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悉達多的慈言善語(十二)ˍ知苦離苦

2015-05-29_17.20.34.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捨棄於忿怒,除滅於我慢,解脫一切縛,不執著名色,彼無一物者,苦不能相隨。

                ˍ南傳《法句經》第十七 忿怒品

                (捨棄忿怒、去除傲慢,就能解脫一切束縛。不執著於外在的形形色色與內在的妄念紛飛,心中就能了無罣礙,因此解脫一切苦。)

                人類一切的行為歸根究底到最後,可以歸納為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避免痛苦,另一個則是為了追求快樂。要不然就是二者合而為一,那就是同時讓人離苦且得樂。而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五年,就是在用祂的領悟教導人們如何「離苦得樂」。

                這裡所說的痛苦包括壓力、煩惱、難過、悲傷、打擊、擔憂、失望、焦慮、煩躁、沮喪、內疚、憤怒、毀謗、挫折………等等負面情緒的感受。同樣地所謂的快樂也是包括愉悅、自信、溫暖、榮譽、被愛、尊嚴、寧靜、輕鬆、被關懷、受肯定………等等正面情緒的感受。

2015-05-29_16.34.49.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佛陀生平初轉法輪,說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一開始祂老人家就告訴僑陳如等五比丘「苦才是人生」,目的是要教導眾人知苦以離苦。所以為了抵達無苦彼岸,現在不妨也讓我們由「知苦」開始,然後尋求佛陀的離苦之道吧!

                只是佛陀時代所說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或許由於時空的異轉、世局的承平與外在刺激的易得,在當今這個五光十色的社會,已經比較不容易讓人去感受或體會到那些的「苦」了。但是如果說我們現代人充滿著各種競爭壓力與生活煩惱,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有任何異議。由此可見「苦」這個生命本質,依舊像是最忠實的夥伴,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在我們的身旁。

                人類的本性是一種鬥爭性非常強的動物,而這種爭鬥性格就是讓我們不得不處在壓力與煩惱的生活原因之一。人類在早期演化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肉食動物的尖爪利齒,也沒有草食動物的敏捷快腿。所以為了增加生存機會,自然而然就形成群居的團體生活。而每個個體在團體中為了食物的取得,以及繁衍的機會,所以在律法與禮教出現前的漫長歲月裡,過的幾乎就像是野獸般地互相爭鬥日子。

                雖然時至今日;人類透過禮教的約束與律法的限制,已經不必再在你搶我奪甚至刀光血影中過日子。但是潛藏在人性中的那股爭鬥性格,伴著我們處在充滿競爭壓力的現代社會,使得大多數人在生活上不是在忙著批評、否定別人,要不然就是在武裝、膨脹自己。而在工作上更是無不盡力去爭取名利與權位,好讓自己與下一代有著更好、更優渥的生存環境。這種把周遭人員視為競爭對手或假想敵人,就是人世間有那麼多的摩擦與衝突的原因,當然這些衝突與摩擦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無形中給自己與他人壓力與煩惱。

2015-05-29_16.06.00.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如果說人類被設計成比較會品嘗「苦」這個果實,這種話語或許很難讓人信服,但事實就是如此!人類的祖先裡應該是包含著各種性格基因的人,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祖先裡總有一些特別神經質,或特別反應過度的人。這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遇有風吹草動就拔腿狂奔,或日日夜夜疑神疑鬼。結果是在一百次的逃跑中,有九十九次的白跑讓他練就了好腿力,而另一次就是因此而讓他逃出生天,因而有機會留下他們的基因。

                當然在人類老祖先們也總有些是反應比較遲鈍,或說天生性格較為散漫的人。我們懷有這些基因的老祖先,在那段人類既是獵人也是獵物的蠻荒時代裡,一有風吹草動就被那些反應較快的同伴拋在身後,而總有一天成為被獵物,也因此他們的基因都沒有被留下來。也就是說我們這些能夠通過「弱肉強食」演化過程的後代,性格裡都有幾分對環境反應過度或專注危險的神經質。當代研究人類行為的腦神經科學家們,將這種特質稱之為「負面偏差」。

