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日漫越來越多的進入到大眾視野中,靠著生動形象的敘事手法和其不拘一格的想像力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和喜愛,其接受度也從開始時只有未成年人喜歡到現在成為了各年齡段人羣茶餘飯後的談資。

憂鬱傷感的人能夠從宮崎駿的美好世界中得到救贖,青春洋溢的陽光少年們也能從不少熱血動漫中明白成長的意義。

去年日本動漫電影《聲之形》的上映引起了很大轟動,這一部校園暴力題材的電影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想來能夠引起反思的作品都是值得觀眾花時間去領略的。

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十分巧合像是命運安排一般的遭遇,講述了校園暴力施暴者和弱者之間的複雜關係。硝子作為一名轉學者,從一開始就很難融入新的集體中,而且轉學的原因可能也是受到了校園暴力的侵害。

在最後一次鼓起勇氣希望結交新朋友的時候,硝子卻挫敗了,將也把傾注著對方心血的記事本狠狠摔進了水池中,這就是一切矛盾的起點。

之後硝子再也沒辦法鼓起勇氣和別人進行交流了,而將也最終也被當做校園惡性事件的始作俑者受到了批評,同時來到的還有以前朋友的冷眼。從前的「朋友」們一翻身成為了正義凌然的使者,而將也作為被批判的一方再也無法融入任何圈子中,遭遇了硝子同樣的遭遇。

兩人重新遇到之後發生的各種轉機在現實生活中似乎很難出現,從來沒有聽說過會有施暴者與受虐人逐漸成長為朋友甚至是戀人。在這方面觀眾產生了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部作品存在著另闢蹊徑博取眼球而歪曲現實的嫌疑,為了製造不一樣的愛情故事,將本來難以化解的矛盾淺化。

我們都明白,童年時期所遭遇事件會對整個人的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新聞眾也曾經報道過,一些校園暴力的施暴者會因為長年累月得不到控制,在成年以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而那些受暴者在之後的人生過程中更加容易受到精神方面的不穩定因素侵害,比其擁有正常童年的人來說,這些有著可憐遭遇的人們更容易罹患抑鬱症,甚至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不過也有很多正面例子,倘若這些擁有不尋常經歷的人能夠振作自己,那麼更加懂得感激生活,獲得更加美滿的人生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說,電影也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藝術手法在不同的眼中自然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人生也是一場錯綜複雜的舞臺劇,難以想像下一場會上演的是什麼片段,所以《聲之形》這樣的劇情安排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至少對某些有過相同經歷的人來講,能夠產生慰藉的效果。

最後將也為了自我救贖,也為了挽救自己心愛的人的性命,勇敢拋開了自己的生死,從這一時刻伊始兩個人的矛盾終於得到了化解,硝子從此之後明白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受虐者終於能夠從童年的陰霾中邁出大步,而擁有良知的將也也終於明白了自我救贖並不是目的,要切實考慮到身邊的人而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完成人生的價值,完成生命的升華。

聲音本無形狀,有心之人卻能夠從每個細微的發音中讀出彩虹的形狀,那是一座連接著每個人心靈的一架橋,在肆虐的雷暴之後,總會架起一座美麗的彩虹。


你,經歷過校園霸凌麼?

多年過去,你會原諒曾經那個施暴者麼?

面對這樣的問題,你也許會裝作不痛不癢對他人說:

啊....這種事兒啊,這麼多年了,我早忘了。

但是,當這件事再次被翻出來的時候,表面大度的你,心一定在滴血吧。

那些曾經的傷害,別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或許會勸你放下。

但你還記得麼?你是花費了多少的氣力才從這片陰影裏走了出來,這期間,又包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苦痛和無奈......

9月8日,一部名為《聲之形》的日本動漫電影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了。

這部片子號稱質量上乘,感動了數萬觀眾。斬獲的各大獎項比去年新海誠那部《你的名字》還要多。

嗯,信了你的邪。

我看了,畫風一流,BGM催淚,至於情節嘛.....

不知為何,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笑出聲。

本片的女主,是一個聽力和口語都有障礙的萌妹砸。

因為口語交流不便,她和別人交流的方式只能通過紙和筆。

而正是由於她和別人的「不一樣」,導致別人從她的身上找到了許多的歡樂和成就感。

例如,經常有同學模仿她那口齒不清的講話,事後還對她說:

而男主,則是一沒事兒幹就對女主進行「霸道總裁般的呵護」。

在黑板上用「高水平」的書法寫下她的名字。

在她的耳邊來一個猝不及防的「驚喜」。

用掃把給她一個「深情的羈絆」。

5個月里弄丟她8個助聽器,要把她打造成一個「愛乾淨」的女生。

在兄弟面前把她用來交流的筆記本和教科書扔進水裡,彰顯十足的「男友力」

把她的耳朵搞出血,留下"愛的印記」

而女主這邊,任你虐我千百遍,我還要把你當初戀。

雖然我受到了全班的孤立,但還好有你。我願你為你擦桌子掃地,當一對純真無邪的「男女朋友」。

是的,這就是《聲之形》前30分鐘為我們帶來的劇情。

感動麼?女主胸懷如浩瀚大海,聖母光環照射著扶桑大地。

而男主,在被女主的家長告上門後,也遭到了班主任的責罵和全校的孤立和欺辱。

孤立男主的那幫人,正是曾經作弄女主的同班同學。

為此,他開始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自我救贖。

這期間,他學了手語,幫家裡打工還債,費盡心機想求得女主原諒。

而女主呢?當然是選擇......

