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林永富╱臺北報導】

對於東亞奧會理事會(EAOC)24日在北京召開臨時理事會,決議取消由臺中市承辦的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學者表示並不意外,大陸對體育領域發動突襲非常精準,未來可能會擴大壓縮我國的國際體育空間,「有可能被縮到牆角」。由於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又沒有馬政府時期的政治互信,未來兩岸動盪局勢將理所當然。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蔡東志受訪時表示,相較於大陸過去大多在傳統的外交領域對臺灣圍堵,這次北京發動對體育領域的突襲,而且非常精準讓我們毫無還手能力,這不僅是警訊,也可以說是國際空間已出現紅燈,未來我國的國際活動空間可能會被縮到牆角。

對於北京這樣的動作,蔡東志說,短期能有達到施壓的效果,但是兩岸關係是長期的,北京如此做或許不是很理性,對臺施壓需有中長期的思考,如果圍堵的是民進黨政權,問題不大,但是像這樣取消東亞青運的做法可能反而會有反效果,將臺灣的民意推向另一端。

蔡東志建議,未來不管推動奧運正名公投如何發展,蔡政府應該要堅持我國與國際奧會簽署的協議書,也就是堅持「中華臺北」名稱的底限,這樣大陸方面未必會把戰場擴大,如果硬要推臺灣名稱到更多元及多邊的場合,則大陸會對臺灣施加更大的壓力。

樹德科技大學副教授、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兩岸和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吳建德受訪時也指出,蔡政府上臺2年多以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關鍵點就是沒有馬時期的政治互信。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很清楚表達對臺態度,沒有「九二共識」,馬政府時期的成果將蕩然無存,兩岸動盪的局勢也理所當然。

吳建德表示,蔡英文總統不會承認最近大陸對臺加壓是因兩岸關係處理不好的問題所產生,未來大陸是否會對臺灣更加緊縮,取決於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強度,最近蔡有採取較以往更強硬的態度來面對大陸,並且因想連任而向深綠靠攏,在走陳水扁「一邊一國」的老路,這是不好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