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如題。要說如何評價大明末帝朱由檢,小編以為可以用「志大才疏」四個字來加以形容。

崇禎帝是大明的末代皇帝,明熹宗的弟弟,接手皇位的時候,明朝雖然式微,但是遼東防線穩固,大明安全局勢還算沒有問題。

然而崇禎帝繼位後,重用被宦官勢力打擊的東林黨人。東林黨人雖然是些士大夫,但是自私自利,陷害關東名將袁崇煥,京城即將被攻滅時崇禎帝下令大臣捐獻,這樣貨說分錢沒有,結果闖王繼位,分分鐘抄出千萬家私。

再說說被崇禎帝視為禍國殃民的魏忠賢,雖是宦官染指朝政,但是其執政能力還算不錯,起碼很有大局意識,袁崇煥要啥給啥,在魏忠賢還在的時候,大明關寧鐵騎讓後金八旗瑟瑟發抖,所以說崇禎帝並不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但值得一提的是,崇禎帝多少有些骨氣,能夠做到」君王死社稷」,還算換回了些許顏面。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朱由檢出生後封號信王,17歲繼位,在繼位前,他從沒有想到他這一輩子還能當上皇帝,他哥朱由校年紀輕輕就死了,這是他無法預料的,正是因為他是作為王爺從小培養教育的,所以在當上皇帝後,他沒有從小沒有受到帝王之術的各方面教育,在這方面為他以後當上皇帝後不管是在用人之道和處理朝臣關係上,埋下了很大的禍根,什麼事情都是由著他的性子來!

他在位十七年換了十幾個首輔,殺了幾個抗金名將,如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人,盧象升和孫傳庭雖然不是經他手而殺,但卻是他逼死的,關於他的性格描述,歷史上已經說的很清楚,刻薄,自私,死要面子,急功近利,沒有擔當等等!

他一直不想當個亡國之君,拚命的維護著明朝這個風雨飄搖的大廈,但始終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於事無補,仍是擋不住明朝的滅亡,他勤儉節約,辛苦工作,無休止的開會上朝議事,但無論他怎麼做,始終擋不了明朝滅亡的步伐,他爸爸爺爺老爺子,一輩子上朝的次數都沒有他一個人多,說白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他能做的無非是延緩明朝的滅亡步伐,做的好了再維持十年八年,做的差了,早滅亡幾年!

就如當年明月說的,一個王朝的建立到走向滅亡大底不過三百年,都逃不脫這個歷史定律和魔咒,明1368年建國1644年滅亡,共276年,他已經氣數已盡,誰也無法阻擋,一個沒落衰敗老態龍鐘的王朝和一個冉冉升起朝氣蓬勃的新生國家,自然不是對手!不遠崇禎帝只願大明王朝氣數已盡,是誰也救不見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1627年繼位,那年他16歲,本該上高一,結果家族事業後繼乏人,只好輟學當皇帝。此時明朝已經走過260年,問題重重。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後,綜合以前歷代治亂興衰,堅持採取皇位嫡長子繼承製度,以防止皇權繼承過程中發生混亂,國家危亡。回看明朝皇位繼承,總的來說是很成功的,除了朱棣武裝奪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之後幾乎再也沒有發生大的糾紛。

明成祖朱棣以降,逐步削弱了藩王的權力,到嘉靖帝繼位後,又採取了一序列措施限制藩王,自此各地藩王不但被完全排除在皇權運作之外,也失去了武裝力量,當年朱元璋封藩諸子以「屏藩帝室」的意圖徹底失去作用,各地王爺成了只能吃喝玩樂的寄生蟲,在明末大廈將傾之際,確

也沒有起到什麼重要作用,只是給朝廷養這些鳳子龍孫徒增開支。王爺勢力被限制了,皇帝、太子看似安全了,但是,皇帝也失去了兄弟、叔伯的相助。皇權失去了最天然的盟友,一來造成皇權孤單;二來造成皇權封閉。 朱元璋對皇帝素質關乎大明朝的命運早就有深刻認識,他對太子朱標說:「從古開基創業的君主,吃盡苦頭,通達人情,明白世故,辦事自然妥當。守成的君主,生長於富貴,錦衣肉食,如非平時學習練達,辦事怎能不錯?我所以派你每日和群臣見面,聽斷批閱各衙門報告。

