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和尚光」並懂得了「和尚光」,也就從折光的特徵角度對泥料有了視覺觀感上的初步判斷,同時也更深刻的理解了紫砂的包漿:

本山綠泥 全手大仿古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和尚光」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顧名思義:就好像剃度和尚的光頭出了點汗,強光一照油光瓦亮!

這是因為:物體表面緻密度高且平整度高,再加上有油脂壓光,光線的反射呈折射態所致。

目視觀感:壺身高光反射區集中且不漫散,碰到類似仿古這種壺身折肩率高的器型,更像貓眼一條線。

黃龍山大紅袍 梅花樹樁 洗澡開壺底漿油潤

紫砂材質的壺會不會玩出「和尚光」

那就要看:紫砂壺壺表的質感是否具有養出「和尚光」的條件。

紫砂質感:權且不論砂性偏重,砂感強烈的紫泥類屬的泥料,眾人皆知緻密度和平整度達不到對光折射的條件;泥性偏重的本山綠泥和朱泥類屬的紫砂壺,相對緻密度高,但因燒結收縮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壺表的皺皮甚或橘皮褶皺質感所致凹凸,平整度遠達不到對光折射的條件。

目視觀感:紫砂壺包漿所呈現的對光反射屬於漫反射而非折射,所以觀感上反光區域高光不集中且呈現自中心向四周放散狀態,多稱之為「雅光」而有顯著的層次感,更像光的渲染柔和而不刺眼。

本山綠泥 全手西施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紫砂壺會不會因把玩不當而成「和尚光」

答案顯見:只要是紫砂材質的紫砂壺,就不可能玩出和尚光。

別被誤導:有朋友說了,水磨的或者是拋光處理過的壺,不也是「和尚光」賊亮么。老壺友都知道:紫砂是具有雙氣孔結構的,如果紫砂壺表經過水磨或者人為刻意拋光則會導致壺表的漿面被破壞而透出多孔狀,即便肉眼不容易辨,鏡下也很容易顯見,簡單上熱水則會透水。

顯而易見:紫砂壺在日常泡養清理過程中的擦拭,是不會產生拋光效果因壓光而達到壺表緻密度提高,同時平整度提高的折射效應而形成和尚光;人為刻意水磨或者拋光的壺,到底是什麼材質的就可想而知了。

黃龍山大紅袍 梅花樹樁 洗澡開壺底漿油潤

看懂了「和尚光」也就順著光看懂了紫砂

已經玩的油亮如和尚光的壺:一定不是紫砂壺;

能水磨拋光油亮如和尚光的壺:也一定不是紫砂壺;

@紫砂泥的傳人:喜歡賊油亮,認為和尚光養眼,又何必在意是否紫砂呢!不然呢,折騰一把和尚光的壺,圖啥呢!


「包漿」其實就是壺體表面附著的特殊光澤,真正的包漿是在時間的磨石中,慢慢打磨出來的,它溫潤內斂,絕不張揚,給人淡淡的親切。

大家都想自己的壺越養越潤,越養越富有內斂的光澤,特別是新入手的壺友,會迫切的想要包漿。

一、新器不會有包漿

一、新器不會有包漿

褒獎不是由壺體滲出的,而是附著在表面的。壺體的物質有助升溫,倒入開水的時候,熱度會通過物質傳遍壺身,達到瞬間的升溫。而想要保持溫度,就要靠真空狀態的雙重氣孔結構,雙重氣孔結構不會大量透氣,延長了水溫的冷卻,又留住了茶香,這就是紫砂壺特有的聚香性了。

而養壺最怕油脂,沸水沖入壺內,鏈狀氣孔遇熱張開,茶湯的分子體積小於氣孔孔徑,便由孔道湧進。若茶分子攜帶了茶漬、茶油便會導致氣孔鬱閉,容易產生異味,也會使壺越來越油光

二、謹防「和尚光」

二、謹防「和尚光」

紫砂壺經常泡茶,清洗擦拭的次數越來越多,自然會產生包漿,拿在手上可鑒心性,這才是可供在房裡壓賞之物,如果把紫砂弄得油光滿布,斑斑駁駁,像下圖中的壺一樣,就是和尚光了,是最低劣的品相。

和尚光有很多叫法,因為表面光亮如鏡面,又可稱為「玻璃相」,還有賊光、油光等的叫法,但和包漿沒有半毛錢關係。包漿和油光要分清。

三、如何防止養出「和尚光」

三、如何防止養出「和尚光」

我們在養壺的時候,會用茶湯經常澆淋壺身,想起到包漿的效果,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更容易養出和尚光。以下三個習慣,可能你經常做

1、用茶湯經常澆淋壺身,且不清洗擦拭;

2、手上有油污未洗凈卻常摩挲;

3、每日用毛巾沾茶水長久擦抹等;

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壺身表面光亮,而誤以為包漿,這種的形成的實際上是和尚光。

四、養壺不可急,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四、養壺不可急,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養壺是一件考驗耐性的事情,和泥料無關,其他外力也是表面性的。其實養壺也是在養心。

正確的養壺方法,需要喝茶後注意勤用勤洗,包漿只要日久使用,都可以養出來。但無論是澆淋還是把玩,過後都需要清水清洗晾乾。而且用壺之前手與壺都洗凈。

也不要為了包漿而喝茶,本末倒置,包漿本就是融入了時間的打磨和玩壺者情感的滲入。在喝茶的時候,品賞把玩,可放鬆身心,壺也日漸溫潤,讓你對自己的壺喜愛有加,這樣才是玩壺的本真,也是最正確的養壺、玩壺方法。


對不起不喜歡,不了解,無從答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