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未如此近地從一場核戰爭的邊緣擦身而過。1962年,由於蘇聯在距離美國咫尺之遙的古巴部署導彈,三國之間爆發了一次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這場“核戰驚魂”也成爲了冷戰的頂峯和轉折點。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特羅武裝推翻之前親美的巴蒂斯塔政府,奪得古巴政權。由於新政府施行的改革不斷觸及美國利益,1961年4月1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協助古巴一支反政府武裝在該國西南海岸豬灣登陸,最終遭遇失敗,全軍覆沒。圖爲1961年6月14日,古巴哈瓦那,卡斯特羅召開記者會,就美國方面提出的釋放1173名“豬灣事件”中被俘人員的請求,開價2800萬美元。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豬灣事件”之後,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古美關係繼續惡化,開始了導彈危機的前奏。1961年5月卡斯特羅宣佈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後,蘇聯加緊改善同古巴的關係,並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給予支持。在冷戰對峙的態勢下,美國也將地處自家”後院“的古巴看作是蘇聯在西半球擴張的跳板與基地。圖爲1962年1月5日,古巴哈瓦那,蘇制坦克參加慶祝卡斯特羅革命3週年的閱兵式。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彼時,美國和蘇聯作爲兩個經濟和思想政策截然不同的超級大國,不斷使用先進武器互相威懾,雙方均不排除進行“核首發”的措施。這個戰略的目的在於對敵方進 行猛烈的第一次核打擊,致其癱瘓,無法進行核反擊。因此,加快核武器的開發和部署成爲了兩國最爲重要的軍事戰略。圖爲1961年11月3日,美國紐約,抗議者頭戴肯尼迪和赫魯曉夫的面具在蘇聯領事館前抗議蘇聯進行核試驗。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當時美蘇擁有的洲際導彈技術均可以從自己的國土打擊對方國土內的目標。但是這些武器的弱點在於預警時間太長,對方有足夠時間採取反擊措施。爲縮短預警時 間,雙方必須將核導彈儘量佈署到對方領土附近。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這也成爲了古巴導彈危機的導火線。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962年5月,蘇聯爲彌補美國在歐洲佈署中程導彈所造成的戰略劣勢,開始祕密在古巴布署可以搭載核彈頭的SS-4中程彈道導彈,並佈署4萬蘇聯士兵來保護古巴,抵禦美國的入侵。1962年8月5日和2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U-2偵察機以及間諜報告首次在比那爾德里奧省首次發現了導彈發射裝置。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真正的危機從1962年10月中旬開始爆發。10月15日,美國偵察機拍攝的照片明確地顯示了導彈的存在。這些導彈是佈署在古巴東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的SS-4導彈,它們可以打擊美國首都華盛頓。圖爲美國一架P2V“海王星”反潛機正在跟蹤一艘裝載有核導彈的蘇聯貨船。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0月16日,國家安全顧問麥克喬治·邦迪向肯尼迪彙報偵查結果,肯尼迪召集他的執行委員會來討論各種反應方式。其中包括容忍蘇聯佈署導彈、試圖採取外交解決以及軍事手段如封港、空襲和入侵。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美國派出6架U-2偵察機拍攝此前發現的導彈發射場,證明當地佈署了至少16顆、最多32顆導彈(SS-4和SS-5)。這些導彈的最大射程爲4500公里,可以攻擊所有美國重要的工業城市,預警時間只有五分鐘。此外蘇聯還佈署了伊爾-28轟炸機。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0月18日,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赴白宮與肯尼迪舉行早先就計劃好的會晤。出於策略性考慮,肯尼迪在會晤中沒有提到古巴問題,但華盛頓開始不斷有蘇聯大量向古巴出口武器的消息流傳。一些美國將軍認爲必須立刻進行空襲,然後入侵古巴。肯尼迪最後作出抉擇:進行封鎖。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0月22日晚上7時,肯尼迪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從10月24日開始對古巴進行封鎖。肯尼迪指出,古巴建設的導彈基地可以擊中西半球的大多數城市,構成了“對所有美洲國家的和平與安全的明顯威脅”。肯尼迪強烈呼籲赫魯曉夫“停止和取消對世界和平和我們兩國穩定關係的這種祕密魯莽並富有挑釁氣味的威脅”,要求蘇聯放棄世界霸權的計劃,結束危險的軍備競賽,從古巴撤走導彈並保持克制。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0月22日,美國軍隊進入三級戒備狀態,集結了戰後以來最龐大的登陸部隊。大批艦隊被移駐到和古巴隔海相望的佛羅裏達州沿岸基地,戰略空軍部隊進入戰備 狀態。同時美國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爭取盟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10月23日,美洲國家組織召開會議,投票同意封鎖古巴。圖爲美國佛羅裏達州基韋斯 特,多艘參加集結軍艦和潛艇停泊在碼頭。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蘇聯方面則把美國的封鎖照會當作不可接受的文件退還美國駐蘇使館,同時加速了在古巴的導彈基地建設。10月23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警告美國政府“如果輕率玩火應對和平的命運負嚴重責任”。赫魯曉夫宣佈不接受封鎖,但是保證佈署的導彈完全是出於防禦策略的。圖爲古巴革命軍在美國宣佈封鎖令後開始集合備戰。

蘇聯政府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強烈抗議美國侵略古巴和別國的行徑,堅決譴責這些行動並阻止美國政府發動熱核戰爭”,並指示它駐聯合國代表提出召開安理會討 論美國“違背聯合國憲章和威脅和平”的問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則請求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討論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對於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危險威脅”。

揭祕1962年美蘇古巴核彈危機,結果到底是誰佔了上風?

10月26日,赫魯曉夫建議:如果肯尼迪總統願意公開宣佈不入侵古巴,那麼他準備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把導彈撤出。僅隔一天,10月27日,赫魯曉夫第二封信語氣強硬,要求美國以撤除在土耳其的導彈換取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幾乎在同時,一架美國U-2偵察機在古巴被擊落,機毀人亡。整個危機達到了高潮,美國戰略航空司令部進入了二級戰備狀態,僅僅低於全面戰爭狀態。

10月24日,執行任務的艦隊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的護衛下駛入封鎖帶,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正式開始。美國艦隻和蘇聯艦隻首次發生衝突,爲了防止衝突升級,美國艦隻沒有總統的直接命令不許開火。

蘇聯長期無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強的封鎖不利於蘇聯,封鎖拖得越久,蘇聯的損失比美國就越大。在作出這一決定時,赫魯曉夫已經來不及、也不想與性格倔強的卡斯特羅商量了,因爲他已通過情報部門獲悉,如果第二天不給美國答覆,美軍就會在29日或30日轟炸蘇聯的導彈設備和古巴的軍事目標,然後,入侵該島。再拖延下去,就意味着死亡。

1962年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全部撤走。

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佈赫魯曉夫答應在30天內從古巴撤走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肯尼迪同時宣佈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命令蘇聯武裝力量解除最高戰備狀態。加勒比海又平靜了下來。

美蘇利益交換

爲了不使得美國的北大西洋公約盟國感到難堪、另外也出於宣傳目的,美國從土耳其撤軍比蘇聯晚一些,而且是祕密撤軍。這樣美國從表面上來看是這場危機的勝利者。不顧慮這個對外的心理效果的話蘇聯在這場危機中獲得了一個戰術勝利。通過在古巴部署和撤出導彈,蘇聯達到了美國從蘇聯的鄰國撤出導彈的目的。平心而論,雙方都達成了原先所設定的目標,也都各自保住的面子,算是一個相當圓滿的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