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前幾天剛三刷完故宮的普希金特展,正好有一件作品跟我這次介紹的畫一模一樣,就趁機來寫這一件吧!

1870年代,當巴黎的藝壇正在流行印象派的時候,塞尚選擇反其道而行的路線,畫出了藝術史上第一批讓人感到看不懂的風景畫。然而在塞尚創作出這些看不懂風景畫的30多年後,另外一位大師繼承了塞尚的衣缽,那個人正是與畢卡索一起開創立體派的大師-布拉克。

然而讓布拉克真正走上立體派繪畫藝術人生的推手,是在1907年,這年的巴黎藝術界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秋季沙龍舉辦了塞尚的回顧展,場面可以說是水洩不通,人人都想一睹這位現代繪畫之父的魅力。另外一件事情是畢卡索創作出了立體派的指標之作「亞維儂的少女」,這兩件事情讓布拉克大為打動,決定走上立體派的道路。

「萊達斯特房舍」是布拉克完成於1908年的作品,本件作品完成的時候正好是畢卡索創作出現代藝術的不朽傳奇「亞維儂的少女」的第二年,這件作品被認為有跟畢卡索對決的意義。這件作品布拉克畫了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收藏在法國的美術館,另外一個版本收藏在瑞士伯恩的美術館。

在「萊達斯特房舍」畫作中,雖然主題是風景畫,但是畫面構圖中除了樹木、房子與山還可以辨識外,畫中的風景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與其說是塞尚的看不懂風景畫風格,反而更像是立體派風景畫的教科書之作。布拉克延續了塞尚藝術人生的精神,以及畢卡索開啟構圖革命立體派的表現,將他的繪畫風格升級到另外一個境界。

這件作品在1908年的秋季沙龍展出的時候,因為風格前衛的關係,在當時的秋季沙龍展覽現場,掀起了一陣話題,就連華麗野獸派的教父馬諦斯看了這件作品後,也毫不留情的批評,布拉克一氣之下決定把作品給收回去,還放話說「我會用真本事證明,我的作品會歷史留名!」,然而這一句話,卻也意外讓立體派進入了「看不懂的分析立體派時期」。

記得我第一次看布拉克的這件作品的時候,是我小學五年級即將升上六年級的時候,在藝術圖書「立體派繪畫」中看到布拉克的這件作品,我就深深被這件作品中的立體派構圖風格給深深吸引住,布拉克這件作品除了跟他的立體派戰友畢卡索,有一種同台競爭的氣息外,也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立體派繪畫進入新的階段。

寫到這邊,我也告訴自己,嗯!找個機會來寫這次普希金美術館展覽中很類似的作品-畢卡索的「樹木與房子」來介紹一番,在這邊跟各位拜個早年,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相关文章