「喜歡你」啦~

這情節,好熟悉啊~

這不就是一出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麼!

老實說,《聲之形》這部片確實難受到我了。

強行洗白,情節毫無邏輯,上帝視角嚴重,全靠BGM煽情。

且不說女主身為一個聽力、口語雙重障礙的殘疾人從哪兒來的那麼多的聖母寬容和沒心沒肺。

就說男主和同學們所對她做下的惡,怎麼就一個「長大了」就能抹平的?

對一個殘疾人嘲笑、冷漠、孤立還不夠,還扒開人家頭髮觀賞助聽器質疑女主是裝的。

最後除了男主,其他人從來沒有過負罪感全靠女主的一如既往倒貼,這樣的大團圓結局我真是生平第一次見到。

在校園霸凌一再提及的今天,無數曾受到過或正在忍受欺凌的男男女女們都盼望著能夠有人為他們討回正義。

可是《聲之形》在幹什麼?

它是在告訴別人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那些被欺凌的娃娃們,你們該向女主一樣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感染那些施暴者回到正途。

這讓我想到了這麼一句話。

「別人為啥不欺負別人總欺負你,肯定是你有問題。」

我去你個360度大飛機,別人手賤挑我試水,我TM被欺負還得反思自己了?

別告訴我一個巴掌拍不響,要不我一巴掌扇你臉上試試?

《聲之形》,一個站在天堂俯視著螻蟻們的上帝,用著一個開玩笑的口吻將一環原本嚴肅的情節,拍出了一出瑪麗蘇神劇範兒。

真棒~

恕我無法被男女主的愛情而感動,也沒辦法原諒男主和同學曾做下的惡。

欺辱我後,你雖然有了報應,但那是你應得的,別把這些當做我原諒你的資本。

最後,貼一段郭德綱的話做個總結:

我最厭惡那種不明白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到的時候會連累你。

啊,呱,扎你一刀,你這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在那「哎,這事要勇敢起來」,你死不死啊!


《聲之形》是一部值得玩味的電影,有諸多細節可供分析考據。同時《聲之形》在劇情上極具爭議,加上精良的製作,讓本片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本次就讓S1壇友【我愛敗犬西】為大家深入解讀。

在上映九個月之後《聲之形》的BD終於在5月17號正式發售,但動畫在B站並沒有存活太長時間就被舉報下架。在此之後關於《聲之形》9月17號將要在大陸上映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結合片源下架的情況,讓很多小夥伴都把上映的消息信以為真,可惜鬧到最後才知道這只是一場烏龍事件。

好在《聲之形》的官微已經出現,大家還是可以期待一下在大銀幕上看到本片筆者並不看好本片的國內票房,並不是因為BD已經發售的緣故,而是因為《聲之形》是一部有點反常識的動畫,很多情節從我們的視角上看都非常難以理解。從現在大家的各種討論也能看出來其實觀眾對於諸多情節都有不滿。那麼《聲之形》的劇本到底有什麼問題?而在演出、音效、作畫上又有著哪些優點?今天筆者想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答案。

1. 劇本問題出在哪?

很多人都在說《聲之形》劇本不行,認為西宮硝子這個角色刻畫得有些牽強。但筆者認為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角色刻畫上,因為在演出和劇情上都已經明確表明了硝子是一個自卑又自責的孩子。無論是幫助石田將也擦桌子還是接納將也都非常符合她的人物性格。

背負十字架(罪)的硝子那既然不是角色刻畫有問題,那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聲之形》會讓這麼多觀眾看了後覺得難受?筆者認為這是因為硝子這個角色的可信度實在太低,觀眾很難接受硝子的想法。所以就算角色是按照既定性格來推進劇情,依舊很難獲得大家的好感。再加上影片後半段有三段高潮導致結構比較複雜,稍有不慎就會給人拖沓感。事實上製作組也沒有解決好結尾三段高潮戲的結構,所以劇情越往後走越拖沓讓人看得難受。