                所謂的「負面偏差」那是一種人們為了避免重蹈痛苦的覆轍,而在潛意識裡會不由自主地去強化、放大、專注那些不好、不正常或曾經讓我們痛苦的事物。而這就是大多數人明明沒事也沒什麼外在干擾,卻會感覺到生命有所不足與自我懷疑的重要原因。

2015-05-29_17.22.54.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這也是一股人類從「採集與狩獵」的原始社會,演化至今的一種天性。這種性格甚至被睿智的佛陀觀察到了,所以祂在《雜阿含經 》(詳補註)470經裡教導諸比丘,如何擺脫這種「負面偏差」所帶來的「第二支毒箭」之苦。本經與巴利語《相應部》第36 毒箭經的內容完全相同 ,而內容大致如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曰:「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以下省略)

                這是我(阿難尊者)親耳聽到的,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講經說法。當時世尊曾問諸比丘:

                「一般普通老百姓碰到事情時,會產生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另外多聞聖弟子碰到事情時,同樣也會產生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只是他們二者之間有何差別呢?」

                眾比丘回答:「世尊!您是諸法的根源,更是眾法的嚮導與歸依。善哉世尊!但願您能為我們廣為說法,我們聽完之後定當信受奉行。」

                佛陀繼續告訴諸比丘: 「你們好好聽著並仔細地想,我現在就為你們說明。比丘們!一個未曾聽聞佛法的平凡人,當他們遭遇到痛苦的感受時,通常會在心裡將痛苦放大,甚至因此而無法承受最後喪失性命。或者因此而憂愁煩惱、怨天尤人。要不然就是啼哭哀嚎,呼天搶地,因而精神狂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凡夫遭遇到痛苦逆境時,除了身理上承受的苦痛之外,心理同時也產生了苦惱。就好比有人身中兩支毒箭,結果無法負荷雙重的苦痛。

                ………

                ………

                而多聞聖弟子若遭遇到痛苦的感受時,縱然是被大苦所逼迫,甚至可能會要了他的性命時,他也不會心生憂悲苦惱、怨恨他人,或啼哭呼號、甚至心亂發狂。

                因為那時候他只有一種身理上的覺受,卻不會有任何心理的壓力與煩惱。就好比這個人已身中第一枝毒箭,卻不會再被第二枝毒箭所毒害。此時此刻只有一種感受,就是所謂的身受,不會再產生心裡的苦受。

               多聞聖賢弟子就算是面對快樂的感受時,也不會執著於欲樂。因為不執著於欲樂,所以這股快樂的感受就不會形成貪愛的枷鎖而來禁錮自己。

               同樣面對苦痛的觸受也不會心生瞋恚,因為不生瞋恚的緣故,所以也不會被瞋恚的枷鎖所禁錮。

                對於貪、瞋這二種枷鎖,它們的生起(集)、消滅(滅)、染著(昧)、後患(患)都會生起厭離心,都能如實知曉,因能如實知曉的緣故,所以不會被不苦不樂受的愚癡枷鎖所禁錮。於是身心不再被樂受所繫縛而獲得解脫,同樣地也不再被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所繫縛而獲得解脫。

                這裡所謂不被繫縛而獲解脫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指不被貪、瞋、癡綑綁住,不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綑綁住。」

                ………

                ………

                佛陀說完後,比丘們都心生法喜,並努力奉行。

2015-05-29_16.26.45.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回想一下我們在「屬於悉達多的慈言善語(一)ˍ佛法」中提到的白隱慧鶴禪師故事。當他遭受眾人誤會不守清規而有私生子時,他只是淡淡地回應:「喔?是這樣子的嗎?」 

                當嬰兒的外祖父母認為他是孩子的父親,理當負起養育之責時,他也只是淡淡地說:「喔?是這樣子的嗎?」

                當他不得不抱著嬰兒四處乞討乳汁好餵養幼嬰,卻遭受眾多羞辱之時,他也從不多加辯解。

                後來當嬰兒的祖父母得知真相,而跪在禪師面前懺悔時,他也只是淡淡地回應:「喔?是這樣子的嗎?」

                就是這種身受心不受的修練,讓他免受第二支毒箭之苦。

                ………

                ………

                是的!只要我們存在且對這個世界有所期待,那麼總會有痛苦毒箭射向我們而來。因為這世界並不會依照我們的期待運行,所以這支箭無疑是不愉悅的。但緊接在後的是我們的反應,而我們大部分的痛苦正是來自自己刺向自己的第二、第三………支箭。

                想一想;當我們遭受到誤解、毀謗甚至是面臨打擊之後,是不是心中會一直憤恨難平,且一再地在腦海裡回憶此事。而且是越想越氣、又越氣越想。是不是如此?

