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對於「人設」這個詞語,我想到了翟天臨事件。翟天臨是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博士,他的人設為學霸,可是網友問他什麼是「CNKI」(中國知網),一下子就讓他的學霸人設崩塌。

段祺瑞是歷史人物,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簡單地用人設來評判。

段祺瑞曾經四次擔任總理,一生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被稱為六不總理。曾經三造共和,是北洋三傑之一。段祺瑞執政的時候,曾經向日本借款,出賣過一些國家權益,1926年又製造了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他手下的徐樹錚曾派兵收復了外蒙古。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曾極力拉攏段祺瑞,遭到段祺瑞的嚴詞拒絕。段祺瑞雖然下野,但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南京的蔣介石讓段祺瑞移居上海,1936年病逝。南京國民政府對段祺瑞舉行了國葬。

段祺瑞是一位政治家,政治家有100張臉,其中99張是假的,只有1張臉是真的。對於段祺瑞的評價只能用功過而不是簡單的人設。


民國初期的段祺瑞,擁有「六不總理」的美名,即:不貪污肥己,不賣官鬻爵,不抽大煙,不酗酒,不嫖娼,不賭錢。

段祺瑞是頗受爭議的人物。我認為他的一生功大於過。

先說說段祺瑞的功績:
  • 收復外蒙:

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爆發後,在沙俄的幫助下,外蒙脫離中國。當時中華民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無暇也無力管理外蒙。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無暇顧及外蒙,段祺瑞瞅準時機,派徐樹錚一舉收復外蒙。打擊了民族分裂勢力,維護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完整。

  • 三造共和:

段祺瑞由於早年出國留學,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深知中國的落後源於集權腐敗的家天下統治。所以一生致力於建立、維護民主共和的社會制度,曾經「三造共和」。

一造共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急令段祺瑞為第一軍統領。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聯和握有重兵的46名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內閣。

聲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將士之心,將領頗有不可遏之勢。壓制則立即暴動,敷衍亦必全潰。"

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清帝退位。

二造共和:

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堅決反對帝制。袁稱帝前,他曾五次勸阻,結果三次被拒絕,兩次喫了閉門羹。

袁稱帝後,段祺瑞念在袁世凱一手提拔並相交十幾年知遇之恩的份上,沒有公開聲討,但絕不參與,也拒絕任何封賞。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推舉黎元洪任大總統,平息了南方革命軍的反對聲音,恢復國會和《臨時約法》。阻止了南北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

三造共和:

1917年6月14日,張勳率辮子軍復闢。

段祺瑞組織「討逆軍」,攻入北京,趕走張勳,恢復共和。張勳復闢醜劇僅12天破產。溥儀再次宣告退位。中國民國恢復,馮國璋任總統,段祺瑞任總理。

可以看出,段祺瑞在推翻封建制度,維護共和方面確實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說說段祺瑞的過錯
  • 西原借款:

1917——1918年,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八次,總額達1.45億日元,這筆外債就叫"西原借款"。

為取得這筆款項,段祺瑞把東北的修築鐵路,砍伐森林和採礦等一系列中國主權,出賣給日本,為日本後來侵佔東北埋下隱患。

  • 三一八慘案:

1926年3月18日,李大釗率領北京羣眾五千餘人,在天安門集會抗議,要求撕毀《辛丑條約》,驅逐八國公使。

段祺瑞執政府(註:段祺瑞當時不在執政府,也未命令開槍)下令開槍,當場打死四十七人,傷二百餘人。

消息一出,民怨沸騰。紛紛譴責國務院門口的屠殺。

魯迅發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強烈譴責段政府,稱這一天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3月20日,北京政府自知理屈,國務總理賈德耀引咎辭職。執政段祺瑞下令撫恤死者,醫治傷者。

4月9日,鹿鍾麟以段祺瑞暗通奉係為罪名包圍國務院,段祺瑞執政府倒臺。

段祺瑞的晚年生活:

執政府倒臺後,段祺瑞來到天津,開始了隱居生活。

段祺瑞是著名的「六不總理」,生活樸素,一生沒有房產,一直租房居住。這在民國軍閥政客中是絕無僅有的。後來,袁世凱以給他養女的名義,送給段家一棟房子。然而,這房子是老袁打牌贏來的,沒有房契。

袁世凱一死,房主兒子拿著房契來找。段祺瑞見人家手中有房契,二話沒說,帶著一家人搬了出去。

段祺瑞下臺後,經濟來源大大減少,便在英租界租了一套便宜的住宅,一日三餐以米粥、饅頭、素菜為主,四季均著布衣。連平日十分喜歡的麻將也不打了,但還保持下圍棋的習慣。

段家上下老小加上當差打雜的,一共十餘人。後來家裡時常出現揭不開鍋的窘困局面,只好留下繼妻張氏在身邊,其他姨太太全部遣返回合肥老家。

在段公館裡,多虧一些老部下自願輪流站崗放哨,幫助處理些雜務,纔不至於到了黃葉滿階無人打掃的地步。

段祺瑞拒絕與日寇合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多次拜訪段祺瑞,想請他出山。均被段祺瑞嚴詞拒絕。並在報紙上公開表明自己抗日的態度。

為了避開日本人的要挾,段祺瑞舉家搬到上海。

逝者如斯,功過任人說:

1936年,段祺瑞因胃病,病逝於上海宏恩醫院。在彌留之際,他留下親筆遺囑,內有「八勿」,讀起來令人唏噓讚歎。

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

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粹;治家者,勿棄固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騖時尚之紛華。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歷史,想了解更多麻辣歷史,請點擊關注。


感謝邀請。幾點想法如下。

一是,才華橫溢,名符其實的學霸。1885年9月,段哥以優異成績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預備生,入炮兵科。學業優異,每次考試都是第一。1887年11月,段哥以「最優等」成績從天津武備學堂炮科畢業。1888年冬,段哥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獲準與其它四位同學到德國留學。之後被李鴻章,袁世凱等人看中。才華可見一斑。

二是,清正耿介,魅力非凡的好男人。號稱「六不總理」,沒有不良嗜好,真是難得。最難得的是不做漢奸。「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段哥嚴詞拒絕,不為所動。

三是,致力共和,反對帝制的急先鋒。歷史上稱段哥三造共和。不過我最佩服的是段哥反對袁世凱稱帝。面對幾十年的知遇之恩,個人與國家的理念衝突,這個真不容易。

四是,武統失敗,政治失敗的失意人。段哥希望國家一統,可惜靠武力統一南北失敗了,再加上「三·一八」慘案,聲望大跌。小徐子死後,更是心灰意冷。


段祺瑞,安微人,皖系軍閥首領,民國總理。執政期在東北修鐵路向日本借款,出讓管理權益,使日本人逐步滲透東北,人稱賣國賊。其實不然,他也是想國家發展,開採礦業。身在其位,得謀其政,國家無錢,借款必出代價,誰知日寇貪得無厭,步步蠶食東北。段祺瑞潔身自好,拒絕日本人拉攏,想振興民國。怎奈軍閥混戰,幾起幾落,無力能為。總之段祺瑞是民國風雲人物,有待公正評論。


袁世凱的部下,民國初年任陸軍總長,後任總理。曾三造共和,但推行專制。與孫文的革命軍作對。北伐戰爭被擊潰,但有晚節誓死不做漢奸,值得我們尊敬。


謝邀!本人對段歷史不太瞭解,很難評寫。見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