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自從元代劇作家馬致遠編了《漢宮秋》,更是家喻戶曉了。但,據說是劇情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劇作家把王昭君寫成為一個忍辱出塞,途中憤然投水,含恨九泉的悲劇人物。故事充滿了屈辱與哀怨,幾百年來博取了人們多少同情和眼淚。

但又有別的說法是,歷史的本來面目並不是這樣子的。王昭君的命運和歷史作用與劇中人是完全不同的。漢匈民族間互相殺伐的歷史,到公元前五十二年出現了轉機。那時,匈奴內部因爭奪權力,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迫於北匈奴的壓力難以自存,就親自到長安,覲見漢天子,自願歸附,「列為北藩」。

漢天子給予南匈奴單於兄弟般的禮遇和支持,南匈奴從而得以自立,並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後來,漢軍擊潰北匈奴,並誅殺了北匈奴郅支單於。南匈奴統一了大漠南北。這時,南匈奴呼韓邪單於再次來到長安,自稱做漢家的女婿,結為親戚,以加強漢匈友好。漢家歷經百年烽火,也希望長城內外和平安寧。從此,漢匈關係的歷史開始了新篇章。

這年是漢元帝元年,即公元前三十三年。在這以民族友好為基調的歷史新篇章中的風雲人物就是王昭君。昭君是個明大義,有遠見的姑娘。她在出塞之前多年已被選入宮。當漢元帝應呼韓邪單於之請選宮女和親時,昭君自願請行。她平時未被人看重,可當她束裝起來,竟是位絕色的姑娘。呼韓邪單於在五位列選的姑娘中,一下就選中了她。這時,宮廷上下都為昭君風采所驚服。漢元帝有心想把昭君留下,但礙於體面,不好失信於人,只得作罷。昭君肩負民族團結的使命來到漠北。據說,匈奴人為昭君的到來特建造了漢家宮殿式的建築。近代發現的「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字樣的瓦當,可能就是匈奴和親的歷史文物。單於封昭君為寧胡閼氏,表示匈奴的和平願望。史書記載,在她出塞前後的數十年間,長城內外,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興旺景象。王昭君出塞到了匈奴,幫助呼韓邪單於發展匈奴的生產,改革了一些遊牧民族落後的風俗習慣。從王昭君到匈奴的時候起,匈奴人學會了使用從漢朝輸入的農業生產工具,並逐漸地發展了農業生產,基本上解決了糧食需要,不再到漢族地區來搶劫糧食,也不再靠漢朝的救濟了,因為農業有了發展,牲畜的飼料也就有了保障,畜牧業更發達了。這時郅支單於已經帶領他的那部分人西遷,呼韓邪單於就把北邊郅支單於的地盤接收了過來。

在呼韓邪的統治下,匈奴出現了人畜兩旺的繁榮景象,呼韓邪仰慕漢族的文化,十分尊重王昭君,夫妻兩人的感情很融洽。到匈奴的第二年,王昭君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伊屠智牙師,長大後被封為匈奴的右日逐王。呼韓邪單於去世以後,按照匈奴的風俗習慣,王昭君改嫁給新立的單於,又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叫須卜居次,一個叫當於居次。

在昭君的影響下,他的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持漢匈通好關係。王昭君作為匈奴單於的妻子,地位如同漢朝的皇后,出塞後,不便再回漢朝,她也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幾十年來,一直生活在塞北的草原上。自昭君出塞後,匈奴和漢朝長期和睦相處,六十多年從無戰爭,北方邊郡出現了空前安定的景象,這種安寧,持續到西漢結束。所以說從以上的故事中的人和事上來看,昭君出塞應該是她自願的。說她是忍辱出塞,身不由己,途中憤然投水的悲情故事,多半是元代的劇作家,為了吸引眼球,根據劇情需要而杜撰出來的,以博取人們的同情和眼淚。


據說是自願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