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印象中中國的義務教育中是沒有科學方法這部分的內容的。

個人認為科學方法對於初中水平的學生並不難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相當的廣泛,並且對理科科目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長遠來看更能夠降低偽科學謠言的普及率,提高民眾科學素養,符合科學發展觀。那麼為什麼科學方法沒有被編入教材呢?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現在沒有多少老師真正懂得科學的實質。

我是專職做天文科普的,從小涉獵百科知識,在同齡人里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算是很多很廣的了。但是,我在3年前對科學的本質還是很迷糊,當時有個賣保險的給我推銷一種眼藥水,說這種眼藥水滴眼睛可以治療痔瘡,問她機理,她說「這可以通過刺激經絡來作用到痔瘡上,這個機理以後會得到證實的,就像科學有很多東西現在沒被證實,以後也會得到證實的一樣」。和很多人一樣,我知道她是在忽悠人,但是我卻不知道從何反駁她的言論。

在那事情之後,我才開始注重了解科學的實質,並且在之後與她的辯論(之後她老是纏著我辯論)中對科學的實質有了深刻的認識,也知道了如何反駁這類言論。

作為總人口佔比不過10%的大學生之一,而且從小信科學、學科學,掌握了大量的科學知識且專業從事科學普及的人,在從事科學普及工作1年多之後尚且對科學的認知還如此模糊。現在的年輕老師都是我們同一時代的人,其中懂得科學實質的人的比例又能有多少呢?年老的老師就更別說了。


我印象中在生物課本里提到了假說演繹法,但不確定是不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科學方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明確、那麼容易總結,我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反思才慢慢對科學方法有所了解。所以也不必強求中學生們能夠掌握,讓他們在科學中體會就可以了。

答案是肯定的:有。

忘記是在初中哪本書上有看到過科學探究法的介紹,就是那個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我想之所以在題主的印象中沒有在義務教育階段學過關於科學方法的知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校義務教育的重點是在對於方法論的應用上,直接的利益相關是因為中考考的就是一個人對於一些結論的應用,故而學校老師訓練的重點也就是在這些技巧性的東西上了,至於科學思維的訓練自然相對就被淡化或者乾脆沒有。

嗯,因為中考不考。


馬克思是個好東西,裡面的辯證法我覺得比西方的批判性思維更先進,可惜教歪了。所以並不是沒有方法論方面的教育,只是現在的馬列教學流於形式,很多精華被略去,反而無關重要的一些東西反覆在教。考試基本以大而空泛的大篇背教科書為主,與實踐遠遠背離。

好吧,補充一下,在我的映象中,辯證法當之無愧的始終指導著我,雖然已經記不清政治課到底上些啥了。另外就是歸納法、歸謬法、二值邏輯演繹、遞歸與遞推、動態思維法(比如拓撲結構在腦中變換或者無窮小量不斷趨向於零以及數據結構中用指針做鏈錶鏈接時插入刪除的過程,或者冒泡排序數據交換過程等),這些哪怕是在現有的工作學習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長期在工程、研發行業工作,所以很多思維模式都已成習慣了。有時自己都未必明白,解決了某個問題到底是用的哪種方法。也許這就是大道無形吧!


科學方法指的是什麼呢,小學自然教你觀察世界,數學教你怎麼推理,別說小學你就用方程,語文給了你和別人交流技術途徑。難道還必須教一門課告訴你怎麼結合?沒有規範就是最好的規範,百花齊放,沒什麼想法不可以,觀察,推理,交流,最後達成共識,人認識世界不就是這個路子。民科也一樣,只不過在推理上工具不嚴謹而已 。可沒用數學做推理工具難道人就沒法認識世界了?這才荒唐。


個人淺見:

我大概一拍腦門,覺得之前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傳統教育思維對探究性學習的限制,二是我國義務教育體制對研究型學習的排斥,三是教育投入的不足對研究。

但是我實在懶得打字,我就說說最後一個原因吧……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對教育的投入還不足以支撐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向學生教授研究方法。