三段高潮分別是硝子跳樓、將也與硝子橋上相會以及最後將也打開心扉反常識的不只是硝子的性格,還有製作組看待原作的角度。漫畫原作氛圍非常沉重,但山田尚子卻選擇了一個善意、溫柔的視角去解讀漫畫。一部如此壓抑的漫畫卻被京都拍成了溫暖的青春片,不管主創如何考慮的,這種做法總是會帶給一部分觀眾洗白欺凌者的觀感。不過退一步說能把《聲之形》拍得這麼柔美,除了京都動畫和山田尚子的組合,也很難再找到第二家了。

這種反常識的動畫對於筆者來說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筆者認為只要動畫能在創作者創造的影像世界中邏輯自洽即可,沒有必要為了迎合觀眾口味或者輿論壓力而改變。筆者也不打算與大家在劇本問題上過多糾結,因為這是純屬個人喜好問題。其實拋開這些反常識的爭議點,《聲之形》看點還是非常多。正如上文所說這是一部只有京都加山田才能製作出的電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獨此一家。所以與其一味地糾結劇情,不如一起來挖掘《聲之形》在製作上的用心之處,或許會收穫更多的觀影樂趣。

2. 溝通的距離

作為一部主題是分享聲音和溝通的動畫,如何表達兩人之間心裡距離的遠近,絕對是演出上的一大難點。山田監督給出的答案是活用構圖,在兩人對話時故意只在鏡頭中放一個人。在將也送筆記本給硝子的段落,這種手法就使用得非常頻繁。

雖然兩人物理距離非常接近,但卻故意用鏡頭將兩人分割開,很巧妙的利用鏡頭表達了兩人心裡上的距離。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演出手法在京都的另一部動畫《吹響吧!上低音號》中也多次出現。

雖然意圖上會有微小區別,但這種構圖方法也算是京都的公用套路有表現距離遙遠的演出手法,也必然要有表達兩人相互理解的方法,雨傘就成為了表達人與人和解的重要道具。結弦從將也家離開的雨夜,將也手持一把非常大的傘卻只為結弦擋雨,其實傘是完全夠兩人共同躲雨。

將也被結弦質問自責用雨傘擋住了視線低下頭開始解釋,結弦接受了將也的解釋而後把用手把雨傘抬開,抬起雨傘這個動作就代表了結弦原諒了將也。在動畫的末尾硝子與值野兩人同樣也是利用雨傘完成了和解。

雖然劇中並沒有直接表明兩位角色是否和解,但聯繫之前雨傘的作用,這一段不難理解

3. 活用音效

溝通的另一大要素是分享聲音,所以動畫在音效的各個方面都力求真實。片名都叫《聲之形》,要是音效做得不好豈不砸自己招牌?無論是河流的流水聲、淅淅瀝瀝的雨聲還是喧鬧的人聲,動畫從頭到尾音效都做得非常有實感。不過這就會牽扯到另一個問題,硝子是如何感受聲音?更進一步說就是,硝子是如何與世界溝通?答案就是「聆聽」震動。硝子有聽力障礙,但並不代表硝子就感受不到聲音,對於硝子來說感受聲音就是感受生活的實感。動畫也在多個鏡頭都用畫面和聲音的配合給出了明示。

長大後的硝子第一次與將也相聚時,是欄杆的震動讓硝子感受到了將也的存在。最後兩人在橋上相遇時,硝子同樣也是通過欄杆的震動覺察到將也。還有一個鏡頭對音效的處理,也讓筆者感覺到製作組的用心。動畫這一幕特意加大了硝子觸碰水杯時的聲音,不僅強調硝子聆聽世界的具體辦法,還與硝子手語力度大暗合。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音效處理,卻最大化的利用音效刻畫了角色性格。

不僅音效處理用心,動畫的配樂也非常與眾不同。本片作曲家牛尾憲輔為了讓大家感受到被聲音包圍的感覺,在錄音時特地將麥克風放進鋼琴內部,所以我們聽到的配樂纔有了一種顆粒感。《聲之形》通過各種具有實感的音效,真正達到了「聲之形」的效果。

4. 美好的世界

除了對音效的活用,動畫中唯美的風景也是一大看點。西宮硝子和石田將也每天都生活在極端自責當中,但動畫的色調卻非常柔和,背景也繪製得很清新。乍一看好像與動畫的劇情格格不入,實則全是山田監督故意為之。山田監督並不想讓世界也跟著將也一起煩惱,因為她認為電影想傳達的並不是負面情緒,她並不想讓觀眾覺得將也應該一直背負罪孽生活。如果讓將也所處的世界也非常陰暗恐怖,就好像是在給將也定罪。

在將也這個年紀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煩惱,這些煩惱會讓自己的視野變窄,讓自己只侷限於小世界當中。但世界的美麗卻不會因為將也的封閉而改變,包圍著硝子與將也的世界應該有著更加寬廣的胸懷。只要他們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願意去肯定世界,就會發現身邊原來有著隨風搖曳的花朵、清新湛藍的天空,以及愛著他們的家人和朋友。

