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先看電影,如果好看,再去看小說。
建議:兩者最好只看其一,否則你不是看不下去,就是精神分裂。


先看書後看電影,基本都是書比電影好看。。。看完電影后就是:WTF感覺

個人覺得還是先看原著再看改編的影視劇。

個人看過的很多書都有改編,有的是先看電影或這是電視劇纔想著去看書,有些是因為看了書纔想著去看影視的。

總體來說,原著比改編的影視作品能給人更好的享受。

一方面歸咎於小說可以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很多東西可以腦補,這樣的好處就是一些模糊的東西不必那麼較真。這在《盜墓筆記》裡面最易體現出來。筆記原著裡面很多東西都不是現實生活中存在或者常見的,作者給了一個大概的定義,然後讀者進行合理的想像。如果要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出來未免差強人意。

另一方面,改編很難完全遵從原著,畢竟小說和影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藝術載體,難以做到契合。在改編的時候,有時候不得不捨棄些什麼東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九把刀的原著裡面,男主角開始喜歡的並不是沈佳宜,而是同班的另外一個女生,這在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而在電影裡面只有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戲,如果再提到喜歡另外一個女孩子,那麼給人的感覺就不會那麼純情了。當然原著和電影都蠻精彩的。

《等一個人咖啡》九把刀小說裡面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原著讀了很多遍,後來出了電影 ,真的覺得有點難以直視。小說裡面無釐頭的搞怪場景,在電影裡面再現出來未免覺得有點誇張和腦殘。如果是先看電影的話,我是萬萬不會去看原著的。

像這樣改編的影視作品比原著相差太多的大概有這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盜墓筆記》《天涯明月刀》等

當然也有不少原著與影視都很不錯的作品,金庸著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天堂在左,深圳在右》(改編的電視劇《相愛十年》)等。

要說改編的影視劇質量高於原著的,見過的並不多。畢竟這種改編是很有難度的,當然我的閱讀量不夠也是很大一個原因。


當然先看劇再看書,因為沒有劇能超越書。看了書再看劇,會覺得劇拍的很爛或者不盡人意。但是看了劇再看書,會覺得書更好劇也不太差。
喜歡原著的話其實可以不看電影的。尤其國師翻拍的。

沒看過原著的話,直接看電影也是可以的。看完電影要不要看原著自己隨意。


個人覺得先看電影(電視劇)後看書的好,比如你看了《西遊記》這電視劇,你再看書,還是能發掘出很多很好玩的地方,但是你看了書,再看電視劇,就感覺有點。。。。。最直觀的還是《盜墓筆記》,原著黨表示,實在是承受不住那爆表的特效,如果我先看的電視劇,或許還能接受點。。。。
電影是原著的再創作,其實看完原著你對原著的理解也是再創作。我覺得先看電影好,如果拍的爛,看書的時候就會自動腦補想拍好應該怎麼拍,如果拍的好,看書會讓自己跟導演產生共鳴,有相見恨晚(我是說你跟電影),惺惺相惜(跟導演)的感覺。


先看電影吧,如果先看小說,會發現電影總有那麼多不能讓你滿意的地方,首先就是選角方面,不是所有主演都能讓人滿意的。本人討厭看電影時,小說黨、原著黨跳出來說哪哪哪改了,哪哪哪刪了,這樣秀優越有意思?
一般來說,由書籍改編的電影都會被導演給閹割或者改動,這種行為有利有弊。改的好就是教父,改得不好就是何以笙蕭默了。先看電影可以瞭解故事梗概然後再決定看不看原著,先看原著的話看電影或多或少會有失望。
一般先看電影再看書,如果是電視劇,就直接看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