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無意於佳乃佳爾」!在沙孟海先生80餘年的書法研習生涯中,經過了彷徨尋求、轉益多師、窮源竟流、(此亦是凡有大成之書家們的必經之路)最終進入了復歸平正的佳境。沙孟海先生晚年的書法,盡理,盡法,盡勢,盡態,盡意,盡情,盡韻,以心觀書,由雄強走向了雄渾,由古拙化為古樸,開顯碑帖相向、氣韻生動、蒼茫鬱勃、古樸雄渾、陽剛壯美與峻逸優美相向融合的大師境界??!其書法作品「勢」與「韻」相生,出神入化。前期技法多方折斬截、側折圓轉之「勢」,兼用中側、提按、頓挫、絞轉種種筆法、筆勢運用及其所造之「勢」,平畫寬博與斜畫緊結相向而生。中側變化之老到筆法意識、左低右高之字構造勢圖像觀念,跳躍翻宕的行間形式等技術法則,都被一股來自心底的真氣融化。用筆、用墨自由洒脫,線條古樸,心手雙暢,凝重蒼茫,偶爾枯筆墨意,增加了線質的蒼茫鬱勃之氣,可謂密實凝重,字構圖像內空間造勢、外空間造勢疏放有度,將字「勢」之「氣」團團收攏,古厚的筆勢、濃重的墨韻、古樸的線質相互映襯,賦予視覺圖像縝密而空靈、蕭散而凝重、筆墨形意無蹤之高境。正所謂心手雙暢,走向順天時、得地利、致人和之化境。尤其是其晚期書法的章草書、榜書與其行草書、行楷化合融會,賦予他陽剛壯美風格情懷更深邃的生命內涵,最終締造了心與意融、得天地萬物自然之合、出神入化之化境的當代「書壇泰斗」形象。


沙老終其一生,在創作,教方面成果豐碩。他的字呈多種樣式,還不斷的變創之中。晚年人書俱老,風牆陣馬,痛快淋漓。用筆果斷,力能扛鼎,結體緊密,雄渾大氣。作為一位成功的書家,沙老晚年的成就與風格是自然形成的。


心態平復了,一切都平復了


心態越區於平和~看淡世事!和弘一大師有異曲同工之法!!


晚年成器才謂大師


所謂人書俱老,到了晚年,沙孟海對於技巧瞭然於胸,無需著意追求,就好像金庸講獨孤九劍,臻於化境之後,不滯於物,飛花摘葉均可為劍。


沙翁把碑和帖進行了高度的融合,形成了獨俱特色的沙體,稱得上近現代書法的登頂者。


人書俱老的最後歸宿是復歸平正,看歷代大家的學書歷程都是前期學會把字寫正,中期學會把字寫歪,後期又自然臻至平正,手中之劍已化至心中,看沙老的字與古人大家對比,似乎感覺此人用功甚苦,於堵曲重,厚重有餘,性靈不足,可以達意而不能抒懷也,故此個人認為沙老的晚期不能歸於平正一類,仍處於學書過程歪中尋正的第二探索階段!


並沒有復歸平正啊


藝術人生心態穩平,心平路順皆一切隨緣,世間萬物緣定終果,心定其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