要記得幾個原則:一是仁,能仁才不會失於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會惑於邪佞;一是勤,勤勤懇懇,才不會溺於安逸;一是斷,有決斷,便不致牽於文法。這四個字的運用,決於一心。我從有天下以來,沒有偷過懶,一切事務,惟恐有毫髮不妥當,有負上天付託。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這是你天天看見的。你能夠學我,照著辦,才能太平無事。

朱元璋的這句話,影響了後世的許多人,成為不少仁人志士學習、遵循的指南,以筆者的研究分析,這句話對王陽明心血思想具有重要的啟蒙或促進作用,陽明心學存有朱元璋思想的深深痕迹。但是,這句話對朱元璋的後世子孫帝王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為什麼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這是有原因的。

按照朱元璋和朱棣給後世子孫設定的標準,明朝皇帝的責任太大了,任務太重了,沒有宰相總理政務,沒有叔伯兄弟相幫,帝國的大小事務都需要皇帝裁決,大小矛盾需要皇帝協調,非常人能夠勝任;加之沒有至親兄弟提醒和出謀劃策,治國理政只能靠自己的覺悟,對普通官員和百姓看似平常的人情世故的,皇帝也很難體會到 據學者統計,明朝中後期的皇帝,若是正常履職,不說朝會、禮儀等活動,僅每天需要閱讀的奏章就有約20萬字,相當於每天要看完一本書,還要處理辦結這些事,對常人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皇權設計,本需要從皇子中材質上層又久經歷練的人中選擇皇位繼承人,以應對複雜的政務。朱元璋知道這個道理,可是還是選擇了嫡長子繼承製度。 所以明朝的皇帝自宣德帝以後,大都不能堅持正常履職。嘉靖帝14歲以外藩身份入繼大統,年紀輕輕的嘉靖帝剛開始是十分勤勞的,「世宗(嘉靖帝)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但是,長此以往肯定不是辦法,會累死。所以後期就信道教追求長生,對朝政失去了興趣,以至於被嚴嵩父子弄權,搞得一團糟。

萬曆皇帝8歲登基,也很想效法聖賢,親力親為,干一番大事業,最後因為玩不過文官們,乾脆認輸走向了反面,躲在大內,30年不上朝不出來不見大臣。這兩位不上朝的祖孫皇帝,反而活得比較長,嘉靖帝活了60歲(排名第三,僅次於太祖朱元璋和成組朱棣),萬曆帝活了57歲(排名第四)。 經過嘉靖、萬曆、天啟三朝上百年的懈怠和折騰,崇禎帝接手的是一個十分破爛的攤子。

當時是什麼樣的形勢呢?政治上,綱紀廢弛,朋黨相爭,貪腐橫行;軍事上,武備廢弛,戰鬥力低下;財政上,國庫空虛,財源匱乏。此外,陝西的農民起義開始風起雲湧;東北的女真已經建立後金政權,女真人已有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快速機動的6萬雄兵,正虎視眈眈。 這是一個危急存亡的時刻,「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明史庄烈帝二)。以至於後世有人說,就是唐宗宋祖,也挽回不了當時的危局。但我相信,若太祖朱元璋在,完全可以挽狂瀾於既倒,只是,時勢造英雄,這時的明朝,這樣的環境,不大可能造就像朱元璋這樣雄才大略的子孫。

崇禎帝有他優點,所以亡國讓人覺得很可惜,況且奪取大明江山的是滿清外族,所以引發了漢人幾百年的哀嘆。 我們看看崇禎帝的優缺點。崇禎帝主要優點歸納起來有:1.好學,自己勤學,讓大臣勤教;2.勤政,「夜燈惟許月華侵」,宵衣旰食,吃的普通,睡的少,工作及其認真。3.不喜聲色,除了工作學習,沒有不良嗜好。優點不多說,因為這也是學界公認的。主要說崇禎帝的缺點說不足,崇禎帝身在紅牆內,長在宮女中,錦衣玉食,「吃盡苦頭」不可能,「通達人情,明白世故」也做不到,所以缺點和不足難免,如果細說,缺點不少,多疑、求全責備、心急、缺乏擔當等等,但概括起來,作為皇帝,不足之處就是兩點:

1.缺乏戰略眼光。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沒有好好學習太祖朱元璋的戰略思想,沒有制定一個「先南後北」或是「先北後南」的全局戰略,而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是一步。沒有制定一個合理的經費籌措計劃。到崇禎十年,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算是有了一個戰略部署,但是這個計劃特別是經費渠道有嚴重問題,對當時的形勢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2.不會帶隊伍。當皇帝,職責是什麼?劉邦當年的話,說的很到位:「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對了,當皇帝其實就是帶隊伍,把手下帶好,就萬事大吉。崇禎帝恰恰不會帶隊伍。

舉個例子,崇禎元年,戶科給事中韓一良上疏說:「當今世上,哪裡不要用錢?哪個官又不愛錢?做官是花錢得來的,怎麼能不收回本息?如今說到害民,都歸咎於知府、知縣的不廉潔,但知府、知縣怎麼能廉潔呢!他們的俸薪有多少,上司要想方設法勒索,過往官紳要打抽豐,進京朝覲一次至少要花三四千兩,這些錢不能從天而降,他們哪裡能廉潔?州、縣官員進京朝覲,京城的御史、給事們號稱「開市」,臣兩月以來辭謝的贈金就有500兩。」。

我們相信,這個人說的都是實話,崇禎也很高興,正打算整治腐敗,就將這個議題拿到御前討論,結果被一般老油條大臣忽悠,他們問韓一良:誰勒索了?誰花了三四千兩銀子?這一問,把崇禎帝問「清醒」了,是啊,誰?你說出來?拒收了誰的500兩銀子?結果實在沒辦法,韓一良說了幾個已經被處理的閹黨,說自己也是聽說而已。崇禎帝很生氣,你沒有證據胡說八道,看在你是言官的份上這次就算了,不然扒了你的皮。奶奶的,人家吃著地溝油,你要人家擔賣白粉的責任。此後,再也沒有人敢上疏說反腐倡廉了。這事情的處理明顯是崇禎帝不通人情世故的表現,年紀輕輕的崇禎終究玩不過那些老油條。 其次說說袁崇煥的命運,袁崇煥是在當時明軍和女真對抗頗有成績的人,但是當時的整體形勢已經不利於明朝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朝精銳盡失,明朝在遼東的形勢已處於明顯守勢,這個判斷皇帝要心中有數。

崇禎二年,女真人繞開袁崇煥殺到北京城下,袁崇煥回師救援,女真人走了以後,崇禎帝逮捕了袁崇煥,後將其凌遲處死。如果套用大明的律法,袁崇煥死罪難逃,但是皇帝完全可以做到不處死袁崇煥,亂世套成法,這是要命的事。這樣,要你皇帝做什麼?亂世之中,怪事百出,成法不變,就需要皇帝居間協調,保護無辜的手下陷入成法的陷阱,必要時施以援手。「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這說的就是自毀長城。 再看看陳新甲,1642年松錦大戰結束,明軍損失殆盡,國勢日益交困,崇禎帝想到了和滿清議和,於是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滿清和議,但這個事情不小心被人家捅了出去,群臣嘩然,愛面子的崇禎帝十分惱火,嚴厲批評新甲,要陳新甲解釋。陳新甲自以為是崇禎帝的託付,覺得沒事,崇禎帝更加氣憤,最後處死了陳新甲,把自己與議和的事撇得乾乾淨淨。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接皇帝的私活了。

此外,盧象升、楊嗣昌、汪喬年、傅宗龍、賀人龍、洪承疇、孫傳庭等等,這些將帥之才,哪一個在崇禎帝手上有好結局?不是被崇禎帝自己處死,就是因為崇禎帝的決策錯誤導致死於敵手或自殺身亡;洪承疇被俘虜,投降後為清朝作了一番成績。其他督撫、大員的命運,大體如是。 在簡要看看崇禎內閣,明朝中後期的內閣是處理天下政務的中樞,內閣大學士和內閣首輔的位置相當重要,但是在崇禎帝當皇帝的17年時間裡,換了約50位內閣成員,平均一年換3個。

他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有瑕疵,老成一點的,嫌棄人家沒有銳氣;有點銳氣的,又嫌棄人家輕浮。這些人裡面,的確有很多人本身才智平庸,但是,不是說沒有人才,人過一百人,其中必有龍鳳之才。朱元璋參加革命後於1352年回鄉招兵,選了20幾名親信,這些人後來都成為獨擋一面的幹才,包括第一猛將徐達。小鄉小村這麼能有這麼多人才? 世上本無人才,有人培養、有人提供平台、有人信任才有了人才。只要你不順眼不放手、只要你不包容不信任,永遠沒有人才。

