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吵臺語非閩南語,當然我也不能在此下定論臺語不是閩南語,臺灣早期因為大航海時代許多先民從福建沿海一帶經黑水溝渡海來臺,當時普片的是講閩南語的漢人及講客家話的客家人,後來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了臺灣,臺灣進入了日本時代,在日本人推行的皇民化政策閩南語中也夾雜了日語,後來的國民政府來臺推行國語(普通話或稱華語),閩南語中又夾雜了華語,就這樣臺語慢慢的跟早期的閩南語已經略有不同,但若是根據語言的分類來看,臺語應也是閩南語羣這不可否認,另則要將閩南語稱為臺語個人也覺得不過準確,以中華民國現在的行政區域來看,金門是屬於福建省金門縣,那金門人講的話閩南話也要稱為臺語嗎?臺灣有尚有其他的族羣,若單稱閩南語為臺語這也不是很好的事,假若真要給予一個臺語的話,那我們須要先知道臺灣一詞的由來,根據文憲上看來早期臺灣應稱為”大員”(音跟臺灣的閩南語發音相似),而傳統的大員是指西拉雅族的大彎社,這樣就很明白臺語應該為西拉雅語,我想這是最正確的語法,而非漢人的閩南語,早期西拉雅是有文字的,這也是標準臺灣土生土長的文字,早期荷多東印度公司的傳教師於西拉雅族的新港社開辨的學校,將口語用拉丁文書寫下來,我們稱為新港文,早期漢人一般稱為”番仔契”(如下圖),

300px-Xingang_Writing.jpg

那我們一般稱的閩南語呢?,其主要通行為福建閩南一帶,早期閩南語又稱為”河洛話”又作福佬話,其實福佬話一詞應是早期文字上書寫的錯誤,閩南人於用詞上不會使用福佬一此,這個用詞常用於廣東話較多,那我們來聊聊河洛話的由來及為什麼河洛話跟閩南語有關呢!

之前我曾在FB上寫過河洛就是我們布袋戲或武俠小說上常聽到的中原,在地理位置上廣義的指河南、洛陽一帶,河洛語有一說是古商語(商朝太遠了)我已無法考證,另一說法是唐朝的官話,這點下面會詳細的說明,不過若真如此的話我們現在講的閩南語跟李白時代講的話是一樣的,那不是很酷嗎!我們以裴迪的送崔九(怎麼感覺好像要送一個韓國人的意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若以國語來唸此詩其實沒有押韻,若用閩南語來唸此詞的話就會有押韻,這在古代詩詞中常見。

話說唐朝建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又設東都於洛陽,唐高宗時期閩南地區發生了蠻僚之亂,就如同各個朝代一般,中原以為的都稱為蠻、番、胡、夷第稱法,唐高宗派歸德將軍陳政率軍南下平亂。鳳儀二年(公元677年),在平叛的過程中,陳政病逝。陳政的兒子陳元光奉詔接替父親的職務,後來陳元光平定了蠻僚之亂,但他認為鎮壓是「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而且「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盡徙」,「功愈勞而效愈寡」,於是他就奏請皇上於設郡,後來武后準奏,陳元光平定了閩粵三十六寨後,開始建堡屯兵,安定邊陲,後來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耕作技術引進到這個地方,種植水稻和麻、甘蔗、香蕉、荔枝、龍眼、花卉等經濟作物,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陳氏父子不止把中原的耕作技術帶到閩南,也將當時的唐朝官話(河洛話)帶到了閩南地區,後來陳元光在一次的戰役中不幸被敵將用刀刺傷,後於撤退途中死亡,彰郡的百姓聞知如喪考妣,為之哀號,唐玄宗賜贈陳元光為豹韜衛大將軍,臨漳侯,謐忠毅文惠,後又追封他為潁川侯,賜「盛德大祀之坊」。後彰洲居民為感念陳元光,把他尊稱為”開彰聖王”。

先民從彰州移民至葛瑪蘭廳,因為長期交通不便利所以宜蘭保留了傳統的彰州腔的”河洛話”,其實若早期我阿公的時代,他們也都稱閩南語為河洛話,當時很少聽到”臺語”一詞,他們老一輩的人也自稱是河洛郎,當時也很少聽他們說是臺灣郎,記得史豔文在介紹自已時也都會說中原人士,或是一頁書也稱為中原武林支柱,因為閩南一族很多都是跟著陳元光父子一起從中原來此開墾,但為了不忘祖先來的地方,總是不忘自已是中原人士,固稱自已是河洛郎,而且這子的話法一代傳一代,稱自已是河洛人,講話的是河洛話,直到現在因為臺灣的某些政治因素,早就忘了自已是河洛郎,而改稱自已為臺灣郎,其實這樣子的話說也沒錯,必竟我們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了許久,早就不該分,河洛郎,外省郎,客郎,大家都已經是臺灣郎,在這篇文彰中我想表達的是閩南語的由來,以及河洛話跟臺語的關系,不論你稱臺話也好,說閩南語也好,不能否認的臺語是閩南語羣的一個分支,請不要在睜眼說瞎話,別在說臺語就是臺語,跟閩南語完全沒關系。

後記:

本篇文章為了呈現歷史的原文,故文中可能會用到有種族歧視的用語請多包含。

最後一樣照之前的慣例來張美女照吧

4a2e1228717.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