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有點喪。

她畢業剛2年,收入不高,但也沒太大的支出,小日子過的還算愜意。

前天,她媽媽來電話,說鄰居查出肝癌,把家裡十幾萬積蓄全花光了,現在不得不賣掉給他兒子備的婚房。

她媽只是想感慨下,朋友的心態卻發生了微妙變化。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爸爸在縣城某事業單位工作,有醫保,退休還有退休金。能喫「國家飯」,在老家是很受羨慕的。

也因此,朋友幾乎沒為父母操過心,覺得能養活自己就挺好。

但那通電話後,朋友突然發覺父母要真生病,財務上也是沒保障的。

自己首先就指望不上(朋友原話「工作2年就攢了5萬」),如果醫保也撐不住,就得動父母的養老錢,甚至房子。

01

一輪對話:要給父母買保險嗎?

這樣一想,朋友就坐不住了,來問我要不要給父母買保險?現在買還劃不劃的來。

「我能拿出的預算就一萬,都說老人的保險貴,你幫我搭配搭配。」

「那叔叔阿姨現在多大?老人買保險,很多公司不僅限年齡,還會限保額,尤其是重疾險。」

「我媽49,我爸51,也買不了了?」

「沒超過55歲,就還好。那他們身體如何?健康有問題,保險也不好買。」

「我爸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我媽很注意養生,平時早睡早起,喫得也清淡。什麼高血壓、糖尿病他們都沒有。」

「不錯!那醫保呢,你媽有入嗎?」。

「我媽買了城鎮居民醫保。前幾年她想退,我們沒讓她退。」

清楚了朋友的情況,我長舒一口氣,然後快速為他們一家三口做了一份方案。

02

需求分析

朋友的需求是很清晰的,就是怕父母生病自己幫不上啥忙要動他們的養老錢。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靠重疾險,二靠醫療險。

重疾險管的是癌症、腦中風、心梗這種大病,達到合同要求,就能賠一筆錢,比如保50萬,就賠50萬,保險公司不管你實際治病花了多少錢。

醫療險有點像醫保,需憑發票報銷,保障範圍內,花多少,報多少。

那和基礎醫保、重疾險搭配著用,看病這塊更有保障。

關於醫療險,主要關注三點:免賠額、最高限額、報銷範圍。

因為朋友父母都有醫保,頭疼腦熱之類的小病,醫保就能搞定,所以最需關注的是保額夠不夠用,報銷範圍是不是涵蓋非醫保用藥、進口器械等。

此外,因為未來醫療費用變化很難預測,保險公司為了降低風險,大多將醫療險設計成非保證續保的。

也就是要一年一買,且一年一個價錢,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只有少數幾家推出了3-6年保證續保的,那能給父母買上就先買。

而真正長期穩定的保險安排,還是靠重疾險,挑選時要考慮類型、保障期限、保額。

朋友預算在1萬元左右,要包含三個人的保障,只能選純消費型重疾險來盡量做高保障額度。

至於保障期限,她父母50歲左右,隨著年齡增長,一旦出現一些健康狀況,再想追加重疾險就難了,因此可以選儘可能長的保障期限。朋友年輕身體好,但收入不高,買定期重疾險才能最大化保額/保費的槓桿。

另外,朋友長期不在父母身邊,他們年齡大了,有個跌倒骨折什麼的,一份低免賠額的意外醫療、意外住院津貼的意外保障也是要考慮的,一兩百塊保費,花了也不肉疼。

當然,小安自己每天上下班,入份保額較高的意外險也不錯。

最後是壽險,朋友很孝順,又是獨生子女,真的發生不幸,情感傷害不說了,她父母的晚年保障多少會受影響。買份定期壽險,也能幫她減少一些心理負擔負擔。

03

方案點評

品類定了,根據朋友一家三口的年齡,很快就匹配到了一份合適的方案。

總的看來,朋友一家三口年度保費合計10134元,完全符合其預算,保障也基本能滿足他們一家現階段面臨的主要風險。發生小磕小碰有意外險保,萬一患重病,治療費用通過商業醫療險報銷,另還有一筆提前給付的重疾保險金,或做治療費用,或做治療期間營養費用。

為何朋友爸爸媽媽重疾保額不同?

這是因為重疾險,用戶年齡一旦超過50歲,保額就會受到限制——大部分產品只能買10萬。51歲瑞泰瑞盈還能買到20萬,又能交錢到70歲,已經是目前市場最優了。

那意外險為什麼也不一樣?

這考慮了朋友媽媽是家庭主婦,小蜜蜂限制只能買10萬保額。那相對來說,身故/殘疾一樣賠10萬,但意外醫療有2萬,且0免賠、還能報自費葯的眾安意外險會更合適。

至於朋友爸爸,離退休還有幾年,期間都有工資拿,小蜜蜂身故賠50萬,真不幸發生風險,收入損失彌補的作用更明顯。

而小蜜蜂5萬的意外醫療,雖限社保用藥,但搭配能報銷如進口葯、進口醫療器械的百萬醫療險,再配合單位醫保,已經足夠抵禦因為意外及疾病導致的各種經濟損失。

當然了,朋友家有了這份規劃,並非一勞永逸了。隨著時間後移、通貨膨脹、醫療水平進步,20、30萬的保額在十年後會變得微不足道。

因此,我也提醒朋友,隨著經濟條件改善,要儘快提高重疾險額度;錢夠,還可以考慮保終身的產品。

最後,要注意的是:

朋友的方案並不適合所有三口之家,比如,如果父母年齡大於55歲,甚至60歲以上,那可選的重疾險就會變得非常少。

即使可以買,槓桿率也非常低了,一些產品所交的保費甚至會超過保額,這時候買重疾險的價值已經不大,防癌險或防癌醫療險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4款防癌險:

德華安顧孝親寶

福壽無憂老年防癌險

康愛衛士老年專屬惡性腫瘤保險

孝順康惡性腫瘤疾病保險

它們的好處是健康告知簡單,有三高啦、糖尿病、心臟病、類風濕之類的,都能照常買。但防癌險只管癌症,保額頂多10萬,很多人可能看不上。

3款防癌醫療險:

安享一生癌症醫療險

孝欣保老年惡性腫瘤醫療險

孝親寶老年癌症醫療險

防癌醫療險一樣只管癌症的住院支出,要憑發票報銷,加上老年人風險大,保險公司一不小心就可能賠穿了,導致產品穩定性較差,很可能今年能買到,明年就停售了,談不上是長期穩定的保障安排,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因此,真要給父母買保險,真心是早買早好,剛參加工作沒什麼錢,通過深入分析家庭的具體情況,緊抓核心需求,如方案所展示,還是能做到用好每一分錢、最大化保障的。

如果你覺得沒買的必要,或買不到了,那至少要在醫保及專項儲蓄上提前做準備,比如在流動性強的理財產品裏準備個十幾、幾十萬,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沒有誰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

相關文章:

老人意外險怎麼買?

老人健康險怎麼買?

父母年紀大了保險不好買,這8款防癌險一定要看

專享福利

關注公眾號「大白讀保」,回復關鍵字「電子書」,就能免費獲得一份價值29元的《家庭投保指南》,讓你在投保過程中,不再踩坑。

同樣地,如果你想了解某款保險的評測,回復產品名稱,即可獲得相關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