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塔尼斯还是星际一的那个开侦察机的小兵,那么他听了泽拉图的话一定会立刻调转机头不管上级命令跟著泽拉图去探索预言,这是源于他对老朋友的信任和对危险隐隐约约的预感。

但他已经是大主教了,那么无论他多么相信泽拉图,这一仗也必须打。

艾尔是全部卡莱星灵和奈拉齐姆星灵的信仰,艾尔沦陷以来所有人都在枕戈待旦为了收复艾尔在做准备,要知道星灵内部也不完全是一个势力,也是有不少部落组成的,光影议会一班人都厉兵秣马准备唯你大主教是从,你来一句不打了就能真的不打了吗?别的不说就尤尔兰和他率领的奥尔加部落的那暴脾气立马就敢兵谏你信不信?

还有一条深层一点的原因,就是奈拉齐姆和卡莱星灵的矛盾已经日益激化,这点从官方小说《虚空之子》里面能清清楚楚的看出来。一方面,很多卡莱星灵觉得奈拉齐姆是被流放者,艾尔沦陷后他们屈居于萨古拉斯,和这些「异教徒」为伍是很丢脸的一件事;而另一方面,一些奈拉齐姆则觉的艾尔已经将我们放逐,那么卡莱星灵就没有资格来萨古拉斯求助,艾尔收复与否也不管我们的事,因此对于卡莱星灵大肆使用萨古拉斯资源建造黄金舰队也颇有微词,更何况之前发生过一次很夸张的事——光影议会投票要挖奈拉齐姆的圣山来建造舰队,幸亏在沃拉尊和莫汉达尔据理力争以下才放弃了这个论题,到出征前夕,已经出现了暴乱分子占领政府机构准备造反的事,莫汉达尔也死于这场内乱,双方的矛盾虽然在沃拉尊和阿塔尼斯最后达到共识这个圆满结局下暂时压制了,但显然挥师收复艾尔已经刻不容缓,再拖下去下次暴乱,你是想再牺牲沃拉尊还是阿塔尼斯来换来一段时间的平定?

当然还有最简单的一点——除了亲历艾尔沦陷前那场战斗的人以及少数高层人员,绝大多数卡莱星灵乃至奈拉齐姆都是对泽拉图抱有极大敌意的,卡莱星灵恨他暴露了艾尔坐标,奈拉齐姆恨他杀死了老族长,因此他的话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是要再坑一次达拉姆,如果大主教因为一个老骗子(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如此)的话而贸贸然放弃一族最大的战役,那你觉得大主教还能有多少人心?

反攻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一战是阿塔尼斯上任大主教第一战,也是母巢之战后星灵反攻虫族(艾蒙)第一战,可以说不但是证明阿塔尼斯大主教身份的一战,更是证明星灵神之长子荣耀的一战,不可能仅仅因为非最高议会派系的一个叛徒(存疑)的预言或者警告就避而不战的,最多像战役里一样小心谨慎预防对面埋伏。

这个时候星灵的战意和士气已经到达顶点了,说实话,就算阿塔尼斯下令撤退,也会有人发动哗变强行进攻的,毕竟被宿敌占据的母星就在眼前,而新上任不久的指挥官仅仅因为一个叛徒的一句话就放弃准备了数月之久的大规模反攻,你会怎么想?

只能说艾蒙直接控制卡拉这一招釜底抽薪没星灵想得到,可能他们以为艾蒙最多也就埋伏大批异虫,以星灵的能力仍有与之一战的可能吧。


其实这个提问包含了两重问题

1:为什么玩家会认可泽拉图的言论?因为玩家打通了星际1隐藏关,知道萨米尔杜兰(即 纳鲁德博士),知道究极黑暗里关键是凯瑞甘,知道泽拉图必须引导女王重新变身而且和第一代刀锋女王完全不同;还打了虚空的序章,知道埃蒙这个东西的存在。所以玩家相信泽拉图寻找的预言的真的,知道埃蒙比想像中难缠的多

2为什么其他星灵不认可泽拉图?

