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局沿丰原公老坪山势设置储水槽,以调配水资源。(记者欧素美摄)

2018-08-02 19:28

〔记者欧素美/台中报导〕丰原区公老坪是旱溪源头,但冬季有缺水问题,农委会水土保持局推动联合国「里山倡议」,两年来斥资500万元,与公老坪农友合作,打造储水槽装置及以太阳能绿能发电抽水使用,调配水资源,让农友冬季不缺水,并以科技助农友省水灌溉,农友也配合减少农药的使用,营造生态池、萤火虫复育区,兼顾环境生态,成为台中市美景新秘境。

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里山倡议的理想与愿景,农委会水土保持局接轨国际,参与联合国里山倡议国际伙伴关系,以农村再生为基础,推动里山倡仪的精神,希望重建或恢复「生态的生产地」,将农村再生经验推向国际,丰原区公老坪被列入全台11个生态潜力社区(里山倡议示范区)。

水保局协调公老坪多位农友,两年来共投入500万元经费,沿公老坪山势设置多个储水槽装置,将旱溪源头留下的水资源,储存在水槽中,并在最下游储水池旁设置太阳能发电,让两侧的农友可使用绿能抽水使用;同时在山区设置简易气候监测站,测试土壤等湿度,让农友一改过去「淹水」的耕作方式,需要灌溉时才灌溉,省水耕作,有效调配水资源,让公老坪的农友冬季不缺水。

除了水资源的调配,农友也配合营造生态池、萤火虫复育区,并在果树下种植草皮,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友善环境。台中市公老坪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陆冠全说,里山倡议的精神是人类的生存要与环境平衡发展,许多农友也逐渐有此共识,未来希望能慢慢推动,让农友在果树的栽培上也尽量不使用农药,让环境更好。

公老坪里山倡议示范区,除发展生态保育,并保留民国44年留下来的古董抽水机,还有早期农友取水耕作的「挑水步道」及储存柑橘的砖屋,兼具生态与文化,堪称台中市美景新秘境。

  • 公老坪农友设置的生态池美景。(记者欧素美摄)

    公老坪农友设置的生态池美景。(记者欧素美摄)

  • 公老坪是旱溪源头。(记者欧素美摄)

    公老坪是旱溪源头。(记者欧素美摄)

  • 公老坪早期的挑水步道。(记者欧素美摄)

    公老坪早期的挑水步道。(记者欧素美摄)

  • 水土保持局在公老坪最下游设置的储水池。(记者欧素美摄)

    水土保持局在公老坪最下游设置的储水池。(记者欧素美摄)

  • 公老坪最下游储水池旁的太阳能发电,以提供绿能供农友抽水使用。(记者欧素美摄)

    公老坪最下游储水池旁的太阳能发电,以提供绿能供农友抽水使用。(记者欧素美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