硝子摔倒的地方也盛開著美麗的一年蓬這種手法倒不是在認可校園欺凌,而是在用一種溫柔的眼光看待將也與硝子的遭遇。顯然山田監督更希望將也與硝子能早日從過去的悲傷中走出來,去享受他們應該享受的青春,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過往的悲傷之中。

5. 另一個主角「手語」

最後再來說說本片作畫的一大難點手語。因為《聲之形》的特殊性,手語成為了本片重要的交流方式。而手語不僅僅是一種溝通方式,還是刻畫角色性格的重要道具。如何通過手語刻畫角色性格就成為了本片的難點和重點。因為大部分原畫師是不會手語的,要想畫好手語就需要大量的視頻參考以及練習。雖然製作組專門錄製了手語視頻,但原畫師還是需要在視頻基礎上賦予手語個性。細心的觀眾應該不難發現劇中幾位角色手語演技的差別。手語是硝子與外界溝通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她的手語力度是全片當中最大的,而且動作幅度也是最大的。

作為唯一的表達手段,硝子需要更有進攻性的手語來表達情感性格比較內斂的將也手語則比硝子要柔和不少,結弦的手語則比將也要更有活力調皮。雖然兩人都沒有聽力障礙,但結弦手語的使用頻率比將也高許多,所以結弦的手語熟練度看起來也比將也高。

山田導演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過,為了達到想要的效果有些手語鏡頭甚至會修改了幾十遍。好在京都動畫作畫人員儲備足夠,才艱難的完成了「賦予手語個性」這一困難的任務。無論是對距離的刻畫、聲效的活用還是唯美的畫面,都是在為將也敞開心扉做鋪墊。整部動畫的重點壓根就不是欺凌或者救贖,而是石田將也再次打開緊閉的耳朵和眼睛,再次打開自己的緊閉已久的心靈。

所以在筆者看來《聲之形》是一部極其溫柔的動畫,如果一味的糾結於校園欺凌這個點,恐怕會缺失掉很多看本片的樂趣,畢竟這是一部只有京都才能拍出的溫柔動畫。當然筆者話是這麼說,但估計還是會有很多讀者不認可這個觀點,所以也不奢求大家一定去認可《聲之形》,但如果能從本文中看到聲之形的一兩個用心點筆者也就算滿足了。

作者:【我愛敗犬西】

想看到更多的動漫精彩文章?歡迎關注【白鵝紀】頭條號。

1

看了很多日本小說和電影之後,有個心得,他們的故事的美麗程度,和虐心程度,是成正比的,越美麗,越虐,越是鮮花開得一天一地,故事也越是讓人抓心撓肺。或許因為,他們覺得,要把世間的美景和人生的殘酷,放在一起進行對照才夠味,或許因為,他們要給被虐的人一點補償,讓他們一邊經受著人生之虐,一邊呼吸花朵的芬芳。

(當然,即便是畫面並不美麗的故事,一樣也是虐的……)

京都動畫出品,山田尚子導演的《聲之形》也是這樣。畫面裏總有花,木本的,草本的,春天的,秋天的,大片大片的,零零星星的,開在路邊的、野外的,開在花瓶裏花盆裡的,開在人物懷中、耳朵邊的,到處都是花,不管少年們在經受什麼,它們都不管不顧地開在一旁。

有網友,逐個畫面地找,找出所有的花,查出它們的名字,搜尋出它們代表的花語:櫻花、蒲公英、春飛蓬、薔薇、玫瑰、報春花、三色堇、杜鵑、石竹、仙客來、金盞花、萬壽菊、秋明菊、百日菊、波斯菊、金合歡、醡漿草、向日葵、蔓長春花。它們代表了喜悅、悲傷、希望、感謝、相信、謙虛、坦率、溫柔的友情、一生的愛情、察覺不到的愛,以及想要解開的誤會。

(拉到全文最後可以欣賞電影中的美麗花朵)

2

但是別忘了「越美麗越虐」原則,花越多,越美,故事也就越虐,而且《聲之形》的虐,還不是穿越古今上天入地生離死別的那種虐,是很現實的虐:校園霸凌帶來的傷痛。

男主角石田將也,在唸小學的時候,曾經被高年級的同學霸凌,等他成了高年級同學,他又開始霸凌別的同學。有先天性聽力有障礙的西宮硝子,於是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他和同學們,嘲笑她,學她說話的腔調,弄壞她的助聽器,在五個月時間裡,先後弄壞了8個助聽器。最終導致西宮硝子轉學。

霸凌別人的人,其實懷著一種奇怪的迷信,只要自己成為霸凌者,就會免除被霸凌,石田將也應該就是在這種迷信的驅使下,變成了一個霸凌者。但現實哪有這樣簡單,霸凌者,還會遇到更強的人,還會繼續被霸凌。因為霸凌別人,石田將也被同學孤立,成了一個不敢看別人臉的人,陷入一種慢性抑鬱狀態。

