:「我彻底是一个被小说喂养的人类」根本已经无法脱离小说了啊,太糟糕了。

要是去写散文一定会变成个人碎碎念(笑炸)会如此有感而发是,看完男身去看他的其他作品时觉得有点小痛苦......(因此甜钢琴就没读完了)有点讶异自己居然如此不习惯短篇的味道和篇幅,但又或许是,孙梓评的短篇感觉对我来说不是很对吗?(因为纪大伟也有几篇颇短,但是我读起来就没这样的不顺.....)

果然还是感觉问题?    (以下涉及男身剧情,请小心服用)

再说回男身。里面的男主角--桂和--总觉得梓评老师很喜欢这个名字,在星星游乐场和甜钢琴都有出现呢。(频率很高)让我兴起一种「好好想个可以用的中文名字,以后可以常常用」的想法(欸)

虽然说是这么说啦,不过我觉得梓评老师应该也是对这个名字有某种情愫才会这样吧。所以直到找到对我来说有意义的那个「名字」时,或许我也就不用再担心取名字障碍了(才怪)

桂和,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类.......这个意思是,他拥有很多一般人拥有的特质。残忍、纤细、有伤口、想去爱、想被爱,对未来不安,却还是展开翅膀......

在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名婷」这个脚色。

真的超.喜.欢.他.的!

未来要是看到像女生名字的男生名,我一定会对那个名字(?)抱有无限的好感。名婷......我觉得是整个故事中非常独特的一角,他是唯一被男主角甩掉的脚色(欸)没有啦,确切来说,他和桂和是同学和室友的关系,最后互相喜欢上彼此。不过在过去那个封闭的时候(虽然现在也没有多开明),他们之间的一举一动开始引起流言蜚语,这里,有一段桂和的心理描写。他觉得不管在哪里所有人都在看他,用好奇、窥探的眼神,让他快要受不了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一惊。现代的同性恋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起实质上的伤害,那种好奇或异样的眼光即使无害,就是我也无法忍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沉默的社会压迫?所以即使我是个腐女,我也绝不对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块表现出过于的兴奋和探究。)

而最后,名婷和桂和的关系被名婷的父母发现了!(因为看到他们之间的通信)名婷搬离学校宿舍,天天转公车、火车来上学。读到这里我原本想这两个人是完了,却没想到名婷即使如此依旧天天为桂和送早餐(桂和身体不好,早餐很重要!)

新好男人就是这样啦!不畏风雨和人言依旧温柔的男孩子最帅气了。于是,我在那一刻就深深喜欢上名婷啦!

不过桂和仍旧没办法,他拒绝了名婷。最后,透过名婷身边的人,桂和得知和自己分手之后的名婷悲伤无处发泄(当然那位朋友并不知道他们交往的事),就用自己的手去捶墙壁,到手指变形溃烂的地步(是这么描写的吗?有点忘记了)

呜呜呜呜看到的时候觉得超心疼的,因为真的很喜欢名婷。但我也并不会因此就讨厌桂和(不然就不会看完这本书了)在这种地方意外的残忍的,正是人类呢.........我是这么认为的。也因此我才说桂和很「普通」。

 

不过里面也有个非常可爱的桥段。记得好像是因为要放长假(寒假吗?)还是甚么的,桂和本来就是比较多愁善感一些的人,他写了一些书信给名婷,后来名婷也回信给他。桂和很意外,因为他以为名婷是个不喜欢写信的人,不过名婷立刻有些慌张地澄清: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如桂和那样能清楚流畅地写出自己的情感,所以才不常写,并不是讨厌。

名婷在写给桂和的信里还直接写了「我......我爱你」天啊真是太可爱了。现在男生早就不会这样了吧(?)

总之之后两人就交换大把大把的信件,让我觉得有些向往那个时候。像现在都不写信了,其实我是很喜欢写信的人......(虽然也因为两人通信频繁,所以信才被看到是没错啦......)

如果有机会见到孙梓评,或是如果要其他孙梓评的其他著作,我第一个期待和想问的一定是名婷的故事可以有后续吗?

虽然他是桂和人生里的一角,不过我是真的很喜欢他啊。

我也很想再看梓评老师写一次同志文学。总觉得里面的氛围很微妙但是也掌握得很好,不会虚假梦幻,甚至有不少地方挺真实的(当然,却不会过于现实)。

 

但,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还在思考。

刚刚说了,名婷是唯一被桂和甩掉的人(应该说唯一相爱之后由桂和提出分手的人),后面桂和还有两三段情感,其一是单恋,第二是两人渐渐远去,桂和纵然伤心却也无法挽回。

照这样看来名婷不是那个条件非常好的人吗?虽然能理解桂和为甚么要分手,但为甚么却如此的狠心和直接?感觉桂和并没有太多的心痛和不舍,这段情感就随逝在风中了。

疑问除了这两点之外,最大的是:我脑中也认为「这样没什么不自然的」,故事势必就是要这样才能继续得下去...........也就是说,我觉得名婷被这样对待是很合理的........恩........不觉得有哪里怪怪的吗?

我有思考过,可能是BL小说读太多的可能(剧情洗脑后就成自然),但也可能是上面讲的,要有缺憾才能继续,不然两人携手抵抗流言努力下去那不就不用玩了(?)只是,难道是这么简单的因素而造就了这样的结局?我总觉得那是一种更深层的人类的心理学概念,我心中那「不自然的自然感」应该是在告诉我些甚么才对。

不能解释得清楚,类似我上面说的吧--人总是容易对爱自己的人残忍--这种残忍是比对不认识的人更加不留情、不犹豫,狠狠地往对方的心留下伤口,看著他流血还面无表情的那种......

应该有吧?例如,突然会想对感情很好的朋友说狠话,又或者是对家人的态度总是比其他外人都更差(随兴)一点。不过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爱,正因为在意,所以才会有这些更进一步的举动。

而或许我们人害怕的不是分离,而是遗忘。

因为清楚知道自己是被爱的人,所以才更肆无忌惮的伤害。

因为桂和知道,即使他离开(狠心的离开),名婷的心中属于「桂和」的存在会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他才可以如此放心地去「伤害」吧。

这果然是,属于人类独有的残忍。

 

本来想纪大伟的读后感也顺便一起写,但是已经打到手酸,就只好留到下次了。最近在读同志文学(乱读),但老实说对女同的文学作品却兴致缺缺......我还真是糟糕(不过我推测主因还是「我是女生」,去读女同的书会感情太容易投射,那样的感觉会太真,让我有点却步)。

不是很喜欢写读后感言之类的,不过像这样闲聊式的感觉倒也不错只是感觉剧透好像有点多(根本只有名婷部分(?),希望没有人被雷到才好。

2013.11.0.08 夜  在羊毛与千叶花的音乐声中,希望早日找到最喜欢的爵士乐团或是专辑之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