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蒙恬是李斯和趙高合謀害死的,李斯擔心扶蘇即位,蒙恬當了丞相搶了自己的飯碗,就與趙高合謀讓胡亥上了位。但這件事的主要操控者還是趙高,趙高與胡亥為了剷除異己,給蒙恬定了謀逆的罪,奪得了蒙恬手上的兵權利,最後蒙恬服毒自殺。

其次,蒙恬一人之力就能保境安疆嗎?不能把,蒙恬是打敗過匈奴,把匈奴拒之長城之外,但這都歸功於秦始皇建長城,抗匈奴的決策,蒙恬只是苦勞。

最後,秦國並不缺少帶兵打仗的將領,蒙氏因為是秦國的名門望族,軍功顯著,所以傳的有點神。秦國的鐵騎能滅六國,可想而知,不單單是帶兵打仗的將領一人之力就可以扭轉乾隆的。

結語:對蒙恬的關注度來源於扶蘇,蒙恬是秦始皇手下很忠實的打手,身逢亂世,一紙假詔書就要了扶蘇的命,蒙恬手握重兵,卻要以理服人,還服毒自殺,這對CP不怎麼厲害吧?


這個問題在當時秦朝的軍力上威望上並需要太擔心,為什麼呢?這個還是要從頭說起。

據史料記載匈奴在建國以前,只是分散的遊牧部落,哪怕是當時的部落聯盟也都是時大時小的,簡單來說就是一盤散沙,但是後來匈奴國就是把這盤散沙聚集起來了,然後從西周起,匈奴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匈奴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戰國末年,趙國名將李牧出動戰車1300乘、騎兵13000人、步兵5萬、弓箭手10萬,與匈奴會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從此匈奴十餘年不敢南犯。

始皇帝統一中國後,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在過秦論裡面有句話是「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後蒙恬從榆中沿黃河至陰山構築城塞,連接秦、趙、燕5000餘裏舊長城,據陽山逶迤而北,並修築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蒙恬守北防十餘年,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

所以呀,從戰國末期到秦朝時期匈奴已經是被打怕了,而且除卻蒙恬將軍的威望外,秦國的士兵以及裝備都不是當時的匈奴所能敵的,而為什麼匈奴又在漢朝前期強大起來呢?其實並非是匈奴強大了,而是漢朝軍隊本就弱於秦朝。


打仗又不只是將軍上戰場,蒙恬死了,但是秦軍還在,秦軍的主力沒有受損,單單章邯部隊就有30萬,最多也是河套地區被匈奴佔領,匈奴無力滅秦國。

在秦國之前,也就西周的周幽王被犬戎滅國,當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分封制度分崩離析。蒙恬被殺時,秦國軍政還沒那麼腐敗。

西漢建立後,匈奴冒頓圍劉邦於白登山,最後也是議和退兵,雖然劉邦重金賄賂才得意解圍,但是根本原因是冒頓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當時漢軍有32萬人。而他只有10萬左右。

歷史上因為大將被殺導致滅國的情況不多,有南朝宋國檀道濟,明朝袁崇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