他開始設身處地,開始懺悔、反思,甚至試圖贖罪,於是,他開始學習手語,努力體會西宮硝子當時的境況,他幫助了被霸凌的永束友宏,因此獲得了永束的友情,永束的友情,特別忠實,特別熱烈,把石田從孤絕狀態中拉了出來。

石田也再度遇到了西宮硝子。再次遇到石田的西宮硝子,處於驚恐狀態,但慢慢地,石田和西宮之間,萌發出一種不同尋常的感情,他們還在繼續虐,只不過換了方式,有時候溫暖,有時候怨恨,有時候無條件地原諒,有時候再三思量,有時候瑪麗蘇,有時候斯德哥爾摩,但他們的感情,就在這種非常規、非常態的情況下,越來越深入了。

是啊,人類的感情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之處就在於,很多種方式,都可以讓人們的感情變得深入,有時候,愛能帶來深入,有的時候,恨也能帶來某種深入,有時候,正常的關心照顧能帶來深入,有時候,不那麼常規的愛虐互現,也能帶來深入。

3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故事裡的那種情形。

可以肯定地說,幾乎所有人,都遇到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霸凌,校園霸凌,職場霸凌,酒桌霸凌,都時時存在。尤其是校園霸凌,更是成長路上的火坑,因為它發生在體力和心理能力都不夠強大,欠缺抵抗力的少年身上,施暴者因此毫無顧忌,受害者也毫無周旋餘地,校園霸凌,比別處的霸凌,都更強烈,更純粹。

在歌手張瑋瑋的文章裏,我就曾經看到這麼一段,講述的是他和郭龍認識的經過:

我和郭龍第一次見面是一九八九年的秋天 。還有一週升中學的我,拿著家裡人給的兩毛五分錢去新華書店買三角板 。途徑一片沙棗樹林,突然出現了幾個穿著黑背心的人,毫不留情地搶走了我的兩毛五分錢 。郭龍就是其中一個。

中學開學,我在同校學生裏發現了沙棗樹林裏的那幾位。膽戰心驚地過了一學期後,我和郭龍成了朋友。

而且是一生的朋友,心心相印的音樂夥伴,他們共同經歷了無數的挫敗和榮耀,共同製造出最了不起的音樂。

真是意外,真是驚喜。

但校園霸凌,未必都能有這樣一個傳奇的結局,霸凌者,未必都能像石田那樣,懂得反省,懂得懺悔,逐漸開始主動修補人格列橫,被霸凌者,也未必都像西宮那樣,始終懷著愛意和善意,主動地去理解,主動地去原諒。

《聲之形》講述的,是一種特殊的情形。懂得反省的人,最終都會走上一條自我救贖之路,心思細膩的人,最終都會在整個世界的錘鍊中,補好人性裏的裂縫。

在滿地鮮花的世界裡,到處都是有待修補的裂縫。

4

這個故事很特別。

它最特別的地方,並不在於在美景和花海之中,放進「霸凌」這樣一個主題。這個故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像私小說一樣,用石田的經歷和心理活動,去構築整個故事,他的情緒起伏,他的心態變化,都那麼逼真地送到你的面前來。你幾乎是跟著他去經歷,去感受,去進入一個真實又不真實的世界。

通過這樣私人的角度進入石田的感受,你的情緒也開始和他共振,突然之間,心涼涼的,似乎沉到了底,突然之間,有了足夠的力氣,振奮了起來,開始照顧別人。而女主角西宮硝子,是他心理活動的對象,雖然也有獨立的人格,有喜怒哀樂,但始終被石田籠罩著。

當石田陷入孤絕狀態的時候,周圍的人臉,都帶上了X,都是陌生人,都無法識別,像一個個活動的符號,石田只有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與世隔絕,這種情況,在永束和石田發生聯繫之後,開始打破了,當永束像一隻忠誠的小狗一樣,跑到石田面前尋求友情的時候,他臉上的X消失了。

為什麼要這樣拍呢?因為,只有這樣細膩的人,纔有可能反省和自救,心裡的百折千回,最終都化為救贖的行動。

這種私人視角,完全不符合我們看動畫片的習慣,用這樣的手法去製作一部動畫片,十足大膽。

《聲之形》改編自大今良時的漫畫作品,這部漫畫一共有七卷62話,曾入選2008年第80回「週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畫獎」,因為作品表現的是爭議話題,曾經一度暫停刊載,但後來在各方協商之下,在2013年重啟。後來又由京都動畫製作成電影,首周票房就達到2億8300萬日元,到2017年1月,在日本的累計票房達到23億日元,成為現象級的漫畫電影。

一年之後,它終於在內地上映,我以為它會被冷落,但我看的那場,幾乎滿場,周圍都是年輕人,結伴而來,我很想問問,這個故事裡,到底是什麼引起了他們的共鳴,我也知道,我收到的一定是最黑暗也最堅忍的回答。

美麗花朵分界線


剛剛看完這部「低調」的作品,心中壓死一隻怒火的獅子!

