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空閑時間我又看了一遍這本書,這是我第四次看它了。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主人公齊銘對易瑤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情?是喜歡她想守護她 還是已經成為習慣?當易瑤說那個那個男的會為了她打架 會接她放學 會為了她做一切事時,齊銘小聲在旁邊咕嘟:這些我也可以做到呀!看到這兒,內心有種莫名的欣喜。到後來齊銘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回到房間頭往牆上撞,感到疼痛,不,無感。或許他們彼此都清楚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所以當有了另一個更好的女孩兒出現時,他選擇了放棄,和她在一起。

其實也沒什麼,只是閑來無事瞎感慨的!


我覺得是同情,憐惜。男生對女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且齊名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他喜歡真實的易瑤,卻也心疼她。超越了愛情,但是又很脆弱。脆弱到聽陌生人的幾句話就相信她是一個婊子。脆弱到相信她會吐口水,脆弱到相信她和他們是一樣的惡毒,脆弱到相信這個和自己一起長大的自己一直想去保護守護的女孩兒會害自己喜歡的美好的女孩兒。易瑤是喜歡齊名的,她會在意齊名對自己的稱呼是易瑤而不是瑤瑤。她之所以不跟齊名在一起,是因為她不想把齊名拖進自己這個深淵,她知道她跟齊名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不可能在一起。所以不打破這份美好。因為總有一天,齊名會有喜歡的人。他們會慢慢遠離對方。齊名是易瑤最心底的人,她媽媽病了她會找齊名,森西誤會她,她會難過會失望但不會絕望,因為她堅信齊名會相信她。然而齊名的不信任導致了她的絕望,她對這個世界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因為她最信任的那個人以及她覺得無論別人說什麼都會相信她的那個人,就那麼輕易的全盤否決了她,甚至不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她用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的清白,同時也表明了她對這個世界的厭惡。這個只會傷害她對她不公平的世界的厭惡。

齊銘比顧森西更喜歡易遙,但那些感情大多都在自己內心拉扯,不如顧森西陽光自信敢表達,在易遙需要理解的時候他也不如顧森西那樣能夠換位思考嫉惡如仇,他愚蠢又固執。易遙受到欺凌的時候是顧森西陪她教她反抗,但這些事情也不能跟齊銘集訓後回來在食堂對易遙的態度來對比,因為易遙在受到全校霸凌的時候齊銘壓根不在學校。很難說如果齊銘那段時間在學校他會做什麼,但試想,如果是你,突然看到你的好朋友或者男朋友女朋友正在打人你會做什麼,正常反應和正確反應都是制止吧。

齊銘其實也不是那種特別乖的學生,他憤怒的時候也會動手打人,但他不想看到易遙打人,如果易遙打人了他說的是:還好唐小米眼睛沒事要不然你麻煩就大了。他真正關心的不是那個被打的人,而是打人的這個是否會受到懲罰。

齊銘喜歡顧森湘是正常操作,是個人都喜歡顧森湘,齊銘要喜歡易遙纔是需要勇氣。齊銘和顧森湘的相處很輕鬆,顧森湘不打他不罵他,溫柔善良又陽光,還不掩飾自己感情。然而易遙跟他講話經常陰陽怪氣,想吼就吼,喜怒無常,喜歡你但是要拒絕你,還到處「惹事生非」,他還得善後還要膽戰心驚生怕易遙惹麻煩。come on,就這樣還是不能夠一門心思投入湘湘的懷抱,這得多喜歡易遙。再說了,唐小米嫉妒的一直是易遙,最後要搞的也是易遙,她瞎嗎?

你以為你是易遙,你希望遇到一個溫暖的顧森西,齊銘是懦弱的渣男。實際上你其實是齊銘,想愛不會愛,想愛不敢愛,你自卑怯懦,不確定他是否喜歡你,你也理解不了他,你覺得和他的距離好遠。

齊銘之所以受到觀眾一致的負面評價,是因為他是個男性角色,這個社會討厭懦弱,更討厭男性懦弱。無數影視作品裡都是女弱男強,女性弱是應該的男性弱要受到鄙視,只有懦夫沒有懦婦,女性都靠男性拯救,而不是自救。然而依附關係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愛,愛是兩個或多個獨立人格之間的感情。


齊銘對易遙,很久之前在一起看機器貓的時候,或者,四年級時他不顧大冬天冷水的刺激,幫她撈魚池裡的髮夾那一刻,應該是有著喜歡的情愫的,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感情,不是後面的顧森湘能比的,如果易遙的爸爸不離開,她媽媽不墮落賣身,兩人的差距慢慢拉大,他們倆水到渠成並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後來易遙的遭遇太可憐太悲慘了,就產生了憐憫和心疼,那種喜歡不純粹了。

然後就是易遙交男朋友,其實這件事對齊銘打擊挺大的,他是多麼驕傲的人,身邊哪有人不喜歡他啊,卻在易遙這裡嘗到了心酸的滋味。

易遙那時把他定位於「超越愛情的存在」,看上去很神聖,其實是一種別樣的傷害,這等於發了個好人牌啊,你很好,可是我不會跟你談戀愛,永遠都不會。

在這種過程裏,一個懵懂少年的喜歡是會慢慢打折的,然後就是易遙讓他去買驗孕試紙的操作,已經突破了他的第一層底線,她戀愛對象不是他,上牀對象不是他,但是他卻要幫她買驗孕試紙,這種痛沒人能體會,他想拒絕,可是又不忍心,畢竟是他那麼深深喜歡的人,她的處境又那麼可憐。

易遙這個時候真的算得寸進尺了,她自己也知道,但是沒轍,她沒人可以找,齊銘又對她那麼寬容,只能一次次地讓他牽扯到這些事情當中來,她也心痛,她也悲哀,但是又能怎麼樣呢,齊銘這個時候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啊!