其他星灵眼中的泽拉图干了什么事呢?首先,他是一个黑暗圣堂武士。尽管到这时候dt已经洗过了,但其他星灵能不能彻底排除这个影响?不知道。然后,他泄露了艾尔的坐标,直接导致了艾尔沦陷,这一点从席伦蒂斯的态度上看得出来。尽管我们觉得这不是他的问题,但显然星灵不都这么想。之后呢,母巢之战剧情,凯瑞甘感染拉扎加尔,假装释放她,之后泽拉图不得不杀死她,拉扎加尔临终把奈拉齐姆托付给泽拉图,然后泽拉图自我流放了……或者说是去寻找预言,但结果没变:整个自由之翼和虫群之心过程中,普通星灵压根不知道泽拉图在干啥。他们只知道,这个「叛徒」非但没有好好打仗救赎自己,反而跑去弄什么神神道道的预言。要知道,泽拉图的预言到这个时候还没有任何实证,阿塔尼斯/雷诺相信他一部分因为他们曾经并肩作战,一部分因为塔萨达,但普通星灵呢?类比一下,a创业失败把家里家产败光了 家里头一穷二白指望他一个壮劳力挣钱得时候他说不行我得去找个靠谱的算命的算算去,你指望他家里人认可么然后这一家子好不容易攒够钱准备买套房子了 好几年没动静的a突然跑回来说不能买啊,算命的说咱家要出大事了,你买了房子就没钱了,他家里人会怎么想?怕不是当他是个疯子吧所以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在玩家视角中的泽拉图和一般星灵看到的泽拉图差的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难理解普通星灵的一些做法,这种时候就必须试试把自己带入到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至于大主教明明相信泽拉图为啥也不听他的?上面这一些摆在这 阿塔尼斯要是跳出来说泽拉图说的对你信不信大主教这个称号马上换人

更何况这个时间点大主教能相信泽拉图多少?我觉得也不好说。cg里泽拉图说完 大主教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了 这说明什么?

看到是自己的老朋友而不是入侵者所以放心了?那刚看到泽拉图得时候为什么会紧张?为什么那时候没有他放松的镜头?我脑补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果然又是这种神神道道的东西,泽拉图怕是已经疯了」

人之常情

艾尔是星灵最大的荣耀,更是一根钉上了所有星灵尊严的耻辱柱。作为人类,我们难以理解星灵那种独特的荣耀感和团结心,因为星灵拥有卡拉。

我们很难想像在艾尔沦陷时无数星灵融合在一块儿的悲伤,痛苦,愤怒,无力和心酸,以及在他们所有人的荣耀心上狠狠划开的一道伤口。这些情绪通过卡拉融合,反馈到所有星灵个以上,每一个达拉姆星灵,都对艾尔沦陷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件事情,是他们每个人的逆鳞。

大主教自然知道如此,他同样也有著这样的痛苦与愤怒,但他也同样冷静。他无比相信泽拉图,作为塔萨达尔的弟子,他知道他老师的挚友是怎样伟大的一个人,但只有他一个人是没有用的,只有他一个人冷静又能怎样,只有他一个人相信泽拉图又能怎么样。母舰上那无数星灵战士都是抱著必胜之心,复仇之火来到了艾尔上空,随时准备著为母星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个时候浇他们一盆冷水,无疑对他们的信心是一次无比巨大的打击。此外,撤退这个建议是泽拉图—这个其他星灵眼中的叛徒提出来的,那么阿塔尼斯一旦下令撤退,其他的星灵战士是否会想,为何大主教要听信一个叛徒,而非尊贵的圣堂武士,进而是否会怀疑大主教本人?

