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法國聖方濟會的傳教士梅蔭華(Michel De Maynard)在山東、陝西、北京等地傳播福音,在此期間廣泛接觸各類人士,併爲他們拍下了照片。如今,這些老照片已經成爲珍貴的歷史資料。

五口之家合影。

年輕夫妻合影。

作爲業餘愛好者,梅蔭華的攝影水平一般,但他很重視記錄人物的表情、服飾等細節。所以,這些照片很好地還原了歷史真貌,可以糾正我們從影視劇中得來的錯誤認識。100多年過去了,梅蔭華做了哪些傳教工作已經煙消雲散,但他的照片被收藏、被展覽。

手持槍械的男子。

梅蔭華所看到的中國,雖然總體上依然貧窮落後,但有明顯的新舊交替的特徵,開放與保守並存。一些中上層人士接受了來自西方(或者來自沿海租界)的新生活方式,梅蔭華的照片中對此有所體現。

漢族婦女合影。

這些照片記錄了人們服飾上的時代演進。比較富有的漢族婦女都是穿寬大的襖裙,但到了清末,在西方審美的影響下,如這張照片所示,襖裙已經明顯收窄,更能體現女性身材的細節。

滿族女子與少年的合影。

這張照片也體現了清末女性裝飾上的新舊雜陳。大家看髮型,兩位站立的年輕女子有了空氣劉海,這可是從上海灘傳過來的時尚!傳統上,不論滿漢,正如中間坐着的兩位婦女那樣,都是把頭髮梳攏起來,露出額頭。

男子臥榻秉燭讀書,這張照片顯然是在白天擺拍的。

一個官員家庭的全家福,大人懷裏抱着的兩個孩子,疑似雙胞胎。

女主人頭戴抹額、身穿襖子和馬面裙,裙下還藏着小腳,典型的清朝漢族官員的夫人。左側的小女孩,頂多10歲,已經裹起了小腳。

滿族婦女合影。

通過高高聳起的“大拉翅”很容易辨認,她們的穿着是典型的滿族特色。如果撩起她們的裙襬,我們還能看到她們腳上穿着鞋跟高達10-15釐米的“花盆底鞋”。滿族婦女不纏足,但旗鞋也是對她們的束縛。

一所近代化學校的教員,但他們穿着清朝傳統的低級官員的官服。

四世同堂家庭的合影。

清末男性服飾與清初相比變化並不明顯,滿漢也無差異,但在面料、圖案上更加豐富多樣。瓜皮帽、長袍馬掛、掩腰長褲是男人的標配,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另外身上還有錢袋、扇套、荷包等一些配飾。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