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因爲自主研發智能手機芯片而得到市場的認可和尊重,但能夠掌握底層核心技術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得到更多人認可,同時也是爲自家產業的生存提供一條備選之路。雖然小米科技與華爲並不是同一體量的兩家科技公司,但小米科技也一直都在努力向三星、華爲等國際大廠看齊,只是這家發展不到10年的手機廠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積澱。

華爲最值得驕傲的是擁有自家的海思麒麟處理器,而且在聯發科都已經暫時放棄的高端芯片市場,華爲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卻逐漸成爲高通驍龍處理器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不過由於華爲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僅供自家產品使用,因此在量產規模上還無法將自家的海思麒麟處理器普及,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暫時還無法與高通相抗衡。

小米科技也同樣深知底層核心技術的重要性,2014年一家名爲松果電子的企業悄然建立,當時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新成立的公司,更沒有注意到這家公司的融資方正是小米科技。松果電子的主要任務是爲小米科技的智能手機產品研發Soc芯片,時隔一年之後的2015年9月,松果電子自主研發的第一款Soc——澎湃S1正式誕生,不過爲了與小米手機更好的兼容並優化性能,首款搭載松果澎湃S1的智能手機——小米5C在2017年才正式發佈,而這也是松果澎湃S1首次正式亮相發佈。

雖然松果電子推出的首款芯片——澎湃S1採用28nm的工藝製程在當時並不算主流旗艦水準工藝,同年已經量產的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和華爲在9月份發佈的海思麒麟970處理器均採用10nm工藝製程,而澎湃S1的整體性能及其他兼容性支持方面甚至不如高通的驍龍652處理器,但這畢竟是小米科技自主研發的首款移動端處理器,人們也期待着小米科技在未來能夠有更大的進步,不過2018年卻並沒有等來下傳聞已久的澎湃S2處理器。

小米科技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地位已經逐漸趨於穩定,目光足夠長遠的雷軍較早佈局IoT智能家居生態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包括華爲、三星在內的全球頂尖品牌在2018年也開始側重發展自家IoT生態佈局,但在速度和廣度方面相較於小米已經有較大的差距。與此同時雷軍也決定未來的小米科技將會採用智能手機和AIoT的雙戰略方向,目前來看小米科技甚至在IoT的側重會高於智能手機業務。

4月2日有消息透露雷軍已經在小米集團內部發出組織架構調整的郵件,郵件的主要內容是未來小米科技將要繼續加速AIoT的佈局發展和落地,而負責主要研發智能手機芯片的松果電子進行團隊拆分重組,其中部分人員拆分之後組建全新的大魚科技公司,主要任務是研發AI技術和應用於IoT場景設備的核心芯片,松果電子剩餘人員將繼續研發應用於智能手機的移動端處理芯片和AI獨立芯片。

看來智能手機的底層芯片研發工作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雖然按照澎湃S1推出的節奏,松果電子在2018年和2019年或許有能力繼續推出定位於中端市場的Soc產品,但在旗艦芯片已經佔據主導市場地位的當下,再推出中端甚至中低端的芯片已經沒有太大的市場意義,不過進入IoT芯片研發領域之後相較於智能手機的芯片研發進度會稍快一些,而小米科技也希望能夠藉助IoT芯片研發實現彎道超車,至於松果電子繼續研發的智能手機Soc芯片,可以慢慢發展逐步跟上主流市場之後再推出旗艦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