再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吧。假设你是一名警察,是20名荷枪实弹的武警的队长,有十个手持利刃的流氓劫持了你的家人,你所有的手下和领导都告诉你说,去吧,去吧他们救回来,突然,一个你最好的朋友,同事跳了出来,说马上就要爆发战争了,你们作为重要的安保力量不能有失,让你别去了,你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首先我只想……

然后是回答。

回答:剧情需要和商业需要(不细讲)。

剧情方面,可以参考小说冷月圆满和动态漫画光复艾尔。

小说冷月圆满里,独眼叉(非卡尔达利斯,是另一个活了几百年的叉)与其他叉及暗堂的人,为收复艾尔做相应准备。他们大部分人以为这次任务很轻松以及附近没有折越的站台,没有带折越的装置。当他们到了艾尔的时候,在虫族的袭击中发现他们并不是野生虫群(野生虫群指没有领导的虫群),战到后面,仅剩独眼叉活著。清理掉袭击的虫群后,独眼叉决定把这次讯息报给黄金舰队。小说最后以一个马拉松传说式的故事结尾。

从这些是可以看出星灵在阿塔尼斯统一后,是早有收复艾尔的想法的(暗堂也是,划重点,后面要讲)。

至于动态漫画光复艾尔,是卡尔达利斯与阿塔尼斯在艾尔附近的卫星撒洛克上的对话。是cg前一天发生的。

阿塔尼斯本身对光复艾尔的意愿并不强烈,他说:「我们是古老而高贵的种族 如今我们所剩无几 而明天又将出生入死」

「太多人的鲜血流在了这里。而这一次,还会有更多,只因我们还坚持著可能已经过时的理念。」

星灵本身只剩下一亿多人,阿塔尼斯并不想让圣堂武士做无谓的牺牲(他眼中)。

而卡尔达利斯作为他的副官,也比阿塔尼斯年长,并没有仅仅考虑到眼前的得失,而是看到了收复艾尔远比落在那边不管要利于现在的星灵。

首先老一辈的原卡莱星灵(卡尔达利斯代表)遭受战乱,离乡,本身就有收复艾尔的意愿「还有什么能比夺回家园更加重要」。

其次,卡尔达利斯:「此时此刻,我们所9有的族人众志成城,驱逐黑暗圣堂武士确实是个错误,但今天,在您的领导下,我们并肩作战,战士在明天挥洒著热血,是为我们共同的未来。」

大主教是达拉姆(意为联合统一)星灵的大主教,也是因为阿塔尼斯统一了卡莱星灵和涅拉辛星灵后,被爱戴的尊称以及他在议会里的职位。

收复艾尔更利于星灵的统一,(达拉姆星灵如今内部其实也并不是特别安定,各个部落利益纷争,部分涅拉辛仇视夺占了夏库拉斯土地,害死女酋长(修改,感谢知友指出,顺便丢出我的逻辑如果卡莱不来夏库拉斯→女酋长就不会被感染→女酋长就不会死),最后为了打造新黄金舰队拆空夏库拉斯矿脉的卡莱星灵。我记不清是哪个官方漫画了(修改,找到了官方漫画,叫牺牲),那个漫画正是在讲各个部落的议员在谈论如今星灵情况的。也讲了莫罕达在不日前被涅独分子刺杀的事。(修改,牺牲漫画里莫罕达还活著。而且犯了把莫罕达当成沃拉尊父亲的错误。)顺便一提,现在达拉姆星灵里头大概有二十个部落,代表不同社会分工)

最后拿每次看光复艾尔都会心酸的一段对话做结尾吧吧

阿塔尼斯:阿昆德拉…… 那意味著牺牲,那牺牲的意义呢?

卡尔达利斯:牺牲的意义,在于至高无上的荣耀,我自愿献出生命,因为这是夺回家园,再一次团结所有星灵的机会,是您,让我坚信这一点。

阿塔尼斯:再一次团结……所有的星灵……只要有向您这样的战士。

卡尔达利斯:来吧,阿塔尼斯,带我们回家。

阿塔尼斯:卡尔达利斯……

卡尔达利斯:为艾尔而战。

——————————————

部分可能存在谬误。

最后以nga麦德三世的科普及星际历史吧内各资料为准。

(友善度)

——————

2018.10.16

因举报而修改。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