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shanghai day3-1  

我在田子坊,你在哪裡呢? 在上海的第三天,腦子裡終於脫離了些超現實感,知道自己正實在地站在離台北千百里遠的上海土地上。在這個相同時間的不同空間裡,我開始想念起我的朋友們,在同樣的一個午後時光,在台北的你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二月天裡,上海的空氣中仍是叫人受凍的冰冷。但對於時間有限的觀光客們,是不會搭理外面是否飄著細雨,也不會細想皮膚是否受得了扎臉的寒風而外出的。於是就在這天午後,我們來到了聽聞中上海的新興文化創意園區-田子坊。

 位於重慶南路與瑞金二路交接處的泰康路,田子坊老宅區裡正裝點著新創意。打從1990年代第一批藝術家開始進駐田子坊後,新的生命活力就被灌注進這片老房舍裡。漸漸地,藝術工作激發出創意,創意則引來商機,商機便帶來了市場。人們不斷地湧進了田子坊裡,在石庫門下交替穿梭著。

 

in shanghai day3-2  

 

打著"國際藝術街"的名號,田子坊在上海變成了文化與創意的象徵代表。舊房舍裡灌入了新靈魂,來到田子坊裡的人,既可以看舊,也能賞新。我們在午後時分由新天地那尋著路散著步來到了田子坊裡,看著田子坊的巷弄裡一間間小巧相連的店家,心裡躍來了一陣歡喜,因為終於可以不用逛在整齊的店家與明亮又昂貴的百貨大樓裡。這裡,更讓我有一種舒服自在與熟悉的感覺。在踏入田子坊的剎那,像是進入了一座藏寶園。

 從這一間逛到了另一間,左手邊的賣手工精品,右手邊的則賣生活服飾,對面還有售名家攝影照片的專賣店,斜角眼裡又掃到一家創意工作坊......這家好看,那家也有趣。我漫走在片生意活絡的店家間,對著為數眾多的商品左看右瞧,就是沒有衝動要去買下它們的意思。多次旅行購物的經驗,已將我的養成只是欣賞不行動的定性,雖然這無助於豐滿店家的荷包,但却有助於地球的環保,想來這也是一種美好的習慣呢。

 話說田子坊已成為國際化的觀光區城,但稍為細心一點的人一定會發現這裡不只是商區那麼的單純而已。

 

in shanghai day3-3  

 

眼尖的人發現了嗎? 田子坊裡不僅只有經商的店家入駐,它還混著真正有人居住的民宅在裡頭。面對過去20幾年來漫長的時間改變,道地土生土長的老上海人,在現代化與金錢的洪流中仍然不為所動的在其中生活著,或者說,至今仍然在與之對抗著。時光是回不去舊時代的沒落與單純,在面對新進步與改變裡,我在田子坊却約略領略到了老上海人的那一份執著與固執。

 

in shanghai day3-4  

 

in shanghai day3-5  

 

in shanghai day3-6  

 

in shanghai day3-7  

 

商區與住家混雜,有時產生的畫面實在會令人匪疑所思的。我抬頭狐疑地看著頂頭隨風飄揚的阿公級專用大白內褲,腦袋裡想到我們觀光活動竟是在人家私密領域的前屋後院裡進行著,心裡就不禁生出一股滑稽感。在人家的晒衣場下逛著街,想來也是一種藝術活動與真實生活的一種結合場景吧.....。我看著上海老丫嬤的那份自在與從容,我只想說,老上海真有你的.......

 亂逛在田子坊裡,白地說,是一種對商品文化的熟悉感大過於環境差異的感覺。這些精緻而小巧的精品店對於生長在台北的人來說,是不陌生的,在狹小的巷裡走逛,也習慣的。就是這樣的熟悉感,讓我漫走在離家千里遠的田子坊裡時,仍感覺這裡好像離台北不遠一樣。於是在這個午後,時光裡,我想到了在台北的家人朋友們,想著他們不知道正在做些什麼?不知是否也和我一樣,在熱鬧的商家間度過他們星期天的假日時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