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是真正的增產。以我家小麥為例,我家3塊地。

第一塊1.12畝收了1376斤是實麥(實麥就是什麼都沒有套種)。收麥子的時候鄰居沒有看清還把我家的收了一攏。

第二塊地是7.2畝,是套種辣椒2二攏(就是種兩攏麥隔兩攏空的)地頭還有半畝地辣椒苗床沒有種小麥。小麥收了8279斤。

最後一塊3.6畝也是套種的辣椒收了4328斤。

可能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套種辣椒的地比實麥產量還高。

1.套種辣椒地的小麥透風。

2.套種辣椒地的小麥,播種的種子和實麥播種的種子一樣多。

3.套種辣椒地收麥子前經常澆水。實麥收麥子前不是特別旱一般都不會澆水。

4.套種辣椒地在種辣椒之前會施底肥。施底肥的時候剛好是小麥的授粉期。

5.套種辣椒地收麥子到8.9分熟就收了。實麥都是到10分熟才收。10分熟就不用曬了。農村收麥子有句話,8分收10分丟。

以上幾點就是小編自己對於三農自媒體的一些認知,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我們是南方的丘陵地區,我們這裡好多年沒有種小麥了,對現在的小麥產量不是很了解,記得十多年前種的時候,一畝地只能夠產500斤左右,到後來就都改成種植油菜了,也許以前的小麥種子沒有現在的種子好吧,如果用現在的優良小麥品種 種植,產量可能會高一些,現在一個鄉鎮難有一兩個人種一點點小麥在賣,你猜猜能賣多少錢一斤,你們都會說一元多一斤吧,人家賣5元一斤(零售價),我村現在以經不適合種植小麥了,因為山多,到處都是鳥類,還有很多老鼠,如果種植點小麥,那正好喂鳥兒和老鼠,而現在的鳥類,禁止捕捉,毒殺,我們也不可能天天去趕鳥吧,說實在話,現在不剛是小麥不能種 ,山邊上的土地,如花生、大豆、玉米、紅薯等都不能夠種了,我們種植的面積也越來越小了,如果長此下去,以後可能只夠種植一點點蔬菜自己吃了,也不知道多年以後,會不會有許多村莊消失(因為都到城市買房了,鄉村土地都荒廢了,老房子也不在了,還回得去)嗎?以後我們這些老農民會如何生活?我們的家鄉,希望在……???誰能告訴我們答案。多謝回答。


2019年全國小麥整體豐收確實不假,平均畝產比去年提高一些,但是具體數值還遠沒有1300斤/畝。由於我國小麥種植區域廣闊,南北東西跨度非常大,並不是所有的小麥產區都能夠像河南,山東的平原地區一樣,畝產千斤很輕鬆,很多地區今年的新麥畝產還是在600斤左右甚至更低。即便是在我國的家鄉,中國小麥產量第一大省——河南省,長久以來,小麥的畝產一直存在著「東高西低」的狀況,東部平原的周口,商丘地區2019年新麥畝產1300斤以上不是難事,但是西部山區的洛陽,三門峽等地的這一產量數據只有600來斤而已。所以關於今年我國小麥到底畝產水平是具體數值是多少這一問題,在網路上存在著很大爭議。那些今年畝產達到1000斤以上的地區,信誓旦旦的堅持認為今年全國新麥畝產水平在1000斤以上,甚至能夠達到1200斤,而不少小麥畝產常年在500——600斤左右的農民則對此嗤之以鼻。畢竟中國太大了,小麥種植區域太廣闊了,局部無法完全代表整體,來自農業農村部的預計,2019年全國新麥平均畝產或將在850斤左右。2019年,各大主產區新麥質量產量均有所提升。眾所周知,我國的小麥主產區主要有六個省份,分別是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和湖北,而這些地區幾乎全部位於傳統意義上的北方,也就是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由於以上地區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夏收開始前可謂是風調雨順,不但沒有像去年那樣遭遇凍害天氣的影響,也沒有出現困擾多年的赤霉病困擾,可謂是實屬罕見。所以,今年全國小麥整體畝產和質量水平和以往相比提高不少。來自一線的數據反映,2019年我國確實有不少地區新產小麥畝產水平達到了1300斤甚至更高,比如說在我國最著名的小麥主產區——黃河以北的延津縣和滑縣,或者是黃淮平原上的周口,開封部分地區,不乏有小麥畝產1500斤甚至更高的好收成,而且這還是在新麥收割後,含水量和雜質以及不完善粒達到一定標準後的數據,整體來看,今年小麥確實豐收了。鍾情三農的老家就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某個小鄉村,以此為例,如果按照18%水分來作為標準的話,今年小麥畝產普遍在1100—1300斤左右,確實比去年的畝產水平增產不少。2018年家鄉小麥受到氣象災害以及病蟲害的影響,最終畝產大多只有900斤以下,而且品質明顯不如今年,市價也比今年的價格低了1毛錢每斤左右。

