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做一個好醫生必須把持住幾點。“空心”才能容萬物,騰空了外界的幹擾,真正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人就踏上了一心赴救的大醫境地;心曠爲大醫,寬容是心與心的交融,無語勝過有聲;寬容是仁醫的虔誠,是智者的寧靜。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事業的成功。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計較,有了一顆坦蕩的心,無論做任何事,都會感到愉快而寧靜;無需追求完美,很多醫生都執着於追求完美,但這樣追求完美,有時反而因噎廢食,流於吹毛求疵,不管於自己還是於他人,都是一種不必要的辛苦。法國詩人博納富瓦說,生活中無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我們只有在鮮花凋零的缺憾裏,纔會更加珍視花朵盛開時的溫馨美麗;只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緒裏,纔會更加熱愛生命擁抱真情;也只有在泥濘的醫學道路上,才能留下我們生命競爭的足印;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醫療事業中淡泊是一種真我,限於虛名浮利泥淖的人,即使是在生命終結的剎那驀然回首,可能也無法體會到難以把握的快樂滋味;閒他人之所忙,方能忙他人之所閒。“幸爲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閒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百丈禪師)。呱呱墜地的嬰兒,生下來都是兩手緊握,彷彿想要抓住些什麼,看看垂死的老人,臨終前都是兩手攤開,撒手而去。做學問的人腹中空空時,學識空虛讓他緊握雙手;只有參透醫道玄機才能釋然。既然如此,不如將一切放下。要將自己的時間放在對得起自己的地方,參能參透醫道中蘊藏着無限的哲理與深意,竹杖芒鞋輕勝馬,飢來喫飽困來眠。觀潮起潮落,看清風送雲。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又何嘗不是醫道精髓呢?;棄名利於醫途中,司馬遷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名利本爲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好名之人必將被名枷捆綁,好利之人也會被利鎖縛住。放棄握緊拳中的名利,只能看到掌中的世界,不如攤開雙手,欣賞整個浩瀚的天空;微笑示人,從醫以心換心,微笑,是一朵綻放在臉上的蓓蕾,它根植在人的美好心靈中,閃爍着善良與智慧的光芒。微笑,是醫生最好的通行證,它引導我們告別冬日的寒夜,引來春天的朝陽。微笑像一杯清水,滋潤我們乾涸的心靈,像一律陽光,驅散我們心頭的冷漠,像一杯冰茶,趕走燥熱,帶來清新;不要自滿,爲事業留三分餘,一個青年到河邊釣魚,遇到一個捕蟹老人,身背一個大蟹簍,但沒有上蓋,他處於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老人回頭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年輕人,謝謝你的好意。不過你放心,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都跑不了。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以厚道之心待人,既是一種包容的胸懷,也是一個友好的訊號;醫道需戒律,戒的含義就是約束自身,心安理得、活得自在。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所謂的約束,醫學事業猶如車輪與方向盤,方向盤不限制車輪的自由,車就會跌到深淵裏去。醫生要堅持一種“戒”的態度,纔能夠幫助醫生順應規律而成事獲得完滿自在的生活;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行醫如水,立志如山,一個懷有積極態度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夢想就像是沙灘上最美麗的鵝卵石,陶冶着心靈,卻硌疼了雙腳,讓後人沒有任何駐足的機會,只能起步飛揚,奔向夢想的地方。理想,可以引導一個人走上正途。一個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沒有理想。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乾涸的;沒有夢想的人,他的世界時黑暗的。懷揣理想,人生可以輕舞飛揚;無所住而生其心,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心靈的快樂是思想領悟的結果,它源於禪宗思想最高境界《金剛經》“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身體上的重擔,心靈上的壓力,如果無法放下這些,我們就會活的十分艱苦。因而,在五彩繽紛的社會裏,只有學會放下纔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解脫,讓自己活得灑脫。“無所住”,就是要清除內心一切不合理的成見、情緒和對善惡、愛情的執着。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生其心”,實際上就是清心,只有清心的人才總會表現得寬容、單純、恬淡從容。既然“放下”有如此之妙,那麼我們一起來學會並且運用它吧。“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帶着這樣的心境讓我們的內心“無所住”,我們的心理彈性必將因此而更爲強韌,醫者真正的幸福和愉悅也必將更多更美;以平常心做非常人,不顯不露中得成就。

醫生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宋代無門會開禪師所作《頌》詩曰: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種怡然自得的心境,這種日日是好日的灑脫超逸,正是平常心。但一名醫生須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無爲、無爭、不貪、知足,保持對名利的淡泊心,對屈辱的忍耐心,對他人的仁愛心,做好每天當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帶來的歡樂,自然會獲得更純粹的幸福。做到失意事來,治之以忍;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榮寵事來,置之以讓;怨恨事來,安之以退。

(節選)寫於2011年……顧建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