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烏克蘭發生大饑荒,死亡了300多萬人。那麼,烏克蘭爲啥會在1933年發生大饑荒?

烏克蘭大饑荒時期的災民

1933年,烏克蘭發生了大饑荒。在這次大饑荒中,死亡了數百萬人口。具體死亡了多少人呢?各種數據打仗。

在當代烏克蘭的各種宣傳媒介中,烏克蘭在饑荒中的死亡人數有時達到700萬、1000萬,甚至1500萬。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在一次公開講話中甚至宣佈,饑荒時期烏克蘭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居民。 近年來,隨着檔案文獻和各種統計資料的公佈,一些學者提出了比較具體的數字。如,有研究者提出,蘇聯當時總的死亡人數有200—300萬,烏克蘭的死亡人數應在100—200萬之間。

由於缺乏官方統計數字,死於烏克蘭大饑荒的人數只能進行估算,具體人數在250萬到480萬之間。除了飢餓外,缺乏營養、抵抗力下降後導致的疾病感染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那麼,烏克蘭爲啥會發生大饑荒呢?

大饑荒時期的災民

1、1932年,烏克蘭出現了嚴重的乾旱,糧食大幅減產。雖然,糧食減產,但是還能夠烏克蘭人們喫的,但是蘇聯你的一些政策,讓烏克蘭人雪上加霜。

2、蘇聯爲了趕超西方的工業化國家,開展了農業集體化運動,將個別農民及其家人經營的小型農場整合在一起,形成由國家擁有的“集體”農場。斯大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農耕置於國家掌控之下,可提高糧食產量。提高產量後,蘇聯就可以通過輸出糧食,獲得外匯資金,向外國購買工業機械。但是,在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中,蘇聯人們過於冒進,在烏克蘭遇到了消極的和積極的抵抗,最終導致對烏克蘭“富農”階層的集體逮捕和流放。大量擅長耕作、富於農業經驗的烏克蘭農戶被劃爲“富農”,全家流放至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導致烏克蘭本土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率下降。免於被流放的農戶,因爲擔心被劃成富農,因此不願耕作,其直接結果就是1932年烏克蘭糧食產量暴跌。

其實,這些政策還不足以死亡那麼多人,但是蘇聯又犯了個致命的錯誤!

烏克蘭難民

3、爲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1932年8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頒佈了一項新法令,規定“盜竊集體農莊財物”可以判處死刑,這一法令從根本上禁止農民將任何農產品據爲己有。至1933年1月,有7.9萬名農民根據該項罪名被逮捕,其中4880人被判處死刑。

4、蘇聯還封鎖了烏克蘭周邊的交通線,禁止人們外出逃荒。任何未經許可,試圖離開烏克蘭的饑民都作爲“階級敵人”逮捕。結果,有地區整村的農民餓死家中。在1932年到1933年大饑荒達到高峯時,烏克蘭農村中甚至出現了人喫人,以及在冬季把已經埋葬的貓、狗、家畜和人的屍體重新挖出來再食用的事件。

1933年冬和1934年春,烏克蘭氣候條件轉好,1934年農業收穫量有所提高,烏克蘭饑荒狀況逐漸消失。

斯大林

後來,有人認爲斯大林之所以這麼做,是要在烏克蘭搞種族滅絕政策,因爲當時的烏克蘭民族主義盛行,有人喊着烏克蘭要脫離蘇聯的統治,投入西方國家的懷抱。但是,後來一些學者駁斥了這種論調,認爲烏克蘭大饑荒的主要原因,還是蘇聯政府判斷失誤,救援不力,才導致烏克蘭大饑荒的發生。如果斯大林真的要實施種族滅絕政策,後來就不會進行救援了。 【參考資料:《銘記過去,構建未來對1932—1933年烏克蘭大饑荒的反思》、《斯大林:未經修改的檔案(通向權力之路)》】(作者:每日漢字)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