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既是蔣家王朝的繼承人,為何又會直接推動臺灣的民主化進程?

為何他死多年以後,他在臺灣的政治威望依舊穩居第一?

他自己評價自己:「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我以專制來結束專制。」

這樣一位集中國宮廷、蘇聯共產主義、美國民主價值和臺灣本土經驗的人物,在風雲變幻的20世紀裏,突破各種限制,深刻影響了中國兩岸的歷史發展。

一位美國人,中文名陶涵,站在第三方相對客觀的立場上,採訪160多名與蔣經國有關的人物,寫成這部《蔣經國傳》。

(本文所有的引用內容均出自此書,《蔣經國傳》,華文出版社,陶涵著,林添貴譯)

蘇聯十二年

蔣氏老家浙江溪口當時絲毫不起眼,只是寧靜的農村。出生於此的蔣經國,自小生活在女性的包圍下。父親蔣介石出門闖蕩,而且與母親毛福梅的關係很不好,長大之後的蔣經國還能回憶起父親揪住母親頭髮打罵的場景,後來雙方也正式解除了夫妻關係。父親先後有兩任紅顏知己,本來並不在意這個兒子,直到蔣介石知曉自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這個蔣經國將會是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兒子,才認真關心起兒子的教育。

十五歲時,蔣經國赴蘇聯留學,一去就是十二年。蘇聯共產主義在蔣經國的身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跡,直到蔣經國掌權臺灣後還有人認為他的作風像共產黨。當時蔣介石還沒有陷入極端反共的地步,相反兒子去蘇聯留學符合自身的利益,藉此能夠進一步和蘇聯接觸,尋求合作。在學習的中山大學裡,蔣經國認識了鄧小平,據說他們的關係不錯。

國民黨和蘇聯反反覆復的關係使得蔣經國夾在中間,有時他必須公開抨擊父親是自己的敵人,是叛賊。斯大林顯然把蔣經國當作制衡蔣介石的一枚棋子,即使蔣介石在兒子離開自己這些年後分外想念他,要求兒子回國,斯大林依舊抓住蔣經國不放手。甚至在蔣經國重病病癒後,他被送往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地區,實際上此地是臭名昭著的古拉格集中營。

抗戰前夕,斯大林終於同意讓蔣經國回國,跟他一起回去的還有他俄羅斯的妻子蔣方良,和兩歲的兒子蔣孝文。見到父親的同時,蔣經國也第一次認識了繼母宋美齡。

大陸歲月

回到中國的蔣經國立即捲入了抗日戰爭,他的母親毛福梅因日本的空襲當場喪生,他連夜趕奔幾百公里回到老家溪口,在母親的碑上刻上「以血還血」的四個大字。

期間他擔任贛縣的行政專員,身體力行,改造贛南。每次聽他演講的民眾,一聽到蔣委員長這幾個字,便會站起立正。他改口稱呼父親老先生,民眾還是照舊起立。他當場指出,以後不許再這樣,這是法西斯的行徑。他重視當地百姓的教育,沒念過書的百姓必須參加識字班,他下鄉視察時會檢查百姓的作業簿。贛南本身的成功已經成為全國學習的模範。

同時他和章亞若發展出婚外的戀情,章亞若是蔣經國開辦的培訓班的學生,後懷孕生下蔣孝嚴和蔣孝慈,蔣方良對此一無所知。亞若意外身亡後蔣經國發誓自己一生不見兩個私生子。兩人直到快成年時才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備感驕傲。在蔣家第三代的孩子中,兩位私生子是最優秀的繼承者。

抗戰結束,國共兩黨即開始爭奪對東北的控制權。當時蘇聯並未從東北撤離,為中共接收東北提供便利和支持。蔣經國作為國民黨特派東北代表,負責和蘇聯方面周旋。或許是本身與蘇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蔣經國試圖協調雙方的想法過於天真,使得國民黨錯失了戰略機會。他在黨內的地位一落千丈。

東北失利,國民黨在內戰情勢上由攻轉為守。打了八年抗戰的國民黨士兵,並不想為蔣介石一個人賣命。中共在廣袤的農村可以隨時調兵遣將,抗戰八年客觀上也為中共的壯大提供了條件,而國民黨軍隊的根基在各大城市,調轉軍隊甚為不便,一旦補給和聯繫被切斷,便會陷入困境。加上黨內內部派系橫立,爭鬥不止,改革失敗,國民黨的敗局已定。

蔣經國一個人在上海實行的改革只是曇花一現,他無法衝破家族和黨派利益的糾葛,做到放手一搏。金圓券幣值改革的失敗幾乎徹底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落幕。

白色恐怖

如果說在大陸的時候,蔣經國還在父親的光環下行事,那麼到了臺灣之後,蔣介石開始退居幕後,蔣經國開始獨挑大擔,逐漸掌握政治權力的核心。

不可否認,初到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在臺灣本省人看來,是徹頭徹尾的外省人。這些從天而降的外省人幾乎掌握了全部的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臺灣光復時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更是本省人內心無法抹平的傷痛。

國內如此,國際形勢更是險惡。要不是發生朝鮮戰爭,中共組織志願軍抗美援朝,臺灣的蔣氏政權有很大可能會被一舉殲滅。蘇聯、美國、中共以及周圍的國家政權,相互之間或關係破裂,或重歸於好,國際氛圍一夕之內就可能大變。臺灣只是一個島嶼,它必須在各大巨人之間求得生存,謀得發展,實為一件不容易之事。