繼《你的名字》之後的又一部日本動漫,跟前者宣傳效果來比的話可謂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毫無疑問經濟效益肯定不如之,但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口碑肯定很好。以下是我的觀影體驗。

首先,男主石田將也以慵懶的姿態走進視野,女主西宮硝子靦腆的提著書包走進新學校。有條不紊從書包拿出筆談本,上面介紹著自己的心思,此時眼前女主的舉動讓全班同學更加關注。驚訝的是新同學是位聾啞人,為了進一步證明新同學行為的真實性,同學們開始假惺惺的辨別。而男主見班上來了一位能消遣無聊的人兒,便開始一系列捉弄,欺侮。硝子越來越努力與身邊的同學交流,卻也越來越失望直到將也把筆談本扔入水中。終於硝子的轉學,把將也施暴罪行公諸於眾者,從此改變了處境,被同學和學校孤立起來。作為班級的「積極分子」終於能體會到無法發聲硝子的心情,於是自愧填滿男主心頭,試著懺悔,試著學習手語。

其次,將也和硝子橋上的相遇讓彼此都期待下一次再見。硝子心裡是十分喜歡男主的,在後面硝子第一次自信的紮起自己的馬尾,想要儘力用普通人的交流方式表達自己的改變,表達喜歡,表達對男主的感情,無力而悲傷,始終改變不了自己的無用和自愧。與硝子獨處的煙花場景,男主終於說出「明年要一起過生日」煙火綻放的一瞬間,想起剛去世的奶奶,想起自己的無能,想到自己是個負累,硝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從陽臺躍下去被將也拉住,硝子被拉上去了,陰差陽錯男主卻摔下昏迷不醒。

之後,女主想以努力活下去來改變自己來尋求心理對將也的原諒,好在男主聽見硝子的吶喊醒過來了。逐漸,男主終於全心接納了她,也讓她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兩人相互幫助,解開了心中關掉的死扣,重新自信面對美好的生活。最後圓滿的結局治癒了所有一切的仇、嫉、愛。我想,如果這部片子想要表達的是現在的校園欺侮事,那這部電影男主真的很好表現了欺凌者懂事後的自我反省和不安,對他也是一輩子的印記,警醒和威脅著自己。女主也是很多弱勢羣體的真實寫照,缺乏自信,且又善良可憐,總是把錯誤攔在自己身上,隨口的對不起使人感到厭煩。不得不說這部片子對於人物細節刻畫表達的很到位,讓我幾次感同身受。

總之,我是比較喜歡這部又壓抑又治癒的片子,讓我反思以前歲月中的不滿、也讓心中更加燃起一把對生活希望之火。如果聲有形狀的話,我認為這一定是對愛的表達,如果聲有顏色的話,我認為它肯定是你喜歡的顏色。


原作應該很靠譜,但是電影不行。

如果沒看過漫畫,只看電影的人,只會感受到這部片子對殘疾人的惡意,以及對男主的無限包容。

男主小的時候欺負女主,帶著一幫小朋友對女主無所不用其極。包括拿別人開玩笑,再上下其手,甚至還把她助聽器扯出血。面對這一切,妹子只能不斷道歉。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是這麼溫柔的孩子。

所幸的是男主欺負妹子欺負得太過分了,以黃毛為首的小夥伴們眾叛親離,把他打到扔進水池,從此之後男主再起不能,變成社會恐懼症。按理說這樣的結局可以說罪有應得,以至於他後來想要自殺,而且也算是死了一次……直到他遇到了長大後的女主(你就是不肯放過別人妹子,對吧)。

電影裏的男主慢慢的接近,讓妹子喜歡上自己,然後不斷的給予最低限度的關懷,讓妹子離不開自己,而且通過尋找過去的同學,試圖讓大家回歸到一起之後又一下子拒絕了所有人,完全是當眾自爆。到影片末期女主覺得自己給大家添了太多麻煩想要自殺,男主總算出賣了自己的生命去救她。最後差一點死——還是黃毛等人突然出現把他救了,不然他就死了。

這部片子最詭異的地方就在於女主對男主的感情莫名其妙。明明就是正常玩了幾次你就愛上別人了,還要和別人表白——別人還沒聽懂。有一個名詞叫做『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指的是愛上了蹂躪過自己的人。這裡只能讓人想到這樣的毛病。


首先,必須承認評價《聲之形》是一件很難的事。由於影片涉及到大眾所不瞭解的小眾羣體(聽障人士)和較為沉重的問題(校園霸凌),在作出評價的時候很難不帶入個人主觀感情與理解。