既然邀請了,我也來說說我的觀點。夏收小麥已經接近尾聲,畝產1300斤上下,這個產量確實讓我感到驚訝。在我們這裡、不論是冬小麥還是春小麥畝產量都沒有達到過這個產量。你說的這個產量讓我很懷疑。很可能是小麥剛收後水分大、雜質多造成的。

每年的夏糧收穫後,總有一些人是報喜不報憂,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規律。每年的小麥畝產量都明顯超過去年,給外界帶來的信息就是夏糧每年都是豐收。說句實話,現在在小麥種植這一塊按照我作為一個農業人的看法,畝產量已經是很難再有超越了,除非在育種領域有較大的突破,否則你實畝數絕對不可能達到1300斤的產量,能夠保證在1200斤已經就是比較滿意的畝產量。像我們這邊一直以來都是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每年小麥都換種,目前最好的產量也就能夠達到1200斤,所以你說的這個1300斤上下,我不太相信。估計畝數不實、水分大等導致數據出現了問題。

有些人可能說,小麥畝產量可以達到1800斤、2000斤。我說,那是你網上看到的,有些可能是實驗數據。但是在實際種植中,這樣的產量是無法實現的。

今年的小麥豐收是農民最高興的一件事情,看到自己的辛苦的付出得到豐碩的回報,心裡當然是樂開了花。

大多數的畝產量都在千斤以上,足以說明農業在種植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有人說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雜質和水分,可以告訴你,水分當然是有,但是也不是很大,因為今年天氣好,除非遇到雨天,小麥收下來水分含量會高些。天氣好的情況下水分含量也很小。因為農村現在four機械化操作,收麥子時間也比較短,一般都會選擇基本上熟透才收割。至於雜質,含量就更少了。現在不像以前打場。麥子里會有很多泥土等雜質。機械收割的麥子基本上都是很乾凈的,經過通風楊康後就可以賣了?

現在小麥的產量要高於過去很多,七八十年代,一畝地能收七八百斤就很不錯了。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品種得到改良,種植技術的提高。也使得產量得到提升。的確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也給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農民也更懂得藉助科技的力量,來提高自己的收入。也願有更多科技服務於農民,嚷農民儘快的富裕起來!


你問的問題是不是有點問題?畝產量1300斤,裡邊摻有水分和雜質,請問這算是畝產量嗎?我們通常說的畝產量是在清除雜質、晒乾、揚凈的情況下而講的。

不過你所講的畝產量1300斤上下,我是相信的。在我們濰坊地區,達到這個數,也基本算是高產了。那麼怎樣實現高產呢?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吧。

一,選擇高產、抗病能力強、抗倒伏的品種。一個好的品種,有著優良的遺傳基因,所以有著高產的潛能並且抗性強。所以選擇優良的種子,是高產最關鍵的一步。

二,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增施有機肥作基肥。1,我們知道,良好的土壤環境,可以生長出發達的根系,從而源源不斷的為小麥生長提供養料。2,每畝使用腐熟的農家肥3500公斤左右,並摻使複合肥料30公斤左右,作為基肥使用。農家肥料,肥力溫和且持久,養分全面,基本可以滿足小麥生長期全部需要。對於肥力不足、地塊貧瘠的麥田要做到追施返青肥的工作,建議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

三,澆好「三遍水」。也就是凍水、返青水、和灌漿水。1,上「凍水」目的是使小麥儘快生出發達根系,以及能保持地溫,以防止小麥冬天出現「凍害」。2,到了來年的返青期,要及時澆「返青水」。開春,氣溫逐步升高,小麥開始返青、拔節,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養料。澆好「返青水」就為以後的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3,灌漿水。在小麥揚花後,籽粒開始形成,同樣需要充足的水分,這時一般情況不建議在追肥(如果出現缺肥癥狀,可是適當噴施葉面肥來補救),因為這時如果肥料過多,就會造成小麥「度青」,麥粒不容易成熟。

四,對於高桿小麥。1,為了保證麥粒有足夠的養料支持,在小麥拔節期及時噴施矮壯素等調節劑,來控制小麥高度。2,噴施控長葯可以防止出現「倒伏」,而造成減產。

五,積極防治好各個生長期的病蟲害工作。主要是採用「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發現病蟲害要對症下藥。為了避免小麥出現藥害,切不可盲目加大用藥量。另外,積極清楚田間雜草。

以上是本人為實現小麥1300斤左右產量的幾點見解,有不同看法和建議,可以留言!謝謝!


