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開麵館的朋友求助說,他聽說個體工商戶都要建賬,實行查賬徵收,想確認一下是不是真的!

小編當時就很疑惑:一個開麵館的,店裡一共就2個人,面積也就15平,也要建賬?實行查賬徵收?不太現實吧!小編在網上找到了大量這樣宣傳的文章!

對此,海量的小商戶老闆們紛紛表示,沒發票、沒錢僱會計、經濟不好生意不好做,還要求我們做賬嗎?

那麼個體工商戶必須建賬,實行查賬徵收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呢?

北京稅務局官方其實已經發布相關說明,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1、按照稅收管理法及其相關規定應設置賬簿的個體工商戶將實行查賬徵收方式;

2、不符合設置賬簿標準的仍實行定期定額徵收方式。所以,個體戶都要建賬、實行查賬徵收,不建賬等於嚴查是謠言,不可信!是不是查賬徵收關鍵要看你是否符合建賬要求,不是每個個體戶都需要建賬。那麼哪些個體戶需要建賬?哪些不需要呢?根據《關於修改部分稅務部門規章的決定》(國家稅務總局第44號)規定:

個體戶建賬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如下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一個新成立的個體戶來說,在取得營業執照後,不管是否符合建賬條件,都應該及時到主管稅務機關補錄相關稅務信息,稅務機關會根據你的經營範圍覈定相關稅種、稅目,也會根據你情況來確定徵管方式,這個方式主要就是指的查賬徵收還是覈定徵收。

那麼個體工商戶都有哪些徵收方式呢?它們有什麼區別?查賬徵收由納稅人依據賬簿記載,自行計算並申報繳納一定經營時期內應納稅款的徵收方式。區別:1、適用於經營規模較大、財務會計制度健全、能夠如實覈算和提供生產經營情況,並能正確計算稅款,如實履行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2、查賬徵收需按規定的申報期通過網路申報平臺或到辦稅服務廳,進行納稅申報。定期定率徵收納稅人依據賬簿記載,自行計算一定經營時期內的應納稅經營額,按照稅務機關覈定的應納稅所得率,申報繳納應納稅款的徵收方式。現在定期定率徵收主要是定期定應稅所得率徵收。

(成都市標準)

區別:1、適用於財務會計制度不夠健全、僅能如實覈算經營收入情況,不能準確覈算成本和費用的單位和個人。2、定期定率徵收按規定的申報期通過網路申報平臺或到辦稅服務廳,進行納稅申報。定期定額徵收稅務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一定的程序,覈定納稅人在一定經營時期內的應納稅經營及收益額,並以此為計稅依據,確定其應納稅額的一種稅款徵收方式。區別:1、適用於規模較小,賬證不健全或者達不到有關的設置賬簿標準,不能提供完整的納稅資料因而難以實行查賬徵收的小型個體工商戶、承包承租小型企事業等。2、定期定額徵收,若實際銷售額未超過稅務機關覈定銷售額的,只需實行簡易申報。注意:個體工商戶建立賬簿,實行查賬徵收乃是大方向,但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是不現實的,不僅對經濟發展不利,對稅務局人員配置也是極大的挑戰。

關於個體工商戶的幾個重要提醒

提醒一:零申報≠不用申報零申報可不是讓你隨便填個「0」就完事的,更不是不申報。個體戶收入較少,可享受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但也應進行申報,並如實填寫收入。提醒二:不申報或者長期零申報風險極大1、不申報,嚴重的會被認定為非正常戶,受到相應的處罰,更可怕的是:相關信息會傳送給工商部門,並上傳到國家信用系統,造成信用污點,給貸款、辦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2、為了漏繳個人所得稅,老是零申報。公司總得有人吧,至少有個法定代表人吧,薪酬個稅按要求交了嗎?3、發票使用或受限。領了發票卻長期零申報無收入,輕點在發票的使用上受到限制,降低數量和限額。嚴重點可能就涉及「走逃戶」、虛開發票、隱瞞收入等違法情況。4、如果當期有收入及應納稅額卻零申報的,屬於偷稅,將會被處以5萬元以下罰款,且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情節嚴重的還會被移送稽查!5、原則上長期零申報超過三個月至多六個月,稅務局就會發覺納稅異常。六個月不經營工商局就要來吊銷營業執照了!提醒三:個體戶不想經營或者倒閉,不去註銷後果很嚴重

1、如果營業執照一年不審,相關部門就會自動吊銷執照,並將法人和股東列為非正常黑名單,三年內不能擔任企業法人。

2、如果公司有營業額,但在稅務部門沒有完稅憑證,有欠繳的應繳稅款,則會產生滯納金,目前標準是每天萬分之五。3、在銀行開立的公司專戶,每年要審,並要交納管理費,如果不註銷,銀行可能將法人納入徵信黑名單,對法人的信用評級產生影響,對今後貨款買車、買房或辦理出國移民,有一定影響。來源:眾智財稅智庫

(點擊文字即可查閱)

重磅!國辦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附圖解)

定了!7月1日起這些收費要減免!明知這6類數據將被重點稽查!卻還不能有效自查自糾,怎麼辦?乾貨!增值稅專用發票如何開具負數發票?解答你關注的問題!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一)四月申報必看!小微企業季度填報注意事項,馬上用得到!政策調整後的首個徵期,小規模納稅人該如何申報?歡迎大家關注正潔財稅社區,這裡有您想要知道的財稅問題,如果您身邊也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分享給他(她),我們一起來探討與學習。稅務籌劃及顧問、專項審計、全稅種涉稅鑒證、內部控制制度、財務梳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及經濟鑒證等業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