同時也由於個體身處環境的差異,對影片主題甚至是細節的看法也會有巨大的不同,所以,我只能說我會盡量客觀地評價本片是否是一部好電影,如果在表達上有冒犯還請理解,因為真的挺慚愧的,在觀看本片之前,我對於聽障和校園霸凌幾乎是一無所知。

而且我們不能忽視電影作為傳播媒介對於社會的影響,那在這個方面,《聲之形》所引起的巨大爭議便是很值得一提的,而且本片還在日本的中小學中進行廣泛的傳播。是否涉及對聽障人士的關懷,能否真的教育和感化到普通人進行真正的交流,這都太重要了。

《聲之形》這部電影是否會造成誤導,是否過度美化校園霸凌,是否真正尊重聽障人士,是否真正傳達到人與人之間真心交流的重要,這些問題都必須思考和考慮。而且這部電影已經引起一部分聽障人士和受欺凌者的不滿和反感。

到底要怎樣努力才能把彼此的心意傳遞,到底要怎樣做纔可以真的達到彼此理解。這大概也就是聲之形的想要討論的話題吧。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理解永遠就是一個解不開的謎題,一如現在影片的兩極分化的口碑一樣。

《聲之形》的製作方京都動畫一向以動畫的精緻,情感的細膩刻畫聞名,無論是《CLANNAD》,還是《涼宮春日的憂鬱》、《輕音少女》、《境界的彼方》都是其代表作。

《聲之形》同樣也是京都動畫的誠意之作,雖然標準的京都臉已經不太明顯,但人物睫毛的顫動、眼角的淚珠、嘴角的抽動和大量細緻的手語動作還是讓人難以忽視的。然而這些大量的匠心獨運的細節安排似乎還是沒能把本片應當要表達的千迴百轉的心意給準確傳達出來,彷彿過於溫柔細膩的言語就是容易流於平淡。

聲波一樣的漣漪反覆出現,有特殊花語的花靜靜地充當轉場,見證硝(sho)子和將(sho)也之間的戀(koi)的鯉(koi)魚在相約的橋底來來回回,成雙出現的助聽器變成了一個,石田媽媽耳朵上的傷痕,反覆置身於鋼琴內部的聲效,時有時無的天邊的雲……

如果不靜下心來,平靜地看,可能會無法理解電影想要傳達的溫柔和溫暖。我們原本就不夠瞭解聽障人士和受欺凌者的內心世界,也從來沒有嘗試去傾聽他們的心聲,但這部電影至少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去觸碰一個我們不瞭解的世界,讓我們去擁抱一個未知的世界。

《聲之形》只是把聽障和霸凌當成引子,無意去探討沉重的話題,只想一廂情願地輕巧地轉移到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上。這也就決定了它註定不會有《告白》、《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沉重底色,它也不會有《聽說》、《橙色歲月》的關懷和治癒感。但在表現「人自以為很瞭解別人,結果卻是完全不瞭解」這種不變的主題上,《聲之形》還是給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衝擊的。它可能也是一部承認「人本來就是軟弱的,黑暗的,不管怎樣努力都有無法克服的東西的」的消極作品,但也在表示「就算努力也沒有成長,還是要懷抱這些東西活下去」。

喜歡的心情一直無法傳遞給對方的植野只能笨拙地傷害著她的假想敵,膽小懦弱的佐原想要幫助硝子卻一次次選擇沉默不語和逃離,想要伸張正義卻又故作小女生姿態的川井,而渴望得到他人理解的石田則是自己建立密不透風的堡壘一遍自我否定一邊拒絕聽到外界的聲音。

正是建立了完整羣像,本片戲劇張力才得以顯現。

最後很想說一句,影片的配樂真的是太優秀了。


想看懂不容易,因為對原作刪減很多,最好提前做做功課,看看背景介紹。看這個片子不用怕提前劇透,不是靠懸念抓人的。我有寫過觀後感。這片子值得一看,網上都說女主對男主的感情莫名其妙,還什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我覺得這就不是個愛情片,是個尋求集體認同而不得,無法互相理解,最後尋求理解的故事。施暴者和受害者把時間線拉長以後,最後都是受害者,然們他們尋求平復傷害,就這麼個事。


幾天前去看的電影,有點自己的想法。回來寫的影評。

這是一場自我救贖,是罪惡的形狀和善良的聲音拼湊起來的電影。

和朋友去看了電影《聲之形》,朋友說他最近很愛治癒系的電影。

電影的其他優點不用贅述,嫻熟的鏡頭語言,大膽而明亮的色彩,鏡頭下的人物形象獨特又豐滿,沒有多餘的角色。(中學時的胖子永束和帥哥真柴是小學時兩個跟班的寫照。)電影映射的現在的熱門話題霸凌現象,主題是友誼和救贖。但是我覺得電影結尾太過追求大團圓,最後每個人都是好朋友,有點虛假,如果不是太團圓結局會更深刻。裡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喂鯉魚」和「鯉魚遊」這兩個鏡頭頻繁出現,鯉魚我覺得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象。

