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上最大的誤會(2) 太陰星君與嫦娥不是嫦娥

還記得大俠第一篇提到的天蓬元帥與豬八戒嗎?或許有很多人早就知道天蓬元帥和豬八戒八竿子打不著邊了,但這次要聊的太陰星君與嫦娥,相信很多人會懷疑,難道太陰星君不是嫦娥?

1511022311-533196647.jpg

太陰星君像

1511024673-1566157987.jpg

太陰星君像

1511024691-2904120254.jpg

太陰星君像

 

道教將太陰星君、太陽星君、金德星君、木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水德星君等合稱為七政星君。其實指的就是宇宙中的太陽月亮及金木火土水五個行星。而太陰星君指的正是「月亮」。

在道教的神祇中,只要是由天上的星體所演化而來的,都會以「星君」作稱呼,所以,太陰「星君」當然不可能是由「人」所演化而來,因此,道教也發現了這個大漏洞,所以將太陰星君改稱呼為太陰娘娘或太陰元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太陰星君演變成了嫦娥呢?

1511029224-1217989856.jpg

道教認為,天上的每個星體,都有主宰的神明,稱作「星君」

其實,「嫦娥」根本也是個誤會,這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嫦娥,連傳說也沒有。最早的記載是出自《淮南子.覽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以及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若不是月裡姮娥,敢只是花裡神仙。」。晏幾道 《鷓鴣天》詞:「 姮娥 已有慇懃約,留著蟾宮第一枝。」。

原來,中秋節的故事應該是「姮」娥奔月,而不是「嫦」娥奔月啊~~~。到了西漢時期,由於漢文帝掌權,因為要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所以只好將姮娥暫時改名為常娥,也就是現代人說的「嫦娥」。但是從宋朝的王安石 《試院中五絕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東西虛共一姮娥 。」及清朝的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詩:「半露姮娥能卻暑, 廣寒 深處玉為樓。」可以得知,「嫦娥」早就改回原來的「姮娥」了。只是因為「姮娥」不好聽,所以在1922年時正式改名為「嫦娥」。

而「太陰星君」為什麼變成了「嫦娥」?原來,在南宋時,民間尊稱「姮娥」為「月神」,但是,「太陰星君」剛好也是「月亮之神」,結果雕刻神像的工匠誤把「太陰星君」雕刻,成了「月神」,大家要知道,在道教裡,「君」指的是「男神」,而雕刻工匠雕出來的卻是「女神像」。

結果將錯就錯,一直延用到現在,「嫦娥」不但改了名字,還成了第一位直接由「人」演變成的「星君」,以及唯一可以當「君」的女神了。

1511034649-1302187376_wn.jpg

原來是「姮娥」奔月,而不是「嫦娥」奔月呢

既然錯了,將錯就錯吧,畢竟「嫦娥奔月」這個詞已經深植人心,而且故事也很唯美,不是嗎?對大俠來說,中秋節可以烤肉纔是重點啊~~~(誤

 

        

本文章版權為地球神祕奇聞檔案粉絲團所有
 
編輯:中原大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