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又稱《內經》,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先秦時期,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晉代的皇甫謐,宋代的林億、高保衡等。他們認為像黃帝內經這樣科學巨著,非通曉智慧的聖賢大智不能為之,所以必定是黃帝所作。

戰國時期,持這種觀點的人有宋代的邵雍、程顥、司馬光、朱熹,明代的桑悅、方以智、方孝儒、清代魏荔彤等。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將《黃帝內經·素問》與同樣是戰國時代的《周禮》相比較,有許多相同之處,足以充分證明兩書是同一時代、同一思想體系的作品。

西漢時期,明代郎瑛從夏禹時儀狄造酒的傳說和「羅」出現於漢代等證據推斷《素問》產生於西漢時期。現代中醫學專家劉長林、吳文鼎等人也持這種意見。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黃帝內經》全書約計20萬字,這在2000多年前可以說是一部巨著。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為何要託名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論醫呢?

冠以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

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黃帝內經》只是借用其姓氏,令人更易記憶而重視。

北宋時,高麗國進獻《黃帝內經·靈樞》,要求以此交換中國歷代史等書。蘇軾五次奏本反對,皇帝仍堅持以《冊府元龜》等書換回《黃帝內經》。

2011年5月,《黃帝內經》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已故囯學大師南懷瑾說:「《黃帝內經》,它不只是一部醫書,它是包括「醫世、醫人、醫國、醫社會」,所有的醫都可醫的書。

《黃帝內經》僅代表當時醫學理論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學的思維來解釋自然科學問題的理論假說,雖然發現了許多客觀的規律與結論,但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當然也很有可能是我們訖今為止仍然看不懂而稱其錯誤,《黃帝內經》中概念多,但定義少,需要辯證體會;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與現代也不盡相同,需要謹慎區別對待。


感興趣者,可參看近日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正說內經》,或可釋疑解惑!


《黃帝內經》的作者不是一個誰,是一群誰,內經的內容是上古傳承下來的,流傳到後世因為語言,文字的變遷使閱讀理解變得困難,然後後世的集大成的醫者對內經的內容進行重新的編輯,整理集合成書才有了現存於世的《黃帝內經》。並非借用黃帝和岐伯的對話來進行闡述,文中還有好幾個大醫呢,你只看了前面的一部分吧。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託名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論醫之書。《黃帝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各卷81篇,共80餘萬言。

《黃帝內經》的著作時代,至今尚無定論。從其內容看,非一人一時之作,但一般認為其主要內容是反映戰國時期醫學理論水平的,基本定稿時期應不晚於戰國時期。當然,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

《黃帝內經》所引古代醫籍。有《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經脈》《五色》、《脈經》等。說明在《內經》之前已有許多種醫書流傳於世。

經絡與針灸,在《黃帝內經》中,居於主體地位,繼承和發展了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侯》和張家山漢簡《脈書》,乃至扁鵲等的經絡學說和針刺治療經驗,在針刺治療上,不僅突破了上述帛簡醫書和《五十二病方》等只採取灸法的水平,同時也遠比《史記·扁鵲傳》記載的治療經驗更加具體和系統。在《黃帝內經》中,《靈樞》:經脈篇、經別、經筋,更加完整和系統地論述了經絡學;《靈樞》:九針十二原、九針論等篇,論述了針刺器材的製備;《素問》:氣穴、氣府、骨空、水熱穴等各篇,論述了腧穴分布;《靈樞》:九針十二原、邪客等各篇,論述了持針法則;《素問》:八正神明、離合真邪等各篇,論述了針刺的補瀉方法;《靈樞》:診要經終、禁例等各篇,論述了針刺禁忌等,以及各種疾病的針刺療法。

陰陽五行學說被引入醫學,最早是秦國醫和,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的「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也反映了五行學說的內容,這段文字後來載入《靈樞·經脈篇》,《素問·脈解篇》說:「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說明陰陽五行學說,已被引入醫學理論中。

《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代可能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餘種單行本。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載於《漢書·藝文志》。東漢末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魏末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即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亡失」。

1、《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將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2、《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臟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黃帝內經》的著成,不僅在中國受到歷代醫家的廣泛推崇,即使在國外的影響也不容低估。日本、朝鮮等國都曾把《黃帝內經》列為醫生必讀課本,而部分內容還先後被譯成英、法、德等國文字,在世界上流傳。近年來一些歐美國家的針灸組織也把《黃帝內經》列為針灸師的必讀參考書。