                有人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事實上不只是懲罰自己那麼簡單,因為那根本就是在傷害自我。這情況就像是我們無意間受到了一支毒箭射中,事後卻又一再地拔起那支箭刺向自己的同處傷口。我們不但身受、心受之苦皆承擔,甚至是一再地回憶此事,那就像是第三次、第四………次不斷地傷害自己。

                但是白隱慧鶴禪師就不同,他知道讓我們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隨著事件而來的感受(受)、想法(想)、衝動(行)、認識(識),所以從心理為自己屏棄了第二箭ˍ心受之苦。不像我們一般凡夫,受到「負面偏差」這種與生俱來性格的影響,而不斷以第三、第四………支毒箭刺向自己同一個傷口。

                在《雜阿含經 》470卷(巴利語《相應部》第36毒箭經)裡,最後世尊留下了一段偈語,我將它們保留在這裡~~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多聞聖弟子對於苦、樂的感受,並非不受、不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相較於凡夫而言,多聞聖弟子才是如實地覺知。)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當他面臨樂受時不沉溺,當他面臨苦受時不添憂。)

                苦樂二俱捨   不順亦不違(苦、樂二受在心理上都放下,所以樂受不會順勢而歡,苦受也不會企圖扭轉。)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修行者們精進學習,並堅定這樣的信念不妄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對於一切苦、樂受或不苦不樂受,都能聰慧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因為知道如何面對各種感受,所以一切世間法的漏失都已倖免。)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身軀死後不會落入輪迴之數,永遠處在涅槃彼岸。)

2015-05-29_16.31.11.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補註:佛陀涅槃後三個月左右,佛陀大弟子摩訶迦葉率領五百弟子於王舍城外的七葉巖集結。他們將佛陀生前之教誨進行合誦、收集整理後而形成《阿含經》、《法句經》等佛教最早期的經典。《阿含經》包括《雜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而《法句經》因為翻譯、傳播之故,而有《南傳法句經》與《北傳法句經》之分。

                因為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的弟子集結,所以史稱「第一集結」、「五百集結」、「王舍城集結」或「七葉巖集結」。

                由於阿難尊者(佛陀的堂弟)在佛陀最後的廿五年裡,始終隨侍在側並照顧祂的起居,而且阿難的記憶力非常好(多聞第一)。所以此次集結大都是由他誦出佛陀生前教誨,經過摩訶迦葉確認,並經在場五百弟子附議後,形成佛教最早的「經」典。所以佛經一開始都會有的「如是我聞」,指的就是阿難親自聽聞到的佛陀說法。另外像《法句經》這樣沒有以「如是我聞」作為起頭的經典,應該就是匯集其他弟子的回憶佛陀說法集結而成。

               在此順便說明一下「律」藏的由來。佛陀在祂王子時代的宮廷理髮師ˍ優婆離,雖然他的出身為最低下的種姓階級ˍ「首陀羅」(賤民),但是出家後卻非常嚴以律己,對於佛陀所訂下的所有戒律,更是鉅細靡遺地遵守著。所以在此次集結中由摩訶迦葉以問答的方式,讓優婆離誦出佛陀生前指導僧團的所有戒律,因而形成最早的「律」藏。

                此二者再加上後代高僧、大德註解、演說佛陀「經」典而形成的「論」藏,統稱之為「三藏」。史上唯有「經」、「律」、「論」三藏皆為精通的出家人,才能被後代弟子敬稱為某某「三藏法師」。如「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與「玄奘三藏法師」。

2015-05-29_16.29.00.jpg

2015/05/29攝於青海 茶卡鹽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