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黑魂》葛溫德林的人設圖時突然想到這個問題,為什麼脊椎動物(或者說有骨骼支撐的動物),沒有進化出類似觸手的結構?從進化出了觸手的動物來看,觸手應該是種強有力而且靈活的構造。

補充說明:

1、這裡的觸手並不限定於像章魚那樣的軟體觸手,葛溫德林那種內部有骨骼的蛇形物也可以視為「類似觸手的結構」。(毋寧說我其實更好奇為什麼生物沒有進化出那樣內置骨骼的觸手)

2、此處的觸手特指像章魚、烏賊、葛溫德林那樣有很多條的,所以想什麼大象鼻子、猴子尾巴這些只有一條的暫不納入考慮

3、此處的觸手指的是從比例上看十分修長的,因此手掌之類的暫不納入考慮


大象的鼻子,猴子的尾巴,以及……蛇。


要說為什麼沒進化出一大堆具有內骨骼的觸腳觸手(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吧),其實是因為所有的脊椎動物亞門——對,你沒看錯。所有的脊椎動物,包括天上飛的,地上跑,地表爬的,水裡遊的,水底伏的……包括冷血的,溫血的,大如鯨,小若蝦虎魚,都只不過是動物門類中的一個小門類,甚至連「門」都不是,只是個「亞門」。在遠古時代,有那麼一條小魚,極其罕見的特化出來短短的一條「脊索」,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演化,才變出了這麼一大堆脊椎動物。而當年那條小魚——很抱歉,並沒有題主那麼喜歡的長長的觸手。後來的全都是它的後代。所以,怪就怪你們的共同祖先。也許更應該怪那些觸手系的「祖先」為什麼不進化出脊椎。

不過題主也不用難過,另有一大羣動物,種類比脊椎動物更多,數量也比脊椎動物多得多。如果把那種動物全部集中起來堆在一起,比全部脊椎動物堆在一起還要重好幾倍。我說的就是昆蟲。而昆蟲只不過是一個「綱」,分類地位比「亞門」還要低。


人類有著較長的手臂,我們可以將它揮動自如。但若是等長的觸手,我們甚至很難舉起它。

首先,單純的的肌肉是沒辦法把自己舉起來的。陸地上不存在浮力,所以在海中行動自如的章魚到了空氣中就行動遲緩。所以利用骨骼是較有效率的做法。

但觸手中內置的骨骼太過於短小,很難形成有力的骨骼肌,而且此時關節要應對全向的運動,這給肌肉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因此哪怕具有骨骼,觸手仍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

另外並不是所有有觸手的生物都沒有骨頭。烏賊有一塊內骨,被稱之為海螵蛸,用於支撐自己流線性的身體。


根據以前的女生宿舍的描述

有一些小白一點的女生問,丁丁是骨頭還是肉。

那麼 丁丁大概就是這個的答案。


謝邀

因為浪費能量

觸手遠不如四肢有用

類似的結構比如尾巴鼻子其他回答也說了

不長那麼多是因為根本長不起也用不到那麼多


章魚和烏賊的觸手實在稱不上「強有力」和「靈活」,對於他們的環境是足足夠了,但是較原始的肌肉系統和很原始的神經系統決定了,如果和它們打一架的話。。。遠遠不如葛溫德林帶勁,毫無動作遊戲的爽快感。

答主可能對葛溫德林這種n觸手靈活運動對生物運動神經系統的要求沒有概念,簡單的說就是極高,就不說對肌肉系統循環系統的要求了。那收益呢?沒啥收益。別的動物把技能點點到生存線以上以後都忙著繁殖去了,就這貨還一個勁兒的點敏捷、力量,你不死誰死。


有骨骼的那不就是手嗎?而且你確定觸手是「強有力」的結構?雖然沒有數據,但我覺得觸手是為靈活性犧牲了力量。


1、大象鼻子和猴子尾巴嚴格來說算是功能性器官,不應該算作觸手。

2、如果觸手內置骨骼,那麼骨折起來就麻煩了,而且都內置骨骼了,我選擇多長一兩隻手一邊打遊戲一邊喫泡麵。

3、如果是說像章魚那樣沒有骨骼軟軟的,被切掉還能重生的觸手,由於哺乳動物進化程度高,細胞高度分化,是不可能做出那樣原始的事的……


我真好奇為什麼會邀到我,問題的標籤一個都不沾,不玩遊戲不看電影


首先,你得考慮觸手的用途

如果有力而靈活可以是觸手的優點,那麼手臂,猴子的尾巴,何承不是觸手呢

如果有功能可利用算作觸手的優點

那舌頭也算是觸手,雖然這樣說,

「蛇吐出觸手探查周邊環境信息」「楚子航伸出強壯有力的觸手將路明非提起」時我們會感覺有些怪異,其實是我們自身的思維被自己侷限住了

如果章魚的腿算作觸手,我們的手腳何成不是呢

「人類的觸手「手臂」修長靈活而有力,頂部的五根手指更可以用於固定物品」

這不過傳統章魚觸手有得一拼了嘛

假如手腳不是觸手,如果我們長出了觸手會用它幹什麼?工作?捕獵?還是各種可以是手能完成的事情。所以神話中出現更多的是長出三頭六臂的人,而不是觸手,因為「手臂」跟「觸手」

的功能……不都一樣嗎


進化的過程是基因變異加環境選擇,如果產生過觸手的變異體,但今天我們沒看到,只能說它們被環境淘汰掉了,你的問題就變成:為什麼有觸手的有脊動物會被淘汰掉?

我的直覺:觸手還是不好使吧,當武器太軟,奔跑太軟,關鍵是應該很好喫,食肉動物的最愛,一口就咪西了,進化出觸手的個體可能都被各種美食家打牙祭了,喫完還挺期待的。


完全靠肌肉進行動的動物往往只能趴著,比如蝸牛,要麼生活在海里比如章魚,貝殼。可見沒有骨骼操縱身體是多麼浪費能量。

我懷疑首先是我們脊椎動物的祖先在競爭中擊敗了無脊椎的,然後佔據了較高的生態位,然後才進化出了我們,剩下的無脊椎動物幾億年變化都不大。

至於為什麼後來我們沒進化出觸手,我感覺也是為了節省能量。

個人切身體會,操縱一塊沒有骨骼的肌肉真的太困難了,我完全無法想像如果背後長兩個觸手,得分配出多少能量給他才能操縱自如,比方摘果子,完全沒競爭力啊,用進廢退就體現出來了。

湊個熱鬧,期待專業的答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