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许文贞╱专访】

去年售出5万本的畅销书《做工的人》,浅白写实地描述营造工程工人们的辛苦生活,也让作者林立青在工人之外,多了一个作家的身分。这一年来写作让他的生活大转弯,版税让日子多了一点余裕,可以暂时停下原本工地监工的工作,甚至照顾自己长年被劳力工作影响的健康。

离很近却很远的人生

如今林立青依旧会到工地打点零工,除了赚钱,还有另一层意义,「我发现如果我不跟工人接触,我写不出任何东西来。」他坦言,缺乏写作灵感的时候,最好的解方就是实际出去绕一圈,回到真实的底层生活里,「如今我知道愤怒无助于改变现实,但我没办法完全不靠愤怒来写作。」

经过一年的发酵,这些愤怒带著林立青认识工地周边更多底层的故事,像是工人们去海产店遇到的酒促小姐,工程师上酒店认识的八大女孩,缺乏选择下依赖药酒、毒品与药物才能维持生活的工人,与工人们接班的下一代。他写故事,人们也乐意找他说故事,描述各自与他故事里相似的人生,「这些故事其实离我很近,就在我的生活周遭,但在出书之前,我也不晓得的这些事的存在。」

例如新书《如此人生》中的〈夜间施工〉和〈度余生〉。十余年前,为了撑过长时间的加班和夜间施工修路,工人小林和小王逐渐依赖安非他命维持工作效率,打算每个月花几千元买毒品,换取上万元长时间加班工作的薪水,上瘾后却引来反效果。小王终究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活下来的小林,多年后徘徊在戒毒门诊和身心科门诊间,却开始依赖起戒毒用的「美沙酮」。

终於坦白用药的细节

林立青语带保留的表示,他认识其中主角的时间很长,却是到出书后,对方才愿意向他坦白用药的细节,「这是一个我在第一本书没有好好交代的故事。我那时觉得我没有写好,我只写了有的工人需要,但我没有写到他们花了多少钱在毒品上、如何依赖毒品的细节。细节很重要。我也没有写到留下来的人,后来是如何生活。」

写下来是给自己交代

一年来,《做工的人》持续引起讨论。林立青表示,读者对他的期待很多,也有很多人从学术或报导角度讨论他的写作,「但我不是学者,也不是记者,这样期待我是不切实际的事。我写作是对自己交代,不希望看到了却什么忙都帮不上的感觉。」

林立青坦言,「我其实不在意这些评价,只在意我的写作会不会对笔下的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如今他写出来的每一篇故事,都会给其中的主角看,确定写出这些故事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有的人懒得看,我就用念的念给对方听,用台语念也行,有时候才念没多久,他们就说没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