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1999年進入國內市場,並在1月份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店,當時星巴克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美國,然後到了20年後的當下,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其其他地區。根據數據統計:在20年的時間,星巴克已經在已經在國內150多個城市開設了3600家門店,佔據51%的市場份額,成爲國內咖啡市場的老大。

國產新品牌崛起:成立2年估值超百億,猛擴兩千家店增勢壓星巴克

根據星巴克統計數據,中國單店的年平均收入爲67萬美元,利潤率爲35%,2018年,星巴克的年營收達到了260.3億美元,而中國市場收入也將在未來5年超越本土,成爲星巴克全球收入最大的市場。不過,當星巴克宣佈關閉美國8000家門店,未來每年在中國新開500家店的時候,在國內迎來了本土的強敵。

國產新品牌崛起:成立2年估值超百億,猛擴兩千家店增勢壓星巴克

瑞幸咖啡是由錢治亞在2017年10月創辦的,在當下星巴克都開始收縮市場的時候,錢治亞是有勇氣的,在這之前,她是神州優車的COO。如果說星巴克是在中國試探着擴店,並逐步跟隨者國內經濟的發展,訴說着自己的故事一步一步走到市場的前列,那瑞幸咖啡的發展更加“簡單粗暴”。

從瑞幸咖啡成立開始,錢治亞就請來當時世界咖啡師大賽總冠軍擔任咖啡大師。並在第一家店剛剛成立後就投入資金邀請明星代言,再通過不斷地融資,擴店,可以說,瑞幸咖啡從成立開始對標的就是星巴克。

國產新品牌崛起:成立2年估值超百億,猛擴兩千家店增勢壓星巴克

短短1年時間,瑞幸咖啡就完成了2輪融資,估值達2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47億。錢治亞用融資來的資金瘋狂的擴店,從第一家店到2000家,錢治亞只用了1年零2個月。不僅如此,瑞幸咖啡還宣佈,2019年將會在中國新擴2500家門店,就是說,到2019年底,瑞幸將以4500家店鋪數目超過星巴克計劃的4100家店。

爲了跟星巴克競爭市場,瑞幸咖啡還將星巴克涉嫌壟斷推向了法院,而且在不同的媒體上直接喊話星巴克,一反星巴克的傳統定位,瑞幸主導互聯網新零售,結合外賣、補貼的模式進行推廣。

國產新品牌崛起:成立2年估值超百億,猛擴兩千家店增勢壓星巴克

這種模式是否受到了市場的認可?我們來看看2018年瑞幸咖啡的業績。在2018年底,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中,瑞幸咖啡的消費用戶達到了1200萬,售出8500萬杯,銷售額達3.75億。同時,瑞幸咖啡這種“簡單粗暴”的燒錢模式背後,是9個月虧損達8.57億,是銷售額的2倍。

不過,瑞幸咖啡的聯合創始人楊飛曾在2019年迴應虧損8.57億,完全符合預期,是擴店、增加消費人羣的體現。根據相關機構預測,這種模式下,瑞幸咖啡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實現盈利。

國產新品牌崛起:成立2年估值超百億,猛擴兩千家店增勢壓星巴克

而星巴克顯然也低估了瑞幸的瘋狂,在2018年12月,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和盒馬戰略合作,打通外賣渠道正面迎敵。可以說,2018年雖然瑞幸鉅虧8億多,但是仍然贏得了市場認可,而2019年是否能夠繼續市場的認可,能否真正全面壓制星巴克,將是一個轉折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