蔣經國面對這樣的國內國際狀況,第一件事情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第二件事情是穩固國民黨的統治,實行土地改革,希望實現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這一時期也是蔣經國最受詬病的階段,他被指實行白色恐怖。這樣一個在大陸時被認為是寬容、和藹、親民的國民黨黨員,來到臺灣後發動了殘酷的鎮壓活動。

他一手打造的情報和祕密警察制度監視政府官員和普通民眾,在軍隊中間布建政工人員,牢牢抓住軍隊的控制權。臺灣省主席吳國楨曾經對蔣介石進言:「您若愛惜令郎,就別讓他擔任祕密警察首長,別讓他成為人民仇恨的目標。」可見民眾對白色恐怖的不滿。

民主推手

蔣經國越來越意識到這樣的高壓統治無法繼續,國民黨的出路並不在此。1971年中美建交無異於是對臺灣的當頭一棒,臺灣當局必須思考,如何才能在這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即使沒有美國的支援,也能不至於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

蔣經國認為唯有將國民黨改革成為全民的、民主的政治組織,即使最後會出現反對黨,即使最後本省人主導臺灣,也勢在必行。只有臺灣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團結自強,才能為不斷變化的世界所接受,國民黨才能不至於走到亡黨的地步,這也是自救的辦法。

這是一個漫長的改革進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蔣經國既要吸收更多的本省人進入領導階級,也要謹慎地培養溫和的在野勢力。」要知道,他做任何決策的前提是維護一個中國,但本省人傾向於「臺獨」,如何把握好彼此的尺度,在臺灣化的大趨勢上秉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期間蔣經國不斷放鬆政府管制的尺度,允許批評聲的出現,不幹預選舉。他說:「我們只要掌握百分之五十一就可以」。以剛柔並濟的手段對付反對勢力,但不管怎樣,有一條原則是必須遵守的,那就是無論何時,絕不允許警察向遊行示威的民眾開槍。寧願警察受傷,也不可以使用暴力。黨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分歧也不斷增加。

《美麗島》事件是臺灣民主改革的轉折點。《美麗島》雜誌屬於比較激進的反對勢力,「採取對抗性、法律邊緣的策略」。當時《美麗島》雜誌發動遊行示威,失控後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遵照蔣經國的指示,直到退無可退的時候,才使用催淚瓦斯,驅散羣眾。雖說一開始政府普受同情,但蔣經國決定展現強人姿態,將嫌疑人移交軍事法庭,則加深了民眾對被告的同情之心。日後民進黨的許多大佬都參與過《美麗島》事件,成為有力的政治資源。該事件也進一步推動了臺灣本省的開放與多元。

繼承人問題

隨著蔣經國年齡的增大,他的繼承人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保守派認為即使蔣家人不再出任總統一職,繼承人至少也必須是外省人才行。為了不讓改革落到他們的頭上,宋美齡一度從美國返回臺灣,試圖影響蔣經國的決策。

「但到1983年底以前,蔣經國已經確認要以本省人籍為接班人。」他最中意的繼承人是李登輝,在一次「中常會」的會議上,李登輝發表了簡要的報告。蔣經國意外評價:「李登輝同志的表現非常好。」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李登輝將會是蔣經國的繼承人。

至於蔣經國的三個兒子,蔣經國比任何人都瞭解自己兒子的缺陷,並沒有任何意願讓他們擔任重要的政治職位。

1986年135個反對派人物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集會,黨外領袖提議建立「民主進步黨」,獲得大家的支持,「民進黨」成立。蔣經國宣佈現在不承認新黨,但是改革的方向不變,民進黨的成員不會受到任何的人身威脅。

1986年的選舉現場反對派人士將蔣經國畫成豬頭豬腦,稱其為「豬仔」。「這意味著臺灣帝王式『總統』的日子已一去不復回,也是中國民主史上的里程碑——也可以公開批評甚至諷刺、調侃領袖。」

1988年1月1號,當局結束對報紙的限證、限張禁令,同時有20多個政治組織獲得允許,建立政黨。1月13日下午,蔣經國去世,晚上李登輝宣佈即位。

「『中國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了強人,可是倒也似乎沒有起任何的波瀾。」

他沒有留下「治國遺囑」,新聞媒體的報道和個人的悼詞集中在他普通人的身份上。民進黨和勞動黨宣佈在30天的喪禮期間,停止一切的示威遊行。出殯當天9點,全島2000萬人除極少數人,大家都暫停工作。

用一段話來概述蔣經國為政的思路:「臺灣的安定和進步,需要落實民主政治,亦即勢必要『臺灣化』,可是『臺灣化』對統一的原則卻有潛在的威脅性。因此,他相信海峽兩岸放寬、加深交流,然後帶動大陸中國社會自由化,乃是敦促臺灣民主化和中國統一原則相容的唯一途徑。因此,蔣經國的一切目標,均以自由、開放的政治體系作為關鍵。」

南方朔評價:「在所有的民意調查裏,蔣經國都是遙遙領先他人的最優領導人。這不是臺灣人對威權時代有鄉愁,而是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歷史淘洗,人們終於驚悟到蔣經國當然不完美,但卻是相對最好的領導人。」

蔣經國是一位威權領導者,只是相對於他父親蔣介石,蔣經國逐漸向「軟威權」過渡,並最終一手推動了臺灣的民主化進程,維護一個中國的原則。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作者提出政治不是創造善,而是要消滅惡。

蔣經國以漸進的方式,在社會相對穩定的基礎上,破除舊時國民黨各種腐敗、結黨的陋行,讓反對派力量在適當的空間裏漸漸長大。他沒有想過要建立一個美麗的新世界,亦即去創造所謂的善與美,而是立足於當下,去消滅醜與惡。

這位「以專制結束專制」的領導人,如此看來,也不失為一位風雲人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