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200餘年的大清帝國第一次出現了皇儲斷檔的危機

清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皇帝在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去世,享年十九歲。

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十分冷靜,他首先命宮中侍衛封鎖消息 然後秘密的把 恭親王召進宮來,恭親王進宮以後 一看見同治皇帝的屍體驚得魂飛魄散,而在一旁的慈禧卻十分平靜的說了一句「事已至此,大位的事該怎麼辦?」

由此可見權力在此時的心中何等重要,此刻的慈禧太后心裡想的是兒子可以沒有了 但是權力不能沒有。對於已經垂簾聽政10多年的慈禧太后來說 對權力的追求和控制早已成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甚至超過了兒子 ,她是不會甘心大權旁落的。

按照大清王朝的皇位繼承慣例,同治皇帝載淳死後應該由 「載」 字輩之後的 「溥」 字輩中揀選一位來出任皇帝。朝中的大臣與皇族親王們也傾向於這樣的方案,便推舉了薄倫繼承大位,但這樣的提議卻是慈禧太后不願意看到的方案。因為一旦這樣 她的身份就變成了太皇太后 ,從而從法統上失去了繼續垂簾聽政的權利,還有就是溥倫的年紀不小了不利於操縱, 於是她以是「旁系支脈,太過疏遠」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拒絕了。

慈禧太后的想法是繼續從「載」字輩中挑選一人來繼承皇位,並且此人還最好是同治皇帝的近親,如此這樣她就可以繼續以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按照這個要求可以選擇的人選就變得很少了,能夠入圍的人選不外乎是咸豐皇帝的幾個兄弟的兒子 ,也就是同治的堂兄弟,在同治的堂兄弟中又要選年紀比較小的人 ,方便日後操縱,同時也能從小開始培養感情,慈禧太后最終挑選了「人品醇厚,能識大體」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

(在兒子被選為皇位繼承人後,奕譞還給慈禧上了一道名為《豫杜妄論》的奏摺,內容大致是自己雖為皇上的生父, 但絕不會追求皇帝的封號,更無染指大權的野心,這奏摺就像一份保證書,交給慈禧以安其心)

就這樣載湉被抱入了宮中,登基成為了光緒皇帝


選定光緒帝繼位屬於是當時的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

一般來說,皇帝駕崩之後,如果沒有子嗣繼承皇位,那麼就會從皇室子孫中選定繼承人,而繼承人的選擇範圍一般情況下就是在皇帝的下一個輩分,如侄子這樣的,這樣選擇也可以說是代代相傳。但是,清朝同治帝駕崩之後,本該由一位「溥」字輩的皇室成員繼承皇位,但最後卻是「載」字輩的載湉繼位為帝,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就在於當時清朝的幾位實權人物。

在「辛酉政變」之後,清朝屬於是「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一種格局,也就是當時的清朝的實權人物,分別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以及恭親王奕訢。在同治帝駕崩後,因為同治帝無子嗣,所以需要從皇室子孫中挑選一位繼承大統,而繼承人的選擇是大事,所以兩宮太后、恭親王還有一些大臣就進行了一場討論。

當時大臣中確實有提出立「溥」字輩的皇室為帝,面對這個提議,慈禧太后回答的非常決斷,直接就說不可以立「溥」字輩的人。慈禧太后這麼說,當然是因為自身的考慮,因為同治帝是「載」字輩,所以慈禧太后能夠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但是如果立了「溥」字輩的皇帝,那麼慈禧太后就屬於是新皇帝的祖母輩的人,就是太皇太后,那樣的話,慈禧太后就不方便繼續進行「垂簾聽政」。

否決了「溥」字輩,那麼只能從「載」字輩中的皇室中挑選,當時也有大臣提出,立恭親王奕訢的兒子為帝,但是也被否決了。這個否決我認為是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兩宮太后不會同意這麼做,因為本身恭親王奕訢已經相當有權勢,如果他的兒子做了皇帝,那麼「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就會出現變故,很可能會脫離兩位太后的掌控;其二是恭親王奕訢本人,奕訢本身在權力上並不能一手遮天,如果他的兒子做了皇帝,那麼奕訢名義上就屬於太上皇,那個時候,奕訢絕對會被兩位太后所忌憚甚至排擠。

排除了種種選擇後,最終,討論出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就是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

選擇載湉,首先是因為他是「載」字輩,立載湉為皇帝,兩宮太后還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其次,載湉年紀很小,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可任人塗畫,慈禧太后將載湉養育在宮中,言傳身教,便於掌控;還有就是載湉的親生父親,也就是醇親王奕譞,相對來說對慈禧太后並無太大的威脅。

就這樣,年幼的載湉在名義上被過繼給了咸豐帝,並被立為清朝的新皇帝,是為光緒帝。


光緒不是作為同治皇帝之堂弟繼位,是作為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養子繼位的。

而且光緒繼位時才四歲,慈禧又是光緒姨母(光緒生母是慈禧太后胞妹),光緒生父愛新覺羅·奕譞又是堅定的慈禧一黨。

種種原因讓慈禧選定了光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