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jpg

 

 

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诗人』

 

译:胡庆生

 

首版发行:1877

 

 

以俄国沙皇时代为背景,作者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毫无保留地披露于人们面前。

 

对于人物及之间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内心的独白刻划丝丝入扣。

 

俄国沙皇统治时代,贵族头衔乃是身份、财富、地位的表征。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为俄国当代政治圈内一位生性刻板的名爵之妻,当她遇到了男主角"佛隆斯基"时火热的恋情促使她抛夫弃子与其私奔。在主观意识的不信任与客观环境的不允许下,出轨的恋情注定了是要以悲剧收场。

 

婚姻就像是上流社会社交的手段,为男性争取功名利禄的垫脚石,女性除了相夫教子还须得为丈夫铺路;"安娜.卡列尼娜"气质非凡、落落大方、拥有崇高的社交手腕,却也免不了家庭问题,丈夫的冷落、禁不住的诱惑、内心的谴责,失去后的痛苦、舆论的压力都让安娜一步步的陷入疯狂.....

 

 

 

 

 经典语录

 

如同饥饿的动物会攫取眼前任何东西,只希望获得温饱。

 

像一个手指有伤的人,偏偏又让疼痛的指头去碰触东西。

 

原本相爱的两人一旦失去和陆,那么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冠以另一种意义,不幸的是,坏的意义总是比好的意义更容易让人信服。

 

和解已成了粉饰太平、自欺欺人的模式

 

有时恐惧是被揣测出来的

 

爱情是奇怪的东西,在我们相恋之初,它使我们一天一天地缩短距离,直到结合为一;但有了小孩之后,爱情更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把我们朝相反方向拉开,这距离一天远似一天,终使爱情出现鸿沟。

 

 

 

 

 

2018.8.14

 

部分编文:逗逗家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