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從世貿年貨大展回來,正好來寫一篇普希金名畫評論吧!同時也連結昨天寫完的一篇布拉克名畫作品。

說到二十世紀開啟構圖革命的立體派,我想很多人一定會想到畢卡索與布拉克,因為他們兩人不只是同樣都是立體派的靈魂人物,同時也是立體派繪畫競爭上的「最佳對手」。

只不過呢?整個立體派除了宗師級的人物畢卡索、機械立體主義的勒澤、奧菲主義的德諾內外,跟畢卡索都是西班牙同故鄉的格利斯,總是被一般大眾給忽略,或許是因為一來布拉克的藝術人生後期,畫風漸漸偏離立體派的風格,二來大概是因為畢卡索的宗師及光芒,掩蓋了布拉克的魅力的緣故吧!但是無論如何,畢卡索與布拉克的立體派競爭,依然是許多藝術愛好者津津樂道的故事。

畢卡索的「樹木與房子」完成於1908年,巧合的是這件作品完成的這一年,跟畢卡索並列為立體派繪畫最佳對手的布拉克,也完成了一件立體派風格的風景畫「萊達斯特房舍」(這件作品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收藏在法國的美術館,另外一個版本收藏在瑞士的伯恩美術館!)。巧合的是,兩件作品的主題與構圖風格,都有某種巧合。

「樹木與房子」這件作品雖然畢卡索沒有特別定義在哪一個風景,但是從畢卡索與布拉克藝術人生早期為了立體派的藝術革命,上演著即是朋友也是對手的對決中,可以看得出來作品的背景是設定在南法的普羅旺斯,似乎又是一種對布拉克的藝術人生代表作畫「萊達斯特房舍」的某種致意,從畫面上的樹木、房子和風景接連被簡化成為各種不同造型的幾何圖形,可以看出畢卡索的立體派繪畫,正要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分析立體主義」的時期。

畫作的幾何圖形畫構圖,不僅僅是被視為向塞尚的一種致意,同時也讓我想起了我喜歡的一件青騎士畫派作品-俄羅斯畫家布爾立克的「樹木」,這件作品也是走畢卡索與布拉克立體派風格的路線,透過簡單的幾何圖形呈現出向塞尚致意風格的風景,有趣的是,19世紀末的塞尚,就是以這一系列的立體派風格風景畫,震撼西洋藝壇,同時也開啟了立體派繪畫的誕生。

除了幾何圖形風格的繪圖外,「樹木與房子」畫作的另外一個看點,就是陰暗風格的色調,這樣的配色方式除了為立體派繪畫進入分析立體主義的章節預留伏筆外,同時又是一種對塞尚致意的隱喻,塞尚的藝術人生晚期的風景畫,雖然走的是立體派的路線,但是用色卻走陰暗的顏色,似乎也預告了自己面對死亡與恐懼的不安,而畢卡索的這件作品,基本上就是把塞尚的精神給發揚光大的同時,也為立體派的下一個章節預留伏筆。

如果你覺得畢卡索的「樹木與房子」是一種對布拉克的「萊達斯特房舍」同台對決的味道的話,恐怕不只是對決而已,同時也是立體派的下一個章節,因為在這件作品完成的兩年後,勒澤的「森林中的裸婦」,不就也是畢卡索的「樹木與房子」構圖與用色的另外一種致意嗎?(笑)

寒假即將到來,作者在這邊預祝即將放寒假的朋友們,有一個充實的寒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