後來就是唐小米她們和一百塊事件的出現,齊銘底線第二次被衝擊了,他會想起易遙說她媽媽的話,會想起她媽媽的職業,會想起她需要錢墮胎……去問的結果就是兩個人的第一次決裂,易遙第一次想到了死,而齊銘就算還是心疼地抱著她哭……卻也知道自己以後再也不會完完全全地相信她了,再也不會……那麼喜歡她了。

這中間易遙身上發生的事情很多,墮胎,被找茬,母親生病,齊銘都沒有第一時間出現,就算出現了,他看到的也不是事情的真相,他也沒有在易遙和其他人之間選擇她,但那種信任崩塌之後,他再無可能完全站在易遙這一邊了,慢慢地,易遙也不相信他了,只是卻還奢望維持曾經的美好,對齊銘不再解釋很多事情,只是在推開他和留下他之間拚命掙扎,這個過程裏,她對齊銘內心的期待太多了,但是齊銘很多次都讓她失望。

齊銘也苦,放不下易遙,又擔心陪著她跳下深淵會粉身碎骨,顧森湘這個時候出現簡直就像他的救星,能把他從泥沼中拯救出來,他走向了光明,慢慢疏遠易遙,當然掙扎還是很多的,為易遙也瘋狂過不止一次,說他不喜歡易遙還真不是,他是拚命地壓抑著自己不讓自己喜歡她,拚命地找藉口離開她,就像易遙當初推開他一樣那麼拚命。

後來就是易遙大出血,這件事讓他崩潰到了極致,他堅持不下去了,是否承認孩子是他的都不對,兩家人的對峙刺激著他,他痛苦萬分又無可奈何地放手了,而不是很多人說的輕易放棄。

這整個過程裏,其實齊銘對易遙是又恨又憐的,但是他的表現始終是沉默而軟弱的,充滿悲傷,卻也無能為力,這算是給了易遙重重的打擊,她也慢慢明白,那個無限包容著她的少年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最終先選擇離開。

對,沒錯,齊銘那麼想逃離都捨不得真正地離開,但是,易遙竟然就那麼走了……

後來就是易遙自己內心的糾結了,齊銘最好的時候她沒有珍惜,齊銘走了之後才心痛難耐,而齊銘則在顧森湘的無限溫柔裏得到了救贖,他像是忘了以前的愛戀,沉浸在新生的喜悅裏,甚至還感激易遙當初的離開,有句話不是說得好麼,謝謝你放過我,讓我找到正確的人。

有點說不清他是什麼心理,大概是真的放下了吧,輕鬆美好的愛情比那些糾纏痛苦的日子好過多了,不是誰薄情寡義,而是命運的捉弄,但究竟有沒有若有若無的不甘心,或許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易遙後來還是死了,並沒有得到什麼所謂的幸福,這個地方我覺得她有一點活該,不是她死得活該,而是當初她跟齊銘漸行漸遠就是因為信任問題,但是看看後來,換個人還是一樣不會有絕對的信任,並且還重新聽到那些下賤去死的惡毒罵聲,如果當初她能夠跟齊銘好好溝通,絕對不可能是這樣的下場,在不在一起又能如何,人生的陪伴有很多種啊。

易遙給齊銘打電話要見面,還固執地死在他面前的做法,其實挺難懂的,根本找不到她這麼做的任何理由,除非,在她內心最深處,齊銘跟她那些所謂的男朋友們那些傷害她讓她去死的人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易遙用她生命的墜落讓齊銘徹底明白,她曾經無數次向他吶喊,向他求救,她心底最深處最期待的那個人永遠不是可以上牀給她送花的那個人,也不是原本對她很好卻還是會讓她去死的那個人,而是……她從來都沒有說出口的讓她痛到心碎痛到死心痛到崩潰的他自己。

當易遙那柔軟的身體粉身碎骨地墜落在齊銘面前的時候,我想那一刻他只能大腦一片空白,是完全沒有思想的,這種衝擊也是致命的,要不然,他不會日日夜夜都聽見那種聲音,也不會開煤氣自殺。

死一點都不可怕,至少那邊有你。

易遙還是沒有做到不把齊銘拖入到這場黑暗的漩渦裏,齊銘當初的預感也是對的,原來命運之手如此強大,你我的結局都逃不過它的掌握,那還有什麼可掙扎的,還掙扎什麼呢,就這樣吧,陪著你一起離開這個骯髒到底的世界。

那些我不在你身邊的日子你一定很孤獨很寂寞吧,我不會說對不起,也不會說我愛你,可是,我會扔下所有去陪著你,這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鬆開我的手了。

齊銘死前在想什麼沒人知道,但我寧願相信,他會想起易遙跟他一起在弄堂度過的長久歲月,那不僅是易遙的微光,或許也是他真正的天堂。


可是,從湘湘和易瑤就顯而易見的,顧森湘是屬於愛情,而易瑤,從頭到尾都不是。

齊銘一直都高估了,自己對易瑤的感情。像他說的,他是從小看著易瑤受苦的,更多的是同情。同情隨著日積月累,成了不知道是什麼感情,脆弱又堅固。題主說的這個,

他問易瑤為什麼會喜歡孩子他爸,

易瑤說了一大堆,他說我也可以,他可以他早幹嘛去了?不屬於愛情啊,
齊銘。從書的開頭可以看出,他喜歡的是易遙可都當時易遙有喜歡的人。後來他覺得易遙變了,並不是他內心中那個單純善良的女孩子。他便喜歡上了顧森湘,顧森湘完全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型。但最後不管是他和易遙,還是他和顧森湘。都是悲劇。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