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拉萨,发现布达拉宫就活鲜鲜地立在山顶之上(海拔3700公尺),反倒有些不真实之感。在雄伟而壮阔的建筑面前,人,立时感觉渺小,只有谦卑...
 
这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宫殿,传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所建造的(”藏”,古代称”吐番”,熟读历史书的人应该不陌生吧);后来成为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经过历世扩建,成就今日规模。布达拉宫是藏人最重要的政治与宗教中心,能在一生中进入内部瞻仰礼拜,将是佛祖赐与今世的最大恩赐。
白天的布达拉宫是一个风貌;到了晚上九点钟、太阳冉冉落下,布达拉宫周遭点起了明如白昼的灯,又是不同风景,宛若悬挂夜空中的明珠,令人震慑。
参观布达拉宫,必须前一天预约,人数有限制,时间也有限制;过了安排进去的时间,抱歉,请重新再预约。一开始,面对这个高耸庞大的建筑,心是胆怯的,真的爬得上去吗?没敢太把握。也许,出发到西藏前的跑步运动是有帮助的,除了走得慢、慢,有些气喘吁吁,呵呵,还是"爬"到最高点喔。
顺著山势而建的楼宇相叠,包含宫殿、寺庙和灵塔殿等,房间多达上千间。曾经的繁华和膜拜的虔诚,从华丽雕饰、金身打造的灵塔清楚可见,其中又以第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雄伟,使用的黄金逾三千公斤。而今,酥油灯的嬝嬝升烟不再,随著白日旅人散去的脚步,夜里,空空荡荡的建筑里,只有100多位僧侣留守。
隐约知道,布达拉宫是西藏的精神中心,但原来,大昭寺更是西藏人的信仰所在。大昭寺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建于吐蕃王松赞干布时期,所供奉的,正是当时文成公主所带来的12岁释迦摩尼等身像。千年以来,藏人再穷、再辛苦,也要用金漆,一层层地,将这一身身的佛像饰得金亮辉煌。这是对佛祖敬意,也是讨佛祖欢心,希望获得赐福,有个好来生。
大昭寺的青石板,早已被匍伏膜拜的族人磨得光亮;香炉前跪拜的人流,一波又一波。虔诚膜拜的藏人口中念著六字真言,手中刻著六字真言的经铜也快速地转著;据说一个藏人,一生要念十万遍的六字真言。口中念、手里转,还有悬在河边、挂在雪山、飘扬高处的无数经幡,奋力在风中摇曳摆荡,也是在转在念,千年来的膜拜诵念,不为今生祈福,只为来生堆积福气,在下个轮回中,再转世为人。
以为文革的痛,仅在内地;孰料,在这千里遥远的西藏,也未能避开文革浩劫。距离大昭寺不远,有座同时期所建的小昭寺,供奉的同是文成公主所带来、8岁释迦摩尼等身像;文革时期寺庙被毁,金身像被砍成两截,是难言的痛,更是难以承受之重。在日喀则驱车前往拉萨途中,亦曾在一处印经寺停留,这里曾经有逾12万册经书,被烧被毁,仅剩2万余册经书。这些历史的伤,时代的痛,是否已结成疤?没人问,也不敢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