「黃帝」 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目前學術界公認黃帝出生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葬於陝西橋山(黃陵縣),國際領導人多次到兩地訪問!中國自古也有「拜祖到新鄭,祭祖到黃陵」的說法。 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傳黃帝姓公孫,出生於軒轅之丘,故名號軒轅(天黿)氏,在姬水生長成人,所以又以姬為姓,後來在有熊建立國家,故又稱有熊氏。他以土德為王,土是黃色,所以叫黃帝。黃帝是古史傳說中的人物,關於他的傳說中最精彩的就要數黃帝與炎帝、蚩尤的戰爭了。最終黃帝取得了勝利,被各部落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在黃帝時期,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數都先行發明,並得到發展,他的功勞為後世所稱讚,被譽為華夏的「人文初祖」。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

在《黃帝內經》中總有一個人在黃帝問話後,回答問題,他就是岐伯。岐伯,相傳亦為黃帝之臣,又是黃帝的太醫,奉黃帝之命嘗味各種草木,典主醫病。他還與雷公研討經脈。《黃帝內經》即黃帝與岐伯等討論醫理而作。相傳岐伯曾乘由12白鹿拉的絳雲車,遨遊於東海中的蓬萊仙山,奉黃帝之命向仙人求不死之葯,十分浪漫

岐伯是我國遠古時代最著名的醫生,由於是傳說,關於他的籍貫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岐伯家居岐山(今陝西省岐山)一帶。而新近有資料表明,岐伯為甘肅省慶陽縣人。如清·乾隆年間《慶陽縣誌·人物》記載:「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醫術脈理,黃帝以師事之,著《內經》行於世,為醫書之祖。」岐伯從小善於思考,有遠大的志向,喜歡觀察日月星辰、風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還懂音樂,會做樂器,測量日影,多才多藝,才智過人。後見許多百姓死於疾病,便立志學醫,四處尋訪良師益友,精於醫術脈理,遂成為名震一時的醫生。黃帝為療救民疾,尊他為老師,一起研討醫學問題。《黃帝內經》多數內容即以他與黃帝答問的體裁寫成。所以,記載「岐伯」的最早的文獻是《黃帝內經》。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所做的貢獻,專門修建了岐伯廟。如《慶陽縣誌·壇廟》載:「岐伯廟,在縣城南。」據《辭海》說:北地,郡名,戰國秦置。泊所在義渠,西漢移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

岐伯又尊稱為岐天師,意為懂得修養天真的先知先覺。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一:「天師,尊稱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貴,師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伯曰天師。」

據有關史志書目記載,託名岐伯的著作約有8種:1.《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岐伯按摩》十卷;2.《隋書·經籍志》載《岐伯經》十卷;3.《新唐書·藝文志》載《岐伯灸經》一卷(《宋史·藝文志》則載為《黃帝問岐伯灸經》);4.《宋史·藝文志》載《岐伯針經》一卷;5.《通志·藝文略》載《黃帝岐伯針論》二卷;6.《通志·藝文略》載《岐伯精藏論》一卷;7.《崇文總目》載《黃帝岐伯論針灸要訣》一卷(《宋史·藝文志》則載為《岐伯論針灸要訣》);8.《竹堂書目》載《岐伯五藏論》。

以上諸書皆已佚,僅存書目,因此只能從書名知其與岐伯有關,內容主要是針灸,另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確定為岐伯所著,因為古代「世俗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淮南子·修務訓》)。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所以託名岐伯的醫書,可能也是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

岐黃為岐伯與黃帝二人的合稱,相傳為醫家之祖。中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以黃帝、岐伯問答的體裁寫成,因而後世用即以「岐黃」代稱《內經》。並由此引申而專指正統中醫、中醫學,更多的則是作為中醫、中醫學的代稱。同時,由「岐黃」組合的新詞,也各有自己相應的意義。如「岐黃之術」、「岐黃之道」指中醫學術或醫術、中醫理論;「岐黃家」指中醫生、中醫學家;「岐黃書」指中醫書;「岐黃業」指中醫行業等等。有關岐伯與岐黃的研究發現,其中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由此說明中醫藥學與其母體文化的密切關係。


一億多年前的神人阿努,外星人,華人的祖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