畝產1300,種了幾十年地了,表示不可能,我們這最多1100斤,實際面積肯定不準,比如剛分地時10畝地,但是,重點啊!分地時每家都留了2米留作走托拉機用的,根本不算面積的,還有剛開始河溝有5米寬,慢慢的多年種植,河溝就變窄了,甚至有的直接填了,大家算一下,這樣一算10畝地的話,加上原本留做的機路面積,加河溝面積遠遠不止10畝了吧!實際該有12畝了,他還報10畝,這產量。。。。。。。。


感謝邀請!夏收小麥已經接近尾聲,這個時候農戶正忙著播種玉米,由於近期氣溫升高天氣乾旱,播種過的玉米都在搶著澆水灌溉,而澆水過後的農戶,也已經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列車。回顧今年的小麥收成,總體來說我們這裡還是不錯的,那麼對於小麥畝產1300斤上下,是真正的增產,還是水份雜質增多呢?

首先我們來看下今年的麥收情況,坐標河南豫北優質小麥主產區,對於我們這裡的今年的小麥收成來說,今年要比去年好的多,因為今年天氣良好,倒春寒沒有形成,雖然後期天氣比較乾燥,旱情有所明顯,但是由於澆水灌溉方便,小麥後期生長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所以我們這裡的小麥情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算是一個豐收之年,這不這兩天很多人已經把糧給賣了,算下來平均畝產都在1000斤以上,部分好田畝產甚至達到了1200斤左右。但是畝產1300斤上下還沒有聽說。

其次對於畝產1300斤的說法,雖然我們這裡沒有出現,但是我相信照今年的情況應該也有,因為根據山東省泰安市農業農村局發布的消息顯示,當地一高產攻關試驗田裡,今年冬小麥實際畝產達到了828.7公斤,單價核算一畝地達到了1600斤還多,創造了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當然這個只是試驗田的數據,對於大多數農戶和地方來說,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

最後就是按照正常年景,小麥平均畝產一般在800~1000斤左右,多的一般也就在1100~1200斤畝產徘徊,畝產上1300斤上下的一般很少見到,對於目前的農業狀況來說,還是屬於小概率事件,所以沒有並多大的實際意義!至於有沒有水份?我覺得只有當事人會比較清楚吧。

綜上所述,今年小麥產量總體要比去年好的多,而且麥收期間因為天氣晴朗,小麥質量也要比去年要高,對於我們這裡來說,確實屬於增產的豐收年份,不過國內小麥種植區域廣泛,各個地方的情況不同,畝產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這裡我談談我的看法:

今年的小麥高產是歷來單產量最高的一年,原因有

一、春季倒春寒不明顯,氣溫有利於小麥的返青生長,前期生長沒有受到倒春寒的困撓;

二、今年春季雨水比較充沛,充分地補充土壤中的水分;

三、病蟲害危害很小。就以今年的蚜蟲蟲害來說吧,幾乎沒有。僅打了一次葯,直至收穫麥穗上很乾凈;

四、晚期乾熱風危害不嚴重。

綜合上述,今年的小麥高產也成了必然。我種了兩塊小麥,一塊是0.95畝,實打了620kg,另一塊1.7畝,用尿素袋子裝了23袋。我種地以來,那1.7畝實打小麥最多也就是17袋子,從來沒有這麼多。


全國能種小麥的地區挺多的,南到江蘇,北到黑龍江三江平原,各地氣候千差萬別,水利條件不一樣,小麥的畝產量肯定會有差距,乾旱地區的畝產肯定低,水利條件優越的地區肯定畝產量高。總體來說,今年小麥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好於去年,去年麥收時節主產區連降大雨,有些地區的小麥發霉長芽了,今年天公作美,麥收季節基本上沒有大的陰雨天氣,很好地把成熟的小麥收入歸倉了。小麥是中國人的主要口糧之一,今年的小麥大豐收,對穩定物價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農穩天下安。在中美貿易戰之際,中國的夏糧豐收具有不同尋常的重大意義,但願秋糧再有一個大的豐收,中國人的飯碗里就可以裝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糧食了。感謝為中國糧食安全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更要感謝億萬種糧農民朋友的奉獻,國泰民安的盛世時代有你們辛勤的汗水,願農民朋友的生活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