其實這部電影或者這部動畫都與幾年前的治癒神作《未聞花名》有點相似,前者是彌補自己的罪過,想求的西宮的原諒,後者是彌補自己的遺憾,幫面碼成佛,但是主題都是自我救贖。《聲之形》裡面鯉魚的鏡頭唯一讓我想到的詞就是「涸轍之魚」這個詞,意思是「困在水溝裏的魚」。這部電影裏的主人公不止一次地跳進那條像水溝一樣的河流,他就是困在那裡的魚。

因為你聽不見,因為你不會說話,因為你太過謙卑,因為你太想融入我們,所以我討厭你,我欺負你。這就是小學的他們的心理。可是事件敗露了,悲劇發生了,我不想一個人承擔所有的錯誤,所以拉上你,拉上你,拉上你。事件過去了,我沒有被所有人原諒,沒能被自己原諒,我被世界孤立了。這是人性的自私,最初的自私。在自殺之前我想見見你,減少一些罪惡感,可是你太善良了,你原諒我了,可是我還想被其他人原諒,這條水溝裏已經快沒有水了。不被原諒,我快死了。為什麼你覺得是你帶給我不幸,明明是我帶給你不幸,為什麼你要結束你的性命?你幫我活下去好不好?我不想再看地面,不想再看人臉上的標籤,不想感受不到他們的聲線,幫我活下去。這條水溝又重新貯滿了水,能呼吸了。

魚是禪意的,金魚就是佛教八寶之一,這又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小鞋子》,作為伊朗電影的代表之作,電影的結尾就是一池金魚,有著濃濃的禪意,讓人意猶未盡。

《聲之形》裏主人公是涸轍之魚,現實中的我們其實都是。這個世界就是一條長長的水溝,我們都是裡面的魚,死不掉逃不出而且越來越擁擠,水溝裏賴以生存的水是來自世界的善意,依靠這善意我們才能活下去。可怕的是這條水溝卻越來越臭。涸轍之魚,這個比喻太形象。

我被世界中傷,我接受了世界的惡意,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努力打工還錢給媽媽,我向曾經被我傷害過的人道歉,然後我就去死。(也將)

上天塑造了一個不完整的我,但是我不想妥協,我也想有正常人的生活,我努力交朋友,即使被欺負也無所謂,我只想像個正常人一樣,被拒絕被傷害,帶給大家不幸,過完最後一個煙花節,然後我就去死。(西宮)

生命這般容易放棄。

我買了麵包一起去餵魚吧,我們兩個做朋友吧,暑假一起去玩吧,下次生日一起過吧,幫我活下去。

我們兩個做朋友吧,喜歡,月亮,幫我活下去。

生命這般容易拾起。

涸轍之魚,放下又撿起的人生。

看完電影朋友一句話都沒有說,臉色沉沉地下電梯。我問他:「你小時候有沒有欺負過別人啊。」

「沒有。」

「那你有沒有被其他人欺負過啊。」

「嗯。」

題外話,西宮的cv也太厲害了吧。


看完這部電影確實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震撼,一開始看的時候,我覺得男主(石田將也)就是個罪有應得的渣男,同時也看不懂女主(西宮硝子)為什麼總是義無反顧的原諒男主

不過看到中間,也漸漸有點同情男主

因為他小時候總是欺負女主,還毀損了硝子8個助聽器招致硝子母親向校方投訴反應及被老師和班上同學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被迫獨自擔負起賠償責任(總值170萬日圓)。從此成了原本要好的同學反過來欺凌的對象。爾後誤解了硝子對他的善意而與之爭吵打架害得硝子再度轉校。在硝子轉校後才發現硝子之前一直有為被欺凌的他抹掉桌上塗鴉而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後悔。中學時,因小學霸凌的事件受到同學的排斥,高中時也選擇自己孤立自己,最後產生了自殺的想法。為了在死前向硝子償還過去自己曾經傷害她的罪過表達悔意,最後找到了硝子的平常去的手語教室,見到了硝子並歸還小學時期用來筆談的筆記本,潛意識對硝子表示想與她成為好友,不知不覺也打消了想自殺的念頭。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一是因為男主和女主悽美的愛情,二是因為將也母親受傷和女主受到欺凌而感到心疼,三是被將也和硝子狠狠地撒了一把狗糧,四是嘆息為何自己在現實中遇不到像硝子這樣的女生。

總之,這部電影不亞於你的名字,不過因為在上映之前片源已經泄露,肯定或多或少影響電影票房,希望大家一同抵制盜版,去電影院,給這部佳作獻上一張電影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