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最美味的魚就是河豚了,不然人們不會千百年來冒著生命危險一直去喫這種劇毒的魚類。

我們這邊河豚以前算是個特色,所以總有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河豚肉口感和嫩雞肉差不多,相較魚肉比較凝實,河豚湯比老母雞湯還要鮮美,當然不是飯店那種刻意的雞精味的鮮。

河豚皮和秧草(金花菜)一起紅湯燒,把毛刺的一面裹在裡面,嚼食即可,勁道,和牛腳(牛蹄筋)差不多。河豚肝喫起來要有膽子,老輩說喫河豚喫到嘴麻,人半暈半醒就最好。聽著怎麼像土方子的嗑藥...

其實本人覺得是以前沒什麼食材,所以喫到河豚就覺得格外鮮美,現在的人嘴都叼了,所以有那麼美好的食用體驗。


嘴麻是什麼感覺。剛好我有個喫貨朋友上個月喫河豚中毒了,讓他給描述一下。

其實這事一要怪廚師,以前的河豚宰殺需要專業人士,不要說河豚肝河豚子宮了,就連河豚血都是能致命的。現在河豚大小飯店都能售賣了,難免有廚師不仔細。於是...

我同學是出了名的貪喫,那次喜酒有道河豚,一般人只是喫喫肉,嚼嚼皮,他那天很賤的夾起了一塊肝...想著現在河豚大多是人工養殖了,應是沒有毒的,就吞了下去...

然後喜酒快結束上水果的時候開始暈了...估計前後最多半小時。

可是同桌都沒事啊!看看他臉色慘白還是送醫院吧,旁邊人都快嚇死了。

據他描述感覺天旋地轉的,聲音都被放大了,能感覺到自己的血液流動...當然了,我看到的就是嘴巴不住流口水,也不講話,就躺在車裡大口呼吸。

好笑的是醫院的醫生...我們到了以後醫生做了檢查說:沒事了,毒性過去了。既沒開藥,也沒掛水。明顯不符合我們的常識啊!醫生說:要出事路上就出事了,要沒出事到了醫院也不用做什麼治療!


本人多次喫過河豚。也喫過無數美食。

說實話,沒有感覺到河豚有特別的鮮美。

第一次在揚州喫的,印像深刻,喫完舌頭有點發麻。趕緊去買了牛奶。其實是自己騙自己,如果中毒早就完蛋了。

公司附近有出售河豚魚的飯店,可是我從來不去喫,也從不請客戶喫。只是帶客戶去看看,增加一點體驗。

現在,萬事安全第一,沒有必要去冒險。

何況河豚怎麼能與真正鮮美的東西相提並論呢?

反正我是不相信河中能有什麼鮮美的食物。至少水源不行啊!

哪有大海里的好?

比如,海膽。好喫的海膽真的是帶有鮮甜口味的。記得是:甜味!

再如,生蠔。好喫的生蠔帶著海水的新鮮感。同樣帶有甜味!

優質的海膽和生蠔都不需要加任何調料,甚至連檸檬都不需要,直接喫最好。

在我的印象中,海膽、生蠔還不算最好喫的。河豚的味覺感受和海膽、生蠔都無法一比,冒死喫河豚有意義嗎?

就像我們拍照片一個道理,初級的攝影愛好者只想著獵奇,從來不考慮一幅平淡的畫面中蘊含著的好意境。

自然、純真,纔是最美的美味。

Biztime & Picturetime

職場小蝙蝠

91拍照團隊傾力打造的攝影附件品牌

生活+攝影 . 隨手拍攝 . 隨心拍攝


河豚的確很好喫,但是有劇毒,河豚是神經毒素,輕度中毒現象是嘴脣發麻(我朋友中毒的現象),不需要醫治,一會就好了。河豚種類很多,我是威海石島的,這邊的河豚一般喫三個種類的,我們俗稱條紋,假睛,紅鰭,我最喜歡喫條紋,口感細嫩,味道鮮美,紅燒和煮湯都可以,假睛東方豚和紅鰭東方豚喫的少,不做評價!!!喫完河豚,再喫別的魚,真的沒有味道!!!


我是個門外漢,但是想回答這個問題,與河豚無關。作為人來說,他的飲食習慣決定了什麼是美食。比如說,有人天生不喫香菜,任何菜裏都不能放,以至於和香菜類似的有異味的食品,甚至於蔥姜蒜,你任何東西都不要放,放了,我寧願餓死也不喫。反之,有人就喜歡喫有異味的,徽菜中的臭鱖魚,臭豆子 油炸食品中的臭乾子。以至於絕大多數人都不愛喫的魚腥草,對他來說,也是人間難得美味。所以,我的觀點是,拚死喫河豚,沒有錯,享盡人間自己覺得的美味。打死也不喫,也沒有錯,我堅持自己的原則。好喫不好喫,自己在死活之間,自己決定吧。


河魨有很多種類,不同種類分別生產在淡水及海洋中,然而河魨有著精神毒素,其中0.5mg即可致死,因此在中國古代就有「拚死喫河豚」之說,足以見得河豚的肉質鮮美。 在喫河魨應選擇正規的大型飯店,由專業的廚師對河魨進行處理,確保毒素完全的清除,方可一享美味。


我姐夫留學日本時與朋友多人殺了河豚,但怕有毒不敢喫。

送給橋下乞丐喫,看他半小時後無事。他們纔敢喫。

乞丐看他們喫完,纔回橋下煮來喫。呵呵!

其實順德河豚好喫又便宜。我也常去南記海鮮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