為什麼呢?我們先從教授研究方法都需要什麼說起吧。

學習某種研究方法之前,我們一般要先接觸方法論,通過方法論明白什麼樣的方法適合研究什麼樣的問題,而進入方法論之前,我們至少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技能,如語言技能,數據處理技能,實驗操作技能等等等等吧,而在掌握技能之前,我們需要基礎知識的支撐,如語文理解啊,數學計算啊,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知識啊等等等等吧……總之,在訓練方法之前,學生應該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而且了解了不止一種方法,不至於陷入某一種固定路徑中,否則就容易跑偏。

然鵝,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資源嚴重不平衡,大部分地區都只能基本滿足教授學生基礎科學知識的需要,連研究技能的教授都不能令人滿意,更別說教授方法了。

再往義務教育之後說,根據我片面的粗淺的觀察,我國目前絕大多數本科生能在本科階段接觸一下方法論,對某些方法有個稀里糊塗的概念就不錯啦,而真正開始掌握研究方法,並開始要去研究前沿性的問題,一般是碩士研究生階段。

不知道這個科學方法的定義是什麼。

自然學科里模型法,等效法,控制變數,定性定量分析都是科學方法吧。觀察,統計,分析,判斷,歸類。這些初中甚至小學都有教吧,不是一定要明說科學方法這四個字才知道自己學的是科學方法吧。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我看的莫名其妙的。

因為我們國家跟其他國家本質上的不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一切資源我們都可以自給自足,只要生產工具足夠,我國完全可以閉關守國自給自足,所以對於我國來說,我們最重要的不是發展科技去破壞自然創造利益,我們最重要的是保家衛國,所以我們一直說的都是可持續發展

科學教育方法雖然可以培養出很多精英,但是這些精英到了我們這種守成國家中很容易變成破壞分子,因為他們不甘平凡,所以肯定要創造各種條件破壞當前規則,才有他們的出頭之日

我們現在的科技、文化、生產關係、生產力,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每個人只要安心做好社會的螺絲釘,就可以安居樂業,為什麼要培養那些破壞者來影響我們生活?

不是有很多美國學者對所有國家做幸福度統計么?結論居然是朝鮮幸福度第一,為什麼?因為他們所有人都能在健康體系下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安居樂業,不用去勾心鬥角,不用擔心欺騙。

有沒有覺得從90年代到現在,社會越來越進步,可是鄰里關係卻越來越差,以前沒事的時候都是找鄰居打牌,現在,估計都是找網上根本不認識的人去打遊戲了

很簡單的例子,就在我們身邊,切身相關,你娶老婆的時候,你是喜歡一個受國外思想影響,非常崇尚自由,非常崇尚民主,吃個飯都要跟你AA的女孩,還是一個農村裡出來的,一切都以你為中心的女孩?


在我印象里,真的是有這方面的教育,但是僅僅限於優秀的老師或是小學階段。

因為,我小學的時候,上初中不用考試。

由於中國人太多(競爭激烈),而且太聰明(喜歡捷徑),而且太愛占點小便宜(要讓自己的孩子佔用好的教育資源),反正各方面原因吧(不要噴我)。

大家都是考什麼學什麼,而且往死里學。。。。。


因為沒必要啊,現代科學始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基礎教育只要提供足夠堅實數學基礎就行了。你已經學會了本質的東西,即以數學為準繩,這就是最科學的方法。中國的基礎教育已經非常強了,但也不至於在9年義務教育就普及微積分和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再過一百年說不定可以?


我只記得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說這個基本物理原理其他真還沒啥映像。


科學的方法就是,,

愛學就學,,,不學滾。。。

皮一下(≧?≦)/。


個人認為最嚴謹的科學方法就是四個字——實事求是,這種方法早已寫在中學的政治課本里,而且在物理生物化學歷史等課程的學習中,科學家或某某某推動歷史進展的事迹均在不斷驗證這種方法的科學性。


多加教條,死背些文字有什麼用?我們的教育就是有問題就加書本,加時數,好像就完成了什麼似的。

結果學生們在大考後大肆撕書以慶祝。

科學方法(最重要的是科學精神)本來就是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大量科學相關科目裡就應該要具體實踐的,還要特別拉出來,不會覺得有那裡太病態了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