人才的成長自有規律,指望天上掉下現成的徐達、張居正那是痴心妄想。 在煤山上吊前,崇禎帝有兩個重要的認識:

一是「諸臣誤朕」。在位17年,都被諸臣誤,用腦子想想,被人誤一時是誤,被人誤一世是誤嗎?是蠢,蠢不可及。

二是「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給了你17年的時間,你培養不出一個良相來,要知道明太祖從參加革命到當上皇帝才16年時間,培養了一大批良臣猛將,據此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告誡太子的「仁、明、勤、斷」四個字,崇禎帝只做到了「勤」。其他沒做到:不仁,濫殺無辜、殺人如麻;不明,不明人心、不明局勢;不斷,當斷不斷,在議和、南遷等問題上始終搖擺不斷。但要說勤,如果勤錯了方向,不如不勤。

筆者以為,「仁、明、勤、斷」是明太祖朱元璋平生最大經驗積累和智慧結晶,是朱元璋思想活的靈魂和制勝法寶。這四個字是有先後順序的,首先要「仁」,沒有仁慈之心,勢必被私心蒙蔽了「明」;蒙蔽了「明」,「勤」就會失去方向;「勤」失去方向,就並無法科學「斷」; 無法科學「斷」,如何能「太平無事」?

崇禎帝性格是有缺陷,但關鍵問題還得從制度設計上去找,一是年少未經吃苦歷練,人情世故不明 ;二是登基後無皇族高人提醒幫襯,一直在黑暗裡摸爬滾打,找不到方向,猶如《皇帝的新裝 》裡面的裸身皇帝 。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史書記載崇禎皇帝是,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就勤政來說在明朝是少有的了,就連他的對頭李自成的登極詔中,也說是君非甚暗,臣盡行私,似乎對崇禎皇帝的評價也不是太壞,民間對崇禎皇帝的評價,也幾乎都是說他非亡國之君,只是有亡國之命。

而且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山,寫的最後一段詔書也是說,任賊眾分我的屍,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一人,從這方面來說崇禎皇帝不能說是暴虐,殘忍的亡國之君,甚至還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然而崇禎皇帝作為一個皇帝也有他的缺陷,剛愎自用,多疑,急於求成,對於大臣一旦有過失動輒砍頭,凌遲,殘忍程度也不下於魏忠賢,而且崇禎在位期間更換了50位內閣學士,17個刑部尚書,崇禎在位也只17年而已。多疑程度也算前無古人了。他太著急可,太急著改變目前的情況,而又太執拗,他不肯給李自成封大官,若是這種情況換成朱元璋,換成劉邦肯定毫不猶豫給李自成封官了,他也不肯遷都,要知道南明當時給清朝也是造成很大的困擾的,崇禎是正派皇帝,遷都南京肯定比南明朝廷更有號召力。

所以我個人認為崇禎皇帝是一個勤奮的好皇帝,但面臨的局面太差,能力,性格上不足以面對這種局面,再加上明末官吏的腐敗導致沒有辦法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是有志,勤奮,但是缺才的好皇帝


雖說歷經萬曆、泰昌、天啟三朝後,明朝的形勢已經不能和巔峰時期相比,偌大個帝國已經處處是隱患。但和其他的亡國之君相比,崇禎面對的情況簡直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大家來看崇禎登基時的情況,國家還算穩定,軍隊也都聽命於皇帝,皇帝有重要官員的人事任免能力,沒有流民作亂,努爾哈赤也死了,還有經濟繁榮的江南地區做後盾,這種情況,換做其他的亡國之君,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1.清除閹黨擴大化打破政治平衡

崇禎上台後,殺魏忠賢一人還不夠,還要繼續擴大化清除閹黨,且不說有些閹黨當初只不過為了逃避東林黨的迫害而被迫加入閹黨,還有一些連真正的閹黨都算不上,不過是為魏忠賢立了一座生祠而已。這些人,抓的抓,殺的殺,曾經的真正能辦事的官員,全都不復存在。閹黨一除,緊跟著東林黨做大後把持朝政,朝政更是每況愈下。

2.頻繁更換高管

崇禎在位十七年,殺了18個首輔,換了50個大學士。整個政府,終崇禎一朝,都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領導班子,而後來上位的官員,沒什麼治國經驗不說,一個個還都沒等到熟悉朝政,就被換下。

3.多疑,不信任武將

無論是袁崇煥,還是孫傳庭,這些當世最有能力的武將們,崇禎總是猜忌。前方將士賣命,後方皇帝還整天對你疑神疑鬼,這仗還怎麼打?

4.急於求成

每個方案制定之後,我們崇禎皇帝總是急於看到成效,如果看不到,這位皇帝就會催促或者換人。接任的人肯定不會按部就班的執行之前的政策,而是冒險投機求勝,這樣以來本來可以徐圖後進、慢慢轉好的情景便一下子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5.朝令夕改,政策不能一如既往的執行

朝堂之上,主和與主戰派之間搖擺不定,是先平流民還是先復遼東始終沒有定論。整個大明朝本就得了重病,還要兩線作戰,最終拖垮了自己。

6.不肯主動擔責,總是讓下屬背鍋

與後金議和、遷都南京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崇禎太過於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肯擔一點責任,背一點罵名。

7.外交策略

崇禎初年拒絕了蒙古聯盟的請求,令蒙古諸部徹底倒向了後金。在李自成、張獻忠之間也沒有玩合縱連橫,導致二人一步步做大。流民和後金之間,以明朝的國力只能打一個,他卻要兩個都打。

8.不送太子去南京

當初移駕南京之事雖然黃了,但太子是可以送往南京做監國。如果太子去了南京,那麼南明就不會有因繼承人引發的種種內鬥了。南明在延續150年,也不是不可能。

9.文武百官有功無賞,犯錯重罰。

到了後期,滿朝文武,再沒有人願意為崇禎盡心儘力辦事了。導致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就是崇禎對下屬要求太苛刻,你把事辦好了,仗打勝了,那是你應該的。如果你一不小心事辦砸了、仗打輸了,下大獄都是你幸運,等著你的,多半是要人頭搬家。

10.廢罷廠衛,文官集團百無禁忌

廠衛用好了,對國家還是有好處的。因為有了廠衛的監視,文武百官有了禁忌,辦事就會盡職盡責,貪污、結黨營私這一類事件,就會得到有效遏制。

治理國家這件事上,不怕你懂,也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懂裝懂。若是崇禎不插手一些具體的事務,而是找一個穩定點哪怕相對平庸的內閣來處理朝政,恐怕大明朝也不會那麼快玩完。


好的方面: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勤政節儉,延承祖訓。

壞的方面:剛愎自用,生性多疑,反覆無常,弒殺重臣

具體分析:

志向遠大: 朱由檢清楚認識到自己接了哥哥的爛攤子,繼位起就想有一翻作為,想中興定國。

勵精圖治: 繼位後,清算閹黨,戰意主戰,選任袁崇煥,孫承宗,祖大壽等主戰派,關外阻擋清軍,關內平定起義。

勤政節儉: 朱由檢是一個勤政的皇帝,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延承祖訓: 朱由檢延承了,明史嚴懲吏治,懲官必嚴。


剛愎自用: 朱由檢自恃過高,高估了自己能力,主觀意識強,時從善如流,時油鹽不進。時而睿智,時而愚鈍。一邊篤定軍事剿滅,一邊做佛事祈求太平。總之,事由心生。

生性多疑: 信任與反叛,猶如一念,只聽片面之詞,就武斷是非。中反間計,屈殺袁崇煥。只在位17年,就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14個兵部尚書。

反覆無常: 繼位就清算閹黨,後期卻重用閹黨,讓身邊眾臣,無所是從,明敗在即,眾臣將紛紛倒戈。

弒殺重臣: 傳首九邊熊廷弼,千刀萬刮袁崇煥。他殺掉或逼迫自殺的督師和總督有11人之多。煤山自縊,身邊無一重臣陪伴,乃真實寫照。

總之,崇禎帝,並不是他所說的,吾非亡國之君,而他,卻的的確確做了亡國之事。披髮掩面,煤山自縊,沒臉見列祖列宗。


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帝,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17歲繼位,在位17年。

崇禎帝在繼位後,勤於政務,可以說是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有史書記載,說崇禎帝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並且「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在崇禎帝繼位後,大力清除閹黨,剷除了魏忠賢,把權力收歸自己手中。

但是,當時的明朝,內憂外患,自然天災,農民起義,外敵入侵,也使得繼位的崇禎帝焦頭爛額,畢竟那時候的明朝已經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儘管崇禎帝志向遠大,而且勤政廉政,事必親躬,但是他的性格多疑,中後金反間計,殺袁崇煥;再加上他嚴苛、猜忌,甚至濫殺大臣,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而且因為崇禎帝自己的多疑,所以他頻繁地調整官吏,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

崇禎帝面對國家的境況,曾屢下「罪己詔」,但是沒多大意義,就比如說他一個皇帝發布個詔書,認個錯,但是國家內憂外患仍在,百姓該吃不飽飯還是吃不飽飯。

崇禎皇帝,本質來說,是個想有作為的皇帝,聰明機敏,勤政,好學,期盼著明朝不再頹廢,能在他手中迎來「中興」;但是,他又生性多疑,剛愎自用,急躁專斷。

我想,崇禎帝如果沒有處於明朝內憂外患的那種年代,而是太平盛世時期,應該也會是個好皇帝。


一個可憐的理想主義者

對於崇禎,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他除了有一個明朝末代皇帝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句「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讓人覺得這個皇帝尤其的憐,在臨死前也不忘自己的子民。

確實,崇禎皇帝同一般的亡國之君不一樣,他獨自打理著祖宗留下了的基業,因為早期的人生經歷,他形成了一種猜忌的心理,認為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所以,在大臣的心中,他並不是一個好老闆,既要馬兒跑,又不給吃草,實在是摳。

崇禎皇帝自從即位以來,就明白了明朝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大廈將傾,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撐住這個王朝不至於如此快的滅亡。也許,他知道天道酬勤的道理,所以在他放國理政的這段時間,將全身心投入於國家事務當中,希望能夠勵精圖治成為中興之主。

可惜,努力有時候卻是付諸於流水,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崇禎皇帝將魏忠賢等宦官給直接打倒了,這就自然而然的打亂了明朝長久以來形成的「三足鼎立」,朝臣沒有了宦官的制約,越發的不將皇帝放在眼裡,在加上崇禎皇帝本身有些剛愎自用的毛病,在任期間多次換了首輔,將對朝臣的不信任直接擺在了台桌上,這就更為朝臣們所詬病了,於是,朝臣們漸漸地開始與皇帝劃清界限,直到後來,崇禎皇帝真正的成為了孤家寡人。

很明顯,崇禎皇帝並沒有足夠的團隊意識,所以在後來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皇帝憤怒而又無奈的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也許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的時候,仍然在怪罪著自己的朝臣們,認為正是因為他們不與自己同心同德,才有如今城破國亡的衰敗景象,怨憤,油然而生。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崇禎皇帝自身的努力,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從歷史的縱向來看,他沒有生在一個好時代。明朝的衰亡早在崇禎之前就已經註定好了的,無論是他有多麼的努力。

至少,作為明朝的皇帝,他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動人心魄的印象。


明朝是中國古代史唯一個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的朝代,崇禎非常愛國寧願自殺都不願意看著國家破滅。

鏟奸

朱由檢出生公元1611年是一月天子朱常洛第五孩子。公元1627年還在青春期的朱由檢就當上了皇帝,當上皇帝就表現出年少有為,一上位就清除閹黨。先是剷除了魏忠賢的羽黨,讓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不久下令逮治。魏忠賢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

勤奮 愛民

朱由檢在位期間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想讓落敗的明朝回到以前盛世的。但在他上位的第二年北方發起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連續幾年旱災、蝗災、還有瘟疫,百姓苦求朝廷發糧救濟,朱由檢也心疼百姓但苦於國庫一點錢拿不出來(為什麼拿不出錢呢他爺二十八年不上朝他爸只當一個月天子他哥專註木匠)。百姓只能吃草吃觀音土最後還吃人肉,李自成也因此帶農民起義,最後李自成攻入京城,見朱由檢的遺旨求他放過百姓。

多疑

在農民工起義期間北方的後金也不安定,皇太極一直騷擾邊境,明軍沒辦法只能兩邊作戰,朱由檢派袁崇煥迎戰皇太極,袁崇煥也多次擊退皇太極,但朱由檢中後金反間計,生性多疑的他,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讓明朝抵抗滿清丟失重要一防線。

公元1644國庫空虛、朝廷百官不和、滿清虎視眈眈、李自成逼近京城,朱由檢也看到沒希望了選擇自盡弔死在老歪脖子樹上。

朱由檢是個好皇帝只是出生在個錯的時代。


勤